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24741200000015

第15章 经商,争夺利润的取舍之道(2)

购得建筑用地后,李嘉诚并未立即开始兴建黄埔花园屋村。他打算等地产市场转旺时再着手,以便卖个好价钱。一年后,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前景骤然明朗,恒生指数回升,地产市道开始繁荣起来。到1984年底,李嘉诚正式投资40亿港元,开始兴建黄埔花园屋村。整个黄埔花园共占地19公顷,由94幢住宅楼组成,总面积约760万平方英尺,共11224个住宅单位,另外还有一座面积170万平方英尺的大型商厦。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宏大的屋村工程,也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住宅屋村。据专家估计,整个项目可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的回报实属少见,这让地产界同行们称羡不已。

地产低潮时补地价,地产转旺时又大兴土木,地产高潮时再出售楼宇,一步一步环环相扣,足见李嘉诚有着高超的驾驭时势的本领。可见,在局势明显不利或形势不明时,要保持谨慎,克制住内心的冲动,静候时机成熟再出手,方能做成大事。

大部分人的性情都是比较急躁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因沉不住气而心浮气躁,以至于使事情越来越糟,使自己损失惨重。因此,做人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学会忍耐、学会稳重,凡事都要先沉住气,然后再伺机而动。

放弃一部分客户

在商业经营中,钱永远是不够用的,资本分配遵从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取得最佳的配置效果,这全靠商人的智慧。世界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人的脑袋,犹太人的口袋。”意思是说中国人很聪明,而犹太人非常善于做生意赚钱。而犹太人的财富秘诀,就是放弃一部分客户。

经过无数的实践证实,犹太人在经商方面确实有天赋。在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金融寡头多为犹太人。放眼举世闻名的华尔街,那里基本上就是犹太人的天下。18世纪末就办起中欧金融大市场的约瑟夫·门德松,因创建金融集团而拥有百亿美元资产的罗斯柴尔德,都是犹太人的后裔。

犹太人的一个经商法或许可以说明什么,它就是“78:22定律”。这个定律认为,相比较而言,78%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而这个少数人的比例大约占总人口的22%。也就是说,如果将经商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这22%的少数人身上,资本就可以得到最优化的分配。那样的话,该赚的钱都能够赚到,至于不该赚的蝇头小利,放弃也无所谓。

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精力、金钱都是有限的。花同样的精力在所有的顾客身上,确实可以顾全每一个人,但不一定能让你赚到最多的钱。因为本该投入到少数顾客身上的注意力,被转移分散到无效顾客身上了。假如沿用“客户是上帝”的说法,那一个企业最好不要为太多类型的上帝服务,因为当你为太多上帝服务时,往往不会有客户感觉到自己是在被当上帝般对待。这时,对你企业价值最大的客户群,也就是你的目标客户通常会受到更大的伤害,生意成交的可能性自然会降低。

对企业来说,客户少往往意味着利益多。只有放弃价值不大的客户,才能将精力集中到价值最大的客户;只有集中客户之后,企业才能真正为目标客户带来超出其期望值的价值。以油漆起家的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就懂得这个道理。

刚开始,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的第一个月,威廉·穆尔仅仅挣了160美元。后来,他研究了犹太人经商的“78:22定律”,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78%的收益确实是来自于22%的客户,然而,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相同的时间。他觉得这就是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

于是,他要求将自己手中最不活跃的36名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他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过了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

穆尔从此学会了犹太人经商的“78:22定律”,并且连续9年从不放弃这个法则。最终,他成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穆尔之所以会成长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犹太人的“78:22定律”。经商绝对需要取舍的智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固然是受人推崇的做事原则,但是,假如不经常思考,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那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益将无法实现最大化。日本商人做钻石生意的案例,就印证了这一定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年末,一名日本商人来到东京一家稍微偏僻的商场,把几节柜台租了下来,专门销售各式各样的钻石。结果,光顾柜台的客人络绎不绝。据估算,这个商人每天约有3亿日元的进账,其中利润达到5000万日元,大大超出当初人们的设想。

