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24744100000036

第36章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的经方大师(6)

到了王仲礼家一看,他妹妹病得不轻。她患伤寒已经七八天了,现在躺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喘气时喉咙中发出的痰声跟拉锯似的,牙关紧闭,眼睛半闭着,已经不认识人了。看这样子,很危急啊。

许叔微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病成这样了?”

患者的母亲说:“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就很怪,白天没事,可是一到了晚上……”

许叔微问:“到了晚上怎样?”

患者的母亲压低了声音,“一到晚上,她就像被鬼神附体了一样,总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很吓人啊。许先生,您看她是不是中邪了?”

屋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家属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表情,显然他们这两天已经被患者吓着了。

患者的母亲叹道:“您要是不来,我就准备请道士来驱邪了。”

难道,真的是鬼神附体?

许叔微倒很坦然,他问道:“刚得病的时候,她的月经是不是正好来了?”

患者的母亲说道:“咦?这么隐秘的事你怎么知道?是来了,可是发烧了两天月经就没了。”

许叔微笑道:“哪里有鬼神附体,这叫热入血室证啊。仲景说过:‘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发作有时,叫热入血室。’”(热入血室:指妇女患了外感以后,邪热进入了肝经血分或者胞宫,通常会引起神志异常。)

患者的母亲恍然大悟,“噢,原来不是有鬼啊!”

许叔微说道:“不是有鬼,只不过是前面的医生用错了药,导致痰涎上涌。现在我先用一呷散(一呷散,主药成分为天南星,为化痰之药)把痰去了,然后再调治。”

于是给患者服用了一呷散。两个时辰以后,患者吐出了大量的痰涎,呼吸就开始通畅了,人也苏醒了。

接着,许叔微给她服用了小柴胡加地黄汤。服用了三服以后,患者就好了。

这下,请道士驱邪的钱算是省下了,患者的母亲想把这笔钱给许叔微当做诊费。

许叔微笑着回绝了:“我一生都不收患者的钱。”

大家都很诧异,天下还有这样的医生啊?!

从此,常州人也知道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医生了。

我这么写,可能大家会感觉许叔微就像雷锋一样,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没错,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您还别不服,就他做的这些好事,您还真没法儿给我找出第二个人来。

离科举开考还有几天的时间,赶考的学子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这时,许叔微听说另外一个考生病了。

这个考生叫彭子静,是从建阳来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患了伤寒(同试有建阳彭子静得疾)。

您说这要不要命!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为了这一次考试。结果,还没考呢,自己先躺下了。

这就好比是现在,快要高考了,结果考生生病住院了,您说这能不急人吗?

这要搁一般人,早就躲了!为什么?这还用问吗,这可是非常时期,一刻值千金啊,谁愿意耽误这个时间来照顾别人啊,自己的前途全在这一搏上呢!而且,要是被传染了,那岂不是更亏大发了!

可是许叔微连想都没想,一听说有人患病了,马上就前去救治。

得,估计许叔微的脑袋里就一根筋,让我们上去劝劝他吧!

许先生,站住!你先别冲动,你要想想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此时一刻千金啊!

许叔微:你是想让我不去管患者,为了自己的前途备考?

不能这么说。可此时要是换了别人,一定会先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的!

许叔微:要是这么做,那我对得起“医生”这两个字吗?

我晕!你这个人……“医生”这个称号有这么重要吗?现在的医生有乱开药的,有见死不救的,人家都发财了,你这样像个傻子似的有什么用?!

许叔微站住了,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们会那样吗?

怎么不会?好多医生都那样!

许叔微有些失望,他低下头,沉默片刻,然后重新抬起头,坚定地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样了,我也要坚持下去,做一个好医生!

没法儿说了,你,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许叔微:为了我心中的——医道!

许叔微到了彭子静住的客栈,一看,彭子静真惨,大家都躲了,他一个人蜷缩在床上,近乎绝望了。

看到有人进来,彭子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问:“您是哪位啊?”

许叔微答道:“我是和你一起考试的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无力地说:“你还来管我干什么啊?快去备考吧!”

