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24741200000004

第4章 为人,取舍之间的大智慧(3)

当第五个销售员重复同样的言论时,查姆斯先生突然跳到一张桌子上,高举双手,要求大家肃静。接着,他说:“我宣布,大会暂停10分钟,让我擦亮我的皮鞋。”然后,他要求坐在旁边的一位小工友为他擦鞋。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认为查姆斯先生疯了,而这时,那位小工友仍然不慌不忙地擦着鞋,向大家展示一流的擦鞋技术。

皮鞋擦亮后,查姆斯先生支付给小工友一毛钱,并宣布会议继续进行。他说:“这位小工友是专门为整个工厂和办公室里的人擦鞋的。他的前任是另一位小男孩,年纪比他大得多。尽管公司每周补贴他5元的薪水,而且工厂里有数千名员工,但他仍然无法从这个公司赚取足够的生活费。”

“而这位小男孩,他不仅可以赚到相当不错的收入,还不需要公司补贴薪水,每周还能存下一点钱。他的前任没赚到钱,你们认为是谁的错?”

所有推销员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那个小男孩的错。”

“正是如此。”查姆斯接着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推销收银机和一年前的情况完全相同:同样的地区、同样的对象以及同样的商业条件。但是,你们的销售成绩却不如一年前。这是谁的错?”

台下响起如雷般的回答:“当然是我们的错。”

“我很高兴,你们能坦率认错。”查姆斯继续说,“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你们的错误在于,你们听到了有关本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的谣言,这影响了你们的工作热忱。只要你们回到自己的销售地区,并保证在30天内,每人卖出5台收银机,那么,本公司就不可能发生财务危机了。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大家一起回答道:“愿意。”后来,他们果然办到了,那些被强调的种种借口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统统消失了。

事业失败了,工作失误了,再完美的借口也不可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费尽心思地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仔细琢磨下一步的计划,想想如何反败为胜。假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失败自然就成了成功之母。既然都成功了,那就更不用找借口了。

不要花时间去寻找借口,因为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放弃固执,不然会无路可走

在我们周围,当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表明态度的时候,经常听见很多人说:“我这样一定是对的。”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这就是所谓的固执,它往往会给自身造成很大的伤害。别看“固执”和“执著”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产生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现实生活中,在评价他人时,我们会说某人是一个执著的人,而对另外一个人,我们则会称之为固执的人。那么,要怎么区分执著和固执呢?以做一件事情为例,假如选对了方向,而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那就是执著;假如选错了方向,但是还要一意孤行、不知道悔改,那就是固执。固执的人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且自以为是、不肯改变,根本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告和建议。

其实,执著和固执之间只隔了一步的距离,执著再向前走一步就成了固执,然而,它们所产生的结果却差之千里。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执著而不要固执,只有那些能认清方向、听进劝告、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智者,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正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没过他跪着的膝盖了。这时,一位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冲走的!”神父说:“不!我的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吧。”

不一会儿,洪水没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警察驾着快艇过来,他对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洪水真的会把你淹死!”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吧。”

不久之后,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飞了过来,飞行员丢下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吧。上帝与我同在。”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去了天堂。

等到了天堂后,他很生气地问上帝:“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愿救我!”上帝说:“我怎么没有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派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来天堂,到我的身边来陪我。”

如果神父能及时跟救生人员离开,他就不会被洪水淹死。因为固执己见,神父最终丧失了生命。坚守信念确实值得称道,但当它变成一种顽疾时,就会变得可悲。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必须的。然而,假如只是顽固地坚持,那会让自己错过很多机会,偏离人生的航向。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执著,但绝对不能走向固执,世界上无法改变的事情太多了,这时,我们要懂得改变自己,懂得变通之道。

没有意义的坚持毫无益处,它会让一个人沿着错误的方向不知改变,直至走进悬崖峭壁,它会让车到山前没有路,让人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只有懂得放弃固执的人,才能体会柳暗花明的美景,才能重新找回宽阔的大道。