由于当时正处于年关,按照惯例,在年关所有的货物都会为了促销而贱卖。日本商人包租的这几节柜台又地处不太豪华的地段,按说购买高档商品的人不会很多。因此,人们将这视为一个商业奇迹。

试想,如果在此地开一家中低档的杂货店,那确实能照顾到所有消费水准的人,但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吗?虽然钻石是奢侈消费品,但是,有钱人或者稍微有钱的人都能承受得起,而且购买意愿很高。尽管这部分人只占消费群体的少数,但他们持有的货币却占社会货币总量的多数。钻石商人恰恰就将目标定位在持有多数货币的少数人身上,他的目的并不是赚所有人的钱。

犹太商人总结出了“78:22定律”,这个比例到底是否如此精准,这个定律到底是否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我们都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犹太人的经商定律给所有的商人一个启示:放弃一部分客户,表面上看是了少赚了一部分,实际上,由于把力量集中在重要的地方,所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质就应该高价

第十八届世界汽车大赛上,为了保住“奔驰”这个悠久而盛名的名字,为了日后能有长足的发展,奔驰公司总裁埃沙德·路透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奔驰车将以两倍于人的价格出售。

现在,奔驰汽车公司不仅是德国汽车制造业最大的垄断组织,还是世界商用汽车的最大跨国制造企业之一。奔驰汽车素来以优质高价著称于世,而且历时百年不衰。然而,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品牌都不是平地而起的,都有过沉浮的历史。在20世纪最后20年,日美汽车大量入侵西欧,几乎把欧洲的汽车工业挤到了死亡的边缘,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当然也不例外。

当时,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而著称的丰田汽车公司因优质低价一时风靡全球。为了转败为胜,埃沙德·路透将赌注压这一次车赛上,他打算将奔驰车以两倍于人的价格出售。毫无疑问,如果奔驰失败,那恐怕没有人愿意花买两辆丰田车的价钱去买一辆笨手笨脚的奔驰车,虽然奔驰车的质量无与伦比,虽然奔驰车耐用又舒适豪华。

第十八届世界汽车大赛开始了,5月的巴黎气候宜人,但路透却没有心情欣赏。赛场上,依次排列着十几辆世界级品牌的高级汽车,奔驰车以其豪华的造型位居其列。比赛开始了,奔驰公司的总裁埃沙德·路透连眼都不敢眨,死盯着大屏幕一路烟尘而去的小汽车。

毕竟都是世界名牌,不管是日本的丰田、本田,还是美国的雪佛莱、野马,大家都没有占到丝毫优势。夹在日美汽车中间,奔驰车虽然在速度上丝毫不逊色,但它也仅能与之并驾齐驱,看不出有什么优势。路透的心简直提到嗓子眼了,周围的几个助手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起注视着赛场上的奔驰。

当赛程过半时,路透轻轻吁了一口气,因为奔驰已显现出了一点儿微弱的优势。很快,各型汽车都将车速提到最高的限度,开始了最后冲刺……随着一阵欢呼,路透终于揉了揉眼睛,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奔驰车赢了,它超过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这一胜利除了保住了欧洲汽车工业之外,还稳固了奔驰汽车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其实,早在10年之前乃至更久以前,奔驰汽车就因为雄厚的实力而位居世界汽车制造业前列。世界上最早的一辆汽车就叫“奔驰”,而奔驰公司的创始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和哥特里普·戴姆勒,同时也是汽车的缔造者。等到了埃沙德·路透当总裁时,为了稳固奔驰的地位,他决定采取一种全新的竞争方式。

“奔驰车将以两倍于人的价格出售”,这句话虽然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路透早就下定了决心,他明白如果不设法提高奔驰车的质量,那奔驰将无法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为靠老牌子吃饭支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