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24743700000004

第4章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4)

看到了吗?学佛并没有那么难:一要好好照顾自己;二要好好照顾别人。照顾好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好好照顾自己;而只有照顾好了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些话很熟悉呀?好像在哪儿听到过。是的,每次乘坐飞机的时候,空乘人员都会在广播里说: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请先将自己的氧气面罩戴好,然后再去帮助别人。”

一个自身难保的人,怎么可能去保护别人?

然而,生活中常常就有这样的人:一个连帮自己父母洗碗都不愿意的人,却一心想去拯救世界;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人,居然想去管理别人;一个连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却梦想去当人生规划师。

一个没有“自渡”的人,怎么可以“渡人”?

每次在飞机上,听到这个安全须知时,我都会想,虽然这些漂亮的空姐没有穿袈裟,没有双手合十,没有对我们说“阿弥陀佛”,但是她们宣讲的却是佛法最根本的东西。把佛法搞得很神秘的人,是对佛法的蔑视和羞辱。分析这些人的动机,我们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把佛法搞得很神秘,也许是自己想成为神秘的人。

02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是很麻烦的。”

这是一句大实话。一方面我们必须与人交往,这样才能满足爱与被爱的需求,满足对尊重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人又像地狱,当你一步踏入,便会深陷进去。你本想亲近别人却遭到了疏远;你本想得到肯定却招致了否定;你本想获得尊重却自取其辱……当这种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还敢相信别人吗?你还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吗?你还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吗?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坚守?你是选择压抑自己、迎合别人,还是勇敢地接纳真实的自己?你是放弃真实的自己,活给别人看,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他们的呢?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

一滴水是清晰可见的,但是,当它融入到水中,你还能找到那滴水在哪里吗?同样,即使你是一个有个性、有棱角、有爱好、有思想、有情感、有自我的人,如果迫切希望被别人接纳,渴望合群,常常也会磨灭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个性,屏蔽自己内心的声音。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谨慎小心地、聪明地遮盖了起来。”因为,只有当你变得与人群中的其他人没有多大区别的时候,这个群体才会接纳你。没有哪个群体会接纳一个异类。

人们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相同的人。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铁哥们儿?就是那些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他们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一起×××。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犯过共同的错误,有着许多相同的秘密。

人们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警察要去卧底,渴望被流氓团伙接纳,就必须变得流里流气,甚至还需要干出一些流氓的事情。

但需要警惕的是,渴望被人群接纳的心理常常会让我们削尖脑袋,扭曲自己的个性,压抑自己,甚至做出违心的事情。最后,我们虽然被人群接纳了,但我们的自我却消失了。

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大家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愿也不敢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人人都在说假话,说违心的话,都在恭维皇帝的新装,结果就会导致巨大的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检阅部队,旁边的一位将军拍马屁说:“元首,您瞧,下面的人真多呀!”

希特勒说:“不!我一个人也没看见,我看见的只是人群!”

希特勒一语道破天机。要想让人疯狂,先要让每个真实的自己消失在人群里。只有当每个人的自我都消失在人群中,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之后,希特勒才能驱使他们去干令人发指的事情。

人与人群有什么区别呢?

人是有“我”的人,这个“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梦想……

人群是什么?

人群就是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这些人为了获得别人的接纳,每个人都磨灭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愿、个性和自我。

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这是一个“人”。

很多人聚集在一个社交场合,推杯换盏,彬彬有礼地交谈,这就是“人群”。

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虑自己的姿态和着装。他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放屁,就放屁。而在社交场合交谈的人,特别关心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敢随便放屁。他会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正如张爱玲说的那样:“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个人的议论和评价,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我的空间,忽视自己的感受,泯灭自己的思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活着活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人不仅有活下来的本能,还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当活下来的本能获得满足之后,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就开始发挥作用。

在人踩人的层次中,驱使我们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努力活下来的,是生存本能。在人比人的层次中,促使我们满足社交和尊重需求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肯定,因为别人的接纳和肯定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当听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人的心里会乐开了花,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正是出于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目的,人才会努力去寻求别人的接纳和肯定。

然而,快乐和幸福是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有的浅,有的深;有的假,有的真;有的短暂,有的持久;有的能让我们心灵成长,有的则让我们心灵迷失和倒退。吃一顿好吃的东西,穿一件漂亮的衣服,看一道美丽的风景,听一曲美妙的音乐等,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但在所有的快乐和幸福当中,最真实、最高级、最深刻、最持久的则来自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拓展自己的过程,它需要你听从心的渴望,遵循自己的意愿,努力突破自己、完善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小我”扩展成“大我”。自我实现就像登山,需要你一步一个台阶,用力去攀登,直到登顶。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克服自己内心的懒惰和恐惧,不断战胜自己。当你最终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当你因克服懒惰和恐惧,提升了自己能力的时候;当你不留遗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时候,你会感到心满意足,并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幸福。因为你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你已经把一粒苹果种子拓展成了满树的苹果,你已经将自己的“小我”变成了“大我”。对于人生来说,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真实、更深刻、更持久的快乐和幸福吗?

