书城励志双赢谈判
24741000000021

第21章 双赢谈判制胜秘诀之开场布局——给自己一个“赢”的开始(4)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要牢牢记住:在谈判过程中,当你向下调整了价格,原则上就不可能再返回初始价格。拿上面那个例子来说,你开始喊价一百元,后来降到八十元,在这之后,你就不能再开出高于八十元的价格了。再举例来说。你和客户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你将原本年费十万元的服务价格一路降价,从九万五、九万压到八万五,直到对方点头同意,同时对方也承诺起码续约三年,谈判进展到这个阶段,双方原本都以为可以再继续下一步的讨论了,然而此时你却突然发现报价不对,于是,你脱口而出:“真的是很抱歉,我还是得退回年费九万五。”可想而知,此时的客户势必会将你扫地出门。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质疑了:“谈判难道不是不断议价的过程吗?何以这么说呢?为什么议价只能向下,难道没有反弹性往上的空间吗?”

通常,我们是不建议对已经出口的议价反悔的,除非你能给予对方足够的回馈,请求对方接受你对价格的变动。不过,那些在谈判桌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即使明知自己报错了价格,也是宁可选择摸摸鼻子认栽,也不愿意撤回最初的报价。在他们看来,随意撤回和谈判对手的协议,极易给对方造成反感,这样无疑促成了谈判的破裂。

要知道,谈判是一个过关斩将的互动过程,谈判过程中,客户与你每获得一点利益,都会产生一种胜利感。因此,当你的谈判对手攻下的城池无缘无故地被你大手—挥,说拿走就要拿走的时候,他们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胜利感,更会产生被戏弄的感觉。这种负面情绪无疑会对谈判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让客户对你全然失去信任。

请记住,谈判过程只能是持续向下而非向上,千万不要在谈判后期,毫无策略地将已经谈好的价格随意往上调,这样的行为绝对是犯了谈判的大忌。所以,每个谈判者都应抱着谨慎的态度去斟酌每一个承诺,这些承诺并非是单方面的,而是谈判双方“共同”参与的决定。如果你在毫无审慎思考、没有给予对方任何补偿条款的状况下,就单方面地收回承诺的话,这无异于背弃对方的信任,而要重新建起双方的互信关系则是难上加难啊。

双赢谈判秘诀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价格无端上扬了,前面的努力就会付诸流水,客户会觉得你在浪费他的时间,而你自己在价格上的防守也会功亏—篑。

在谈判过程中,你的使命不是让价格“向下”的幅度变小,而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你的诚意,让谈判双方都感觉良好。同时,请记住:“价格”永远不是谈判中最重要的。如何通过“向下”的价格换取对方的信任和附加价值,才是你最需考虑的事情。

第七招 建立契合感比搞好关系更重要

谈生意、做买卖,人脉很重要,得看关系搞得好不好。其实,在任何谈判成交之前,建立契合感比搞好关系更重要,也更可靠。

“人情”不是“维系关系”的万灵丹

媛年轻的时候,曾做过业务,当时她还是新手,经理总教导她先列出销售名册。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女孩,年纪轻轻、不问世事的媛哪有什么人脉可言?列出的名单大多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那时的媛,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达成初期的业绩目标,要知道,这个名单上的名字,个个都与她关系匪浅,论面子、论交情,谁都有可能成为支持媛的客户。

果然,事态如媛预期的一样,正是由于这些叔伯阿姨的捧场,媛卖了不少产品。然而,随着业务的进展,媛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无论是捧人场、还人情,还是纯粹应付她,这些都无法帮助自己的销售生涯存活太久,因为人情、面子是只会买一次的。

于是,媛开始疑惑了:“这样下去,我能走多久呢?我已经要求这些亲朋好友购买过我的产品,我还能再要求他们购买多少次?如果我一直依赖这些人来购买我的产品,我又该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呢?”

就这样,想着想着,在媛的眼前闪现出一些曾经做过直销的同学,一到同学相见时,大家都对这些人避而不谈,其事因就在于这些人早已不断地消磨掉了朋友们的支持。大家同窗多年,虽说本该是件值得珍惜的事,可是,凡事一旦牵扯到钱财上,纠葛就少不了,再多的感情也会被耗尽,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使用这些同学所卖产品的需求,同学们给予的“金钱援助”,到头来帮不上大忙,反倒令双方见面都成了件尴尬的事。

话说到这里,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惨痛回忆,一个电话打过去,聊不到三句,电话那端的朋友就会说“有空再聊”,这样的孤立无援还真不是滋味。其实,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一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将“关系”当做筹码了,到头来双方都吃亏,谁也没得到好处。

但是,那些成功的业务高手或是谈判专家的处世方式则是截然相反的。这些人不会把与对手的“关系”看得太重,也不会把“关系”看得太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有了关系事情就好谈”,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其实,对于真正的谈判高手来说,“关系”顶多是打开沟通大门的一把钥匙,紧随其后,还有很多关卡需要运用谈判技巧来破解,要让对方买你的账,你也必须同样给予对方“关系”之外的成交理由。

真正的“关系”始于成交之后

其实,在一次谈判中,当我们与客户成交之后,“关系”才真正开始;而在成交之前,是没有“关系”的,只有“关心”。要知道,只有你的热诚服务打动了客户,对方才愿意与你达成交易,你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正式建立起来,如此一来,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谈判者误以为,在成交之前,自己就已经和客户有各种或公或私的牵连了,于是,就会自然而然地省去许多服务和合作步骤,动不动就开口要求捧场、支援什么,这样做多半只能达成一次交易而已。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朋友和亲人的私人关系,朋友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既然是商业谈判,就不可避免地要有利益权衡的逻辑推演,“不要感情用事”,就是让我们以理性做出决断。谈判时若以“关系”作为沟通点,双方的沟通势必以情感达成共识,没有理性考虑的结果,这样的话,势必会衍生出很多不必要的人情麻烦。

看看那些家族企业或是好友合资吧,无不是因为凡事把靠“关系”挂在嘴边,凡事抱着“反正大家都是朋友,无所谓谁吃亏谁占便宜”的思想,可是最终结果呢?不好意思往往发展为不可收拾,十之八九会出现感情和理性无法切割的局面。其实,现实中,类似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一开始没有做出正确决定的话,就会导致问题越滚越大,最后甚至出现彼此之间撕破脸或是谈判破裂的惨剧,伤了朋友感情不说,还失了利益。不得不说,这是所有认为靠“关系”可以达成“成交”的人都该引以为戒的。

不过,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反驳了:“难道和客户进行交易之前,不应该先亲近对方吗?”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让客户感到亲近与处心积虑地和客户建立关系,完全是不同的两件事。看看那些一意孤行地认为成交之前,就必须要和客户搞好关系,成为“朋友”的业务人员吧,其结果又如何呢?虽说将时间都花在陪客户应酬、吃饭上了,但是正式的谈判却始终没有开始。

事实上,要保持一个谈判者的专业,不是让你在客户面前表现的高不可攀,也不是让你故作清高地拒绝客户的善意,而是你自己得清楚地明白:“现在的我所进行的每一步,都是在努力将客户引领回正题上,绝非纯粹地和对方‘交朋友’、单方面地以为‘建立关系’就能让客户成交。”

的确如此,一个人能喝善玩是一回事,是不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对象是另一回事。只有你在谈判中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客户才会与你成交,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才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所以说,真正的“关系”是始于成交之后的。

双赢谈判秘诀

把“交朋友”看作是谈判的前提,这跟谈判目标是大相径庭的。

真正成功的谈判“关系”是谈判双方必须达成合作,进而建立长期合作的友善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