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24741200000026

第26章 幸福,放弃贪、嗔、痴(1)

不管是幸福的人生还是苦难的人生,除了客观的、人力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就是看我们怎样去选择、怎样去放弃。如果选择幸福的人生,那么,我们就要放弃那些阻碍我们感受幸福的绊脚石,如虚荣、贪婪、抱怨、名利……

放下心中的执念

人生一世,不必去过分地追求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来过、经历过、感受过,我们便是幸福的。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过于认真,心中有着对各种各样事物抹不去的执念。假如我们能放下这些执念,让心灵随性而动、随感而动,我们便能体会幸福的感觉。

有些人穷尽一生追逐幸福的生活、寻找人生的意义,甚至不愿停下休息半刻,生怕幸福悄悄溜走。殊不知,幸福就在自己的脚底下,只要低下固执的头,放下心中的迷惑,你就能找到人生的答案。

思想就像轮子一样,带我们朝一个特定方向前进。而态度,就像磁铁一样,不管我们的思想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都要受它的牵引。人生是否快乐,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态度,而不是外在表现。尽管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尽管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在谈及幸福的真谛时,我国台湾地区的知名女作家吴淡如如是说。

人生以快乐为目的,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熊、游戏机,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但他们拥有如莲花绽放的美丽笑容,也不必问: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答案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断在找寻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没有意义”的答案。但不论有没有答案,是什么答案,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点:人生有意义的人,心中必定是欢畅的。

不一定要拥有什么。

几年前,我到老挝去,那时候,它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国度,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作物虽然丰盛,但现代民生物资仍然非常缺乏。穷人家能有一件纱衣蔽体已经不错了。

车行荒野,几无人烟,经过一座开满莲花的小湖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景象。6个五六岁的孩子,光着身子,嗨哟嗨哟,很有节拍地在小湖中划船。所谓的船,只是简陋的竹筏子。被阳光均匀洗礼过的身体,泛发着黑金光泽。他们笑得非常开心,划得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划,划到小湖中心,又划回湖边。

我举起相机,他们也举起手,完全没有芥蒂地欢迎罕见的不速之客。哗啦!其中一个孩子跳进水里,像鱼一样地泅泳。一会儿,又跳上筏子来。然后,他们又心满意足,嗨哟嗨哟,一心一意地在开满艳红色莲花的湖上行舟。

我发了很久很久的呆。我知道,他们绝对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玩具熊,也没有任天堂,他们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可是,没有人有权利觉得他们“好可怜”。

我觉得我“好可怜”。我们都一样可怜。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灿烂、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百分之百的笑容。我的因忙碌才能充实、表面上看来很有意义的人生,好像从来没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气。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犹如莲花一般,在温暖的阳光下,和千百朵莲花一起嫣然淀开。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希望他们永远不必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心里从没浮现过这个疑问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快乐的生活哲学,以免因为自身的缺陷而失去原本上帝所给予的幸福。只要能在自己的人生里看到希望,即使免不了悲伤,内心依然可以和希望共舞,人生也不会失去意义。

名利场内的得与失

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淡泊名利,本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只有智者才能体会到的思想。名利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人生还有很多远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如爱情、家庭和健康,这些东西同样会带给我们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然而,在竞争残酷、诱惑纷繁的当今社会,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如果没有广阔的胸襟和较高的人生追求以及思想境界,便很难经受住名与利的诱惑。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面对名利,人们往往有两种选择,淡泊名利或追名逐利。其中,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并且为之奋斗、追逐一生。殊不知,名与利不过是人们对幸福产生的错觉,更是捆住幸福的绳索。可惜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参透名利都是空。

从前,有个年轻人,听说有位漂亮的姑娘叫“名利”,找到她的人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发誓,就算花上一生的时间,也要找到名利。

首先,他到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书籍中去寻找。结果,他发现这些书籍始终对名利持批评否定的态度,并且非常排斥她。显然,名利不在书籍里。后来,他又跑到宗教里去找名利。但宗教却宣称,许多幸福,包括名利在内,都要死后才能获得,在活着的时候应该舍弃。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又在大千世界中寻找。每到一地方,他就去问当地的人:“你见过名利吗?她在这里吗?”他得到的回答是:“名利吗?是的,她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后来又走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就这样,他花了很多时间找了许多地方,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相同。

于是,他转向大自然。他问树、问山、问森林、问海洋,还有花鸟鱼虫:“你们知道名利吗?她在这吗?”然而,答案依然让他失望:“名利?是的,她来过。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早已经走了。”多年之后,曾经的年轻人已经衰老了,但他还在寻找名利。

最后,他来到了世界的尽头,那儿有一个漆黑的山洞。老人走进去,发现山洞里有一个又老又丑的妇人。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个妇人就是名利。”尽管极度失望,老人还是走过去问她:“我一直在寻找你,开始时我还是个年轻人,现在我已经衰老了。许多人都像我一样期待着你,对你翘首以盼。可你为什么总是躲着我们,躲着这些执著追求你的人呢?求求你了,和我一起走出山洞回到世界上去吧。”名利没有理睬他。

老人花了许多天来劝说名利,可名利始终不理会。当老人终于明白,名利一生都没离开过这个山洞后,他无奈地说:“那好吧。既然你不肯跟我一起走,那我就自己回去了。但在走之前,我有一个请求,你得给我一个口信,我把它转达给世人,好证明我确实见到过你。”