伸出友好的手,实现双赢人生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赢,希望赢得名望、财富、掌声……然而,想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取得胜利,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于是,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双赢不仅仅是一种利益上的胜利,它还是一种道德上的胜利。

关于双赢,比尔·盖茨曾说:“在今天,所有竞争的结果不可能使一方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统治者,而更多的是消耗难以估量的财力、人力,最终谁也不会成为赢家。”时代变了,人类的生存不再需要牺牲他人的利益,“同输同赢”成为一道新的命题。

双赢不仅是一个现代理念,而且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结晶。在实现双赢的过程中,需要共享利益,不然无法形成高效益的合作。在自己成功的时候让别人也获得成功,这才是“双赢”的智慧。作为一种状态,双赢也是一件事情的最好结局。在合作双赢的时代,“互利互惠”的观念是最为关键的。

在苏格兰,生活着一个贫苦的农夫,他叫乔恩。有一天,在田里耕作的时候,他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喊声。他连忙放下农具,跑到了泥沼边,结果发现一个小男孩在粪池里拼命地挣扎着。于是,乔恩连忙把这个孩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了乔恩的家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被救小男孩的父亲。绅士说:“我一定要报答您,您救了我孩子的生命。”农夫说:“不用谢,我不能因救了您的孩子而接受任何报酬。”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听到声响来到父亲身边。绅士问:“这是您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啊!”绅士说:“那我们来订个协议怎么样,让他跟我走,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孩子也像您一样勤劳善良,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令您骄傲的人。”

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顺利地从圣马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世界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在1944年,他还受封骑士爵位。后来,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不幸地染上肺炎,是什么救活了他呢?盘尼西林。而那位绅士又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那他的儿子是谁呢?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试想一下,如果农夫没有救起那个掉到粪池里的小孩,那么,不可能有后来的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而农夫的儿子,也许还是一个农夫,不可能发明拯救无数人生命的盘尼西林。看到了吗,帮助不仅成就了双赢的人生,还成就了圆满的人生。

双赢理念已经在现代社会扎根,它除了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思想理念之外,还是人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终极目标。

阿曼兄弟是从以色列移居到美国来的第一代移民。在美国南方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后,他就跟两个弟弟伊曼纽尔和迈耶定居下来了。他们开了一家杂货店,自己当了老板。由于该地区是一个产棉区,农民手中有很多棉花,但却没有足够的现金去买日用品。于是,阿曼灵机一动,便用自己的杂货去交换农民的棉花。结果让双方都很满意,阿曼卖掉了商品,农民也得到了所需的日用品。

不经意地看,会觉得这种方式与“现金第一”的原则并不符,但它却成了阿曼兄弟“一笔生意、两边赚钱”的妙招。它一方面吸引了很多没钱买东西的人们,使阿曼兄弟扩大了销售,另一方面提高了商品的价格。另外,在进货的时候顺便把棉花带到城里去,也省下了一笔运费。

没过多久,阿曼兄弟就从杂货店老板摇身一变成了经营棉花生意的商人,棉花典当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业务。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阿曼兄弟在欧洲的大陆大力推销棉花。战争结束后,他们又承办了一个事务所,并在1877年取得了纽约交易所中的一个席位,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以前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但今天看来,这句话似乎并不合适了。在如今的生意场上,没有人希望鱼死网破了,因为经验告诉大家,这样斗下去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于是,聪明的商人都认识到了“双赢”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战争,没有人希望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

反观自己,我之所以能在杭州的美容美发行业有一番作为,是因为我当时的老板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之所以能在培训界拥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成杰老师博大的胸怀,他不嫌弃我资质不佳。别人对我寄予厚望,我自然要百倍努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双赢。不要再一个人孤军奋斗了,拥抱生命中的贵人吧,你的人生也许会有另一番美景。双赢的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