许叔微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有些急燥地催促着:“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许叔微不为所动:“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看着这个奇怪的许叔微,沉默片刻,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症状:发烧,头痛,呕吐,最要命的是不断地出汗,身上总像刚洗了澡似的。

叙述完病情,彭子静绝望地问许叔微:“该怎么办啊?离考试没有几天了(去试不数日),现在却病成了这样,到底该怎么办啊(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

许叔微安慰道:“不要急,我给你诊一下脉吧。”

诊完了脉,许叔微告诉彭子静:“你之前服错了药,发散太过,阳气也因此有了外泄之机。现在我要帮你把汗止住,这样阳气不至于外泄,你的身体自己就会恢复的。”

许叔微开了术附汤,并亲自买来了药。他在客栈里把药煎了,端到彭子静的床前。

彭子静哭了,“叔微,我一定耽误你备考了。”

许叔微耐心劝着:“不要管它,先喝药吧,病好了我们一起去赴考!”

彭子静一天服用了三服,汗终于止住了(三投而汗止)。

第二天,彭子静身上还微微出点汗,但已经不发烧了(身凉)。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他的病彻底好了。

这个时候,许叔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自己的客栈,但是他已经没有时间看书了,因为考试开始了。

万幸的是,上天还是爱惜有才之人的。那年的科举,许叔微中了进士。

这一年,他已经52岁了。

网友互动

addbk:

如果大多数人都有许叔微的觉悟,舍得把秘方、偏方贡献出来,那么天下患者就有福了。我也来说一个关于偏方的故事吧。中医的偏方很多,我们这儿就有一位,不知道从何处弄了一个治疗烫伤的灵药方子,效果显著,因此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一个不懂医的人以一剂秘方一脚踏入医门,而中医真正的辨证大家却少之又少了。我的岳父得了癌症,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却找不到合适的中医,只能在本地最有名的一家西医医院里治疗,医生对病情说不出个一二三,总是告诉我们要“维持,维持”,在他们的维持下死人天天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丈夫入院后不久就死了,妻子的哭泣震撼人心。其实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大家都应该时刻为患者着想,努力提高技术,让死亡少些,不要老惦记着药厂那点返利,让悲剧少些发生吧。

王思柳:

中医的偏方、秘方确实有很多,而且很多都疗效显著,药到病除。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经验,如果后辈没有创新能力,甚至没有一点悟性,所谓的秘方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异常神奇,他们将秘方秘不外传,传男不传女。如果哪一代没有了子嗣,这些偏方、秘方注定是要失传的。

罗大伦:

的确如此啊,很令人感慨,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秘方都渐渐消失了。我们家有一个祖传的治疗肛肠病的方子,传给了母亲,一般的痔疮在服用后都会萎缩回去。我有一些在肛肠科工作的医生朋友都不相信,说痔疮怎么会缩回去。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很多人的痔疮痛苦得以治愈。后来因为有关部门整顿,自己配药需要批院内制剂号上面的,母亲年纪也大了,索性就不干了,回家休息。现在又常有人来找我求药,我就求母亲。母亲告诫我,一定是熟人才能给啊,否则得按制假药论处了。前几天给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朋友讨了一次药,患者反映说第二天就不痛了,第三天痔疮就开始萎缩了,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但是在制度的管理下,我想这样的好药慢慢就会消失的。

青山长河问:

说起偏方,得辨真伪啊,否则就像我似的,受罪啊。我大约在二月初有天感觉不对劲,好像要感冒了,当时又没法弄葱须汤,想起来不知哪里看到的偏方,说打喷嚏法可以将病邪排出,预防感冒。于是就自己用卫生纸搓成条刺激打喷嚏。谁知一直到现在不可收拾了,只要天气不是非常暖和就要打喷嚏流眼泪,一般要连着打四五个喷嚏,特别是早上醒了准备起床的时候是一定要打的,而且鼻塞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左边鼻孔经常不通。上个月去三亚玩,那边暖和就基本上还好,这几天回到北京就更严重了。请教罗博士,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罗大伦答:

用纸条捅鼻子是一个外治的方法,但前提是这个人的正气充足,否则效果不好。你现在应该是自己的阳气不足,无力抗邪外出,所以导致这种症状出现,此时要先补足正气,才能慢慢地改善,我的建议是先补脾阳,等脾阳充足了,再补肾气,同时宣肺。补脾的方子很多,你可以找当地的医生根据体质开方子,等脾气充足时,再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治疗,这个方子能补肾同时也能宣肺。这个思路请当地医生参考。

太溪关员问:

近期正值换季,咳嗽一症频出,有的很难治愈,在此特献一方,让更多患者脱离痛苦:

麻黄10克,白果6克,藕节10克,土虫3克,桔梗10克,杏仁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患者不超过两剂就可痊愈,儿童减半。

土虫就是土鳖虫。用本方不分新旧患,只要难愈即可,关于机理,不明所以,只知道效果奇佳,不知道是否有副作用,请罗老师分析一番。

罗大伦答:

这个方子是治疗寒邪闭肺之证的,因为久咳一般多是寒邪没有疏散出去,内闭于肺,这个方子中的麻黄就是这个作用,温散的,同时配合白果收敛,使得散不至于太过。藕节凉血,是防止用药太热的。土鳖虫活血,这是比较独到的,以为久病入络,必须从细微处搜剔,这是叶天士的做法。桔梗是升肺气的,杏仁是降肺气的,一升一降,是为了使肺气得以气机流布,杏仁的用量比桔梗大,是要考虑到肺气以降为主。方中杏仁应该“捣,后下”,麻黄最好“先煎,去上沫”。

但是久咳是寒邪内闭之外,还有阴虚等证型,这个方子对阴虚久咳者就不适合了,那就需要用养阴清热法来治疗。具体区分,需要医生根据四诊来诊断。

仁智山水问:

看到上面治久咳的方子,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各位老师。土鳖虫是破瘀血的,丹参、红花也可以破瘀血,可以代替使用吗?为什么?如果麻黄的作用是温散,附子也可以温散,那么是不是用附子、桔梗也可以?真抱歉,我可能问了一些可笑的问题,不过我对中医的组方理论实在是不明白,如果罗老师您能解答一二,普及一下神秘的中医知识,那就最好不过了。

罗大伦答:

前面也有网友提过类似的问题,中药有这么微妙吗?是不是类似的药物都能互相替代呢?是不是温热的药物作用的机理都会使血液循环加快,使毛细血管张开?那么温热的药物是否就能相互替代呢?

实际上,中药的功能分得很细,比如丹参是活血的,同时它还有养血的作用,可以生新血。但是丹参是微寒的,所以在热证的时候使用最合适。红花是温的,它适合化散在全身各处无定处的瘀血,但是它没有养血的作用。

土鳖虫是味咸性寒的,比较适合破瘀血,要注意破瘀血和活血化瘀的程度是不同的。土鳖虫的力道显然要大,它对血液聚积已成块的效果比较好,此时如果用丹参等显然力道不够。

我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也觉得是否类似的药物都可以替换,后来才知道,原来每味药都是各有特点的,真正了解中医后,就不会觉得它神秘,它是前人的宝贵经验啊。

回到问题上,你前面说的桔梗和杏仁的功能是对的,只是我没有说,有时候在中医分析药性用法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就不写了,只写出这个方子独到的思路。杏仁和桔梗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显然,开方子的人着眼的是这两味药的走向不同的特点。中医认为,肺气是下行的,但是肺同时有宣发的功能,所以在治疗初咳的时候,是不主张立刻单用杏仁降肺气的,要用上行的药物帮助肺气宣发,把邪气排出,然后再用杏仁等降肺气的药物,帮助肺气下降,这是有层次的。现在很多人开方子不讲究这个,所以咳嗽似乎也变成了一个难治的病。像这样两个药物在一起配合使用的方法,在中医里叫“对药”。以前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就特别喜欢如此用药,具体可以参考《施今墨用药》这本书,仔细研读,其中微妙之处令人赞叹。

(三)

必须为许叔微辟谣

关于许叔微中进士,我有很多话要说。历代都流传着一个有关许叔微中进士的传说。事实上,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许叔微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医道,而是一个不着四六的因果报应的传说,这个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恶劣,是各位所无法想象的。关于这个传说,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比如宋朝的方勺写的《泊宅编》,甚至明朝一本叫做《龙文鞭影》的儿童启蒙读物中都有记载,这下造成的影响就更加恶劣了,很多人从小就从一个不大高尚的角度来看许叔微了。

那么,这个传说是什么样的呢?它到底对许叔微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影响呢?

这个传说是这样的(想起来就生气,也不知道是哪位编的谣言):许叔微年轻的时候,考科举没有中,很发愁,于是就向神祷告。祷告完了以后,他晚上睡觉就做梦了,梦见一个天神对他说:“你之所以没有考中,那是因为你的阴德不够。你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积攒阴德,以后就会考中的。”(不知道天神那天晚上是否对每个考生都这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