这时,又老又丑的名利终于抬起头来,望着老人的眼睛,艰涩地说:“告诉他们,我年轻而且漂亮。”

名与利,皆为空,浮云而已。只有抛开名利,我们的内心才得以清净,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遗憾的是,有不少人都在名利的诱惑下失去了自我,将自己困于牢笼之内。其实,名利不过是浮云,追到头来也难见幸福的踪迹。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一天,他把两个得意弟子智远和智坚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山的悬崖之下,并告诉他们:“你们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智坚屡次尝试、屡次失败,摔得伤痕累累,但一直没有放弃。最后,高僧只得让人用绳索将奄奄一息的智坚救上来。

而身体健壮的智远,在攀爬数次失败后,便解开了绳子,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流而下,拂袖而去。穿过树林,离开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直到一年之后才回来。奇怪的是,高僧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指定他为接班人。

众僧不明所以,高僧笑着解释道:“寺院后的悬崖极其陡峭凶险,依靠人力根本不可能攀登上去。但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假如一心为名利所诱,心中就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所以,这时并不是天设牢,而是人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的牢笼之内,徒劳地抗争,轻者苦闷伤心,重者粉身碎骨。”

在名利场上,有些人争夺了一辈子,错过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直到生命终结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才遗憾地发现失去的都是永不磨灭的、得到的都是无法带走的。只有不为功名所累、不为金钱折腰的人,才能守住一份淡泊,才能品味幸福的内涵。

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抱怨,大多数时候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态度。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着抱怨,那周围的一切都能成为他抱怨的对象。如果不抱怨,换一个角度思考,就可以发现问题、想到办法、摆脱困境,不断地取得进步,体验成功和幸福。

有些人总是在抱怨,好像老天爷就是对他不公,好像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我的工作太辛苦,薪水太微薄!”人们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眼睛老瞄着别人轻松、高薪、体面的工作,觉得自己像蜜蜂一样辛苦,但拿的薪水却少得很可怜。

每个人都有抱怨的时候,因为谁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或一直处于人生和事业的高峰。当处于失败、失落等人生低谷的时候,发发牢骚、抱怨一下也很正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牢骚、抱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适当合理的宣泄,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在生活中,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让自己顺心,抱怨也不可避免,但抱怨太多就不好了,毕竟它于事无补。

尽管抱怨之初能够帮我们获得别人安慰性的话语,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长久地抱怨下去,却只能让大家产生排斥、讨厌、逃避的念头。抱怨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让我们摆脱当前的窘境,它只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一只乌鸦朝着南方飞去,路上休息的时候,它遇到了一只鸽子,两只鸟聊了起来。鸽子很好奇,便问乌鸦:“你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住处向南飞?”乌鸦愤愤地抱怨道:“我的同类们都嫌弃我长得太难看,叫得不好听,所以我要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听后,对乌鸦说:“我觉得无论你飞到什么地方,都会有人讨厌你的外貌和声音的,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呢?”乌鸦听后低头不语。

抱怨除了不能解决问题之外,它还会使原有的烦恼加倍,让烦恼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而那些唉声叹气的言论,只会让周围的朋友们心烦意乱,继而对自己产生厌烦情绪,使自己被孤立。假如一个人不懂得反省自己,始终责怪别人、抱怨环境,那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被别人讨厌。

生活中本就充满了酸甜苦辣,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生活能让人完全满意。假如我们想要抱怨,那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抱怨的对象,而生活也会将失败和不满回馈给我们;假如我们不抱怨,那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欣赏,生活也会将鲜花和掌声回馈给我们。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公认的世界历史上能够扭转乾坤的巨人之一,曾被誉为美国历史上影响力仅次于林肯和华盛顿的总统。另一位伟人,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如此评价罗斯福:“罗斯福是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位美国人。”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的主要成绩却是在因小儿麻痹症而丧失行走能力后取得的。虽然病情很严重,但他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积极地配合治疗。为了避免全身瘫痪,他拄着拐杖登上了美国总统竞选的讲坛,并赢得了胜利。上任后,他遭遇了美国经济大萧条、二战爆发。罗斯福依然没有抱怨,他努力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换做一般的人,遭遇了罗斯福那样的身体痛苦,恐怕早就喋喋不休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换做其他领导人,任职期间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恐怕早就选择辞职以躲避压力和责任了,并私下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罗斯福不是其他人,所以他创造了奇迹,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当想要抱怨时,不妨先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抱怨呢?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的抱怨有意义吗?”在仔细地考虑后,你就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解决问题,让自己不再那么烦恼。

荣誉就像手里的玩具

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意思是说,胸怀要像山谷一样深而且宽广。这是形容谦虚的一种很恰当的说法。但这也说明,只有深而且宽广,才能容得下东西;只有不将荣誉放在心上,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之所以会沮丧,大多都是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劳碌,每天都在幻想满足心里的虚荣,但是那些虚荣却像是无尽的沟壑,你越是想填平,它就向下凹得越深。大凡成功的人在遇到瓶颈时,基本上都会暂时搁浅虚荣,以退为进、保存实力,等关键的时刻出现后才予以出击。就算得到了荣誉,聪明人也懂得它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

居里夫人因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而名扬世界,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多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而她本人,却对此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家里做客,发现她的小女儿正在玩一枚金质奖章。而那枚金质奖章,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学会前不久颁给她的。她的朋友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可以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手里的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够一辈子守着它,不然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