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特色与先进教育思想借鉴)
24844500000025

第25章 人性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4)

3.儒家伦理教育

新加坡大部分中学都开设了儒家伦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崇尚品格的新加坡公民。具体体现为:1)培养学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2)使学生认识华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认识自己的根源;3)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将来过有意义的生活;4)帮助学生确立很好的人际关系。在内容上,讲究抽象的儒家伦理与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讲究严肃的道德哲理与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述相结合。同时,为适应新加坡社会的现实需要,还对儒家思想中“过时的”观念或内容进行了现代转化与创造。在课程设计上,兼顾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的“整个教学结构是以东方价值观念为内容,而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形式”,即东方的内容和西方的形式相结合,而显示出新加坡建设自身文化的一般特点。

(三)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途径

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施:

1.正规课程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2001年起,小学从一年级就教导社会知识,让小一(小学一年级)至小三的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学校、邻里、社会以及各种族、各行为之间的互相依赖性。小四至小六则以了解新加坡的历史与发展为重点。至于小学原有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则加以修订,在教导道德价值观及纠正不良品德之时,增加国民教育色彩。2000年起,原有的历史科,有关新加坡史的“终点”,从1963年(中三、中四课文)及1965年(中一、中二课文)改为1971年。新加坡近代史改在中二修读。原有的地理科,则增加个案研讨,从中灌输国民教育。原有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灌输公民意识,尤其是好公民必备的价值观与态度。从2001年起新设《社会知识》,成为中三、中四学生的新学科。目的在于加强了解新加坡求存及成功的关键课题、治理国家的原则及策略、未来的挑战、重要国家机关的功能等。教学方式则以主题方式及外国个案研讨方式进行。

2.非正规课程

非正规课程的范围广泛,包括校园教育及社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全民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原为新加坡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现赋予新的活力,让不同种族、学术能力各异的学生从实际活动中积累经验,掌握待人处世之道,培养国家归属感。为达到预期效果,新加坡学校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学校自拟活动、教育部指定的核心活动、团队课外活动等,并规定小学高年级至中四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团队。2)历史事迹纪念日。通过不同的庆祝活动,使学生对重大历史有所认识,从而懂得热爱国家,促进民族团结。3)全面防卫日。新加坡政府为纪念1942年英军撤退而沦为日治昭南岛这一历史耻辱,将每年的2月15日定为全面防卫日。在这一天,新加坡各校都举行相关的活动,或由消防局派员示范防灾演习,或举办讲座表演。把防卫的知识具体化,增强学生对防卫的认识,强调全面防卫,人人有责。4)种族和谐日。新加坡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各级各类学校都邀请周边各校各族的学生及教师观赏和参加由校方举办的文娱表演,表演的节目包括种族的舞蹈及习俗,多姿多彩。通过表演,强调种族间的相互了解。5)国庆日。每年的8月9日为新加坡的国庆。新加坡政府筹办庆祝国家独立活动,每年庆祝的主题不同,但都强调种族和谐、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和爱国爱民等。庆祝方式除政府举行的三军检阅仪式,社会各阶层、有关单位组队参加游行及表演外,民间方面,如各联络所、文化团体亦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以达到各族同欢、全民共庆的目的。

二、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

在剖析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的基础上可总结出其特色,主要有:

(一)国家意识主导性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经千百年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强烈的而稳定的感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单一民族的国家来讲,从培养国民对民族的认同,进而培养爱国主义则比较容易。但对于一个建国不久的小国,历史较短,又是移民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则是一个难题。新加坡恰恰属于后者,但新加坡人一般都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新加坡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为新加坡的独立、繁荣、富强而贡献力量。这些与新加坡坚持不懈地培育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所谓“国家意识”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即一个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认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生活所依持的国家,同时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该国的一分子。他们认为,“国家意识是行为主体的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在心理上认为我是国家的一部分。在自我内部,国家也被内摄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国家意识的灌输就是要让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所谓“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即“一种新加坡国民独特的气质和精神,是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一种巩固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念。”在新加坡,培养国家意识,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实质上就是塑造什么样的“新加坡人”的问题。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讲的,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新兴国家,重视对新加坡人国家意识的培养,便是建设好国家的关键,“新加坡人是一个出身、成长或居住在新加坡的人,他愿意维持现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宽宏大量,乐于助人,向前看的社会,并时刻准备为之献身。”新加坡政府和领导人重视国人的国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始终坚持国家意识主导性,把它作为新加坡的建国之本和立国之本,看作是新加坡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从而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