然而,在攀登的旅途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诱惑你。也许会有美女走过来跟你打招呼:“帅哥,歇一歇吧,怪累的!”与美女待在一起,你会感到快乐和幸福。也许会有店小二对你说:“先生,过来坐一下嘛!我们这里的美酒味道醇厚,空杯留香!”美酒会让你感受到快乐,尤其重要的是,它还能让你忘记痛苦和烦恼,忘记现实,飘飘欲仙。如果你无法抗拒这些诱惑,就此停下攀登的脚步,去追逐美女、美酒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无法享受到登上山顶的快乐和幸福,即自我实现的快乐和幸福。到头来,你会后悔不迭,觉得为了那些低级的幸福,牺牲了高级的幸福,真是太不值了。一个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就像一粒种子不能开花结果一样,注定会闷闷不乐,遗憾终生!

生活充满了诱惑,之所以称之为诱惑,是因为这些东西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听到一句恭维话,我们心里会美滋滋的;赚到一笔钱,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做一次爱,我们能获得巨大的快感……然而,如果只沉浸在这些事情之中,我们很快就会感到腻味和空虚。每天酗酒,时间一长,你一定会变得颓废。每天在美女堆里混,长期下来,你一定会疲劳厌恶。因为这些快乐和幸福是很浅的,是来自于外部的,没有触及到灵魂。更重要的是,这些充满诱惑力的东西,还会让我们迷失,远离真实的自己,忘记人生最终的目的——实现自我价值。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一个美丽的食人岛。这个小岛孤悬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不仅有迷人的景色,还有丰富的淡水和食物。躺在食人岛的沙滩上,晒着阳光,人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但可怕的是,这个充满诱惑的小岛却会在黑夜来临的时候将人吃掉。

显然,电影中的食人岛就是一个隐喻,它指的就是那些充满诱惑、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却又会让我们迷失的东西。比如,金钱、美女、网络、酒精和毒品。尤其是毒品,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我曾在兰州采访过一个吸毒的人,问他为什么要吸毒,他告诉我:“吸毒时的感觉美妙极了,要啥有啥,想啥来啥,飘飘欲仙。”有人说:“吸毒所带来的快感是性高潮快感的一千倍!”人一旦沾上,就会对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失去兴趣,什么美食,什么美酒,什么性爱,什么工作,什么网络,什么成功,什么自我实现等,都不再对他们有任何吸引力,他们一门心思只想从毒品中找到那种极致的幸福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真的很奇怪,也很愚蠢。明明毒品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仅仅是一种幻觉,是假的,最终会毁灭自己,可是,还是有人会以这种毁灭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快乐和幸福。正如赵本山说的:“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

当然,吸毒是所有追求快乐而毁灭自我的方式当中最极端的一种,还有很多方式虽然不极端,却十分普遍。例如,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肯定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常常会压抑自己、委屈自己,以失去自我的方式去追求这种快乐和幸福。结果,追着追着,便陷入了烦恼和痛苦之中。

追求幸福没错,错的是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追求。

挣钱也没错,但不能以失去自我的方式挣钱。

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人正是以这种失去自我的方式在外面的世界中忙忙碌碌。他们忙着挣钱买房买车,希望获得别人的羡慕。她们忙着减肥,塑造魔鬼一样的身材,希望满足世俗的审美标准。他们忙着学习,考入名牌大学,希望满足父母的期望,不给父母丢脸。这些人十分辛苦,不停地满足着别人的期待、社会的潮流以及广告的胃口,根本不顾及自己本来的价值。他们活着似乎只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其人生就像是一场表演,观众的喜好决定了他们的幸福。

“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信,大家来看:“忙”字的左边是一个竖心,右边是一个“亡”字。意思就是,人一忙起来,心就消亡了,看不见了,找不着了。你在外面忙着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忙着与情人鬼混的时候,你的心却在外面流浪、消失了。所以,“忙”字的前面,最适合加的一个字是“瞎”。你忙,却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忙什么,究竟为谁而忙,这难道不是瞎忙?你忙,却把自己的心都丢掉了,这还不是瞎忙?丢掉了心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人。这些人在忙着追逐浅层次的快乐和幸福中,忘记了心的渴望,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活着活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又怎么谈得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为了逃避痛苦,我们会扔掉自己

看着那些拼命活给别人看的人失去理智、变得疯狂,我常常怀疑:难道追逐快乐和幸福真有那么大的动力,能推动他们即使失去自我,也在所不惜?这其中会不会还有别的原因、别的推动力?

经过观察和思考,我终于明白了人性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定律:为了追逐快乐,我们会努力;但为了逃避痛苦,我们会不遗余力。

这条定律就像基因一样根深蒂固在我们的心中。

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还不足以驱使人拼命活给别人看,让真实的自我消失在茫茫人群里。实际上,驱使人拼命活给别人看的最大动力,不是追逐快乐和幸福,而是逃避痛苦。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追逐快乐和幸福的人。

我问你:“你快乐吗?”

你回答说:“快乐!”

我又问:“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你又回答说:“满意!”

接着,我对你说:“你看,你在北京混了十几年了,一没房,二没车,那些与你一起毕业的同学,不是有了车,就是有了房。尤其是那个一直被你看不起的王小二,现在都已经是千万富翁了。你再看看你自己,什么都没有,凭什么快乐呢?简直太没出息了,真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