新加坡是近年来世界上最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把传统道德价值作为抵御西方消极影响的支柱。新加坡各级学校十分重视传统道德教育,特别是注重向学生灌输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促进了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新加坡在国民教育中对传统价值观,一方面扬弃它消极的一面。例如提到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时,扬弃不合时宜的“三纲”,传扬“五常”。另一方面不断地对传统价值观作解释,不断创新传统的价值观。

1.儒家思想新加坡化

任何外来文化在他国被接受,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新加坡根据现代化的需要,对各种文化做了比较、鉴别、分析、综合后,决定从东方文化中做出取舍,奉行保持传统文化精华,“并使之新加坡化”。儒家思想本土化主要体现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儒家伦理》整个教学结构以东方价值观为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形式和手段,把浩如烟海的深奥哲理而且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并对儒家伦理中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精华加以采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

2.儒家思想现代化

所谓“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就是按照“为我所用”的原则,选择儒家思想中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并通过现代语言的阐释,使其“精神实质”不露斧凿地融入新加坡文化之中。新加坡政府认为,儒家思想产生于古代中国乡村的农业社会,而现在的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的工商社会,故儒学必须现代化才能与新加坡的现实相协调。新加坡的儒家思想现代化运动的内容,是对儒家思想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现代化、新加坡化。新加坡领导人及当代新儒家将“八德”的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现代化和新加坡化的阐释,使之成为新加坡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东西文化融合性

新加坡国民教育中,东西方文化精华的融合性体现在国民教育内容上不照搬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在东方、西方文化中找出最适合新加坡发展的具体部分,并加以适度糅合或改铸。具体地讲,在发扬传统价值观的同时,新加坡对传统东方价值观进行不断地解释,使它能够随着时代的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新加坡国民教育对东西文化兼收并蓄,实行东西文化相结合,既学习西方重民主和科学、崇尚自然和理性,又注重保持灌输东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把西方的科学求实精神与东方的伦理道德融合为一体,凡是有价值的,好的文化,都可能被新加坡兼收并蓄。在这种文化融合中成长起来的新加坡人,既有西方文化的长处又有东方文化的精华,既有谋生的本领又有做人的规矩,既懂得现代科技又保持着东方的伦理价值观念,既倡导平等竞争和个人奋斗又奉行东方的集体主义和国家至上。

用教育缔造和谐——学校法制教育

历史上,新加坡沦为殖民地达140年之久,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自治,1962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1965年正式独立。新加坡国小民寡,资源贫乏,曾有人断言“独立的新加坡是没有前途的”。但多年来,新加坡不仅经济增长迅速,迈入现代化国家之列,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斐然,社会和谐状态令人瞩目。

新加坡素以社会治安好、犯罪率低而著称。分析起来,应该说新加坡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加坡中小学良好的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制教育。建国初期,新加坡新开放了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小学德育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学德育则进一步重视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要求学生在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中加强法制教育,在课程内容中体现了非常实在、契合实际的和谐教育理念。

新加坡在构建社会和谐状态方面,也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一个社会在急剧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的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道德意识,都会受到难以抗拒的冲击和挑战。社会进入或长或短的迷乱状态,人们同样会叹息世风日下,感受着各种类型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新加坡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短短20年的时间内,也经历了同样的情形。1959年新加坡实行自治,人民行动党执政,开始狠抓经济,以改变落后局面。1965年建国后更是专心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当时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现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蜂拥而入,人们竞相追逐、仿效。学校通行的自治时代的伦理教育已不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政府虽有所意识,但没有应变措施。原有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岌岌可危,个人主义流行一时,新加坡面临全盘西化的危险。进入70年代后,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新加坡的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西方社会的文化病及多种问题,如吸毒、性自由、色情犯罪也日渐突出。

政府逐步认识到,西方腐朽和颓废的价值观,将会使国家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东方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尊敬、行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加坡政府认为,和谐的社会氛围,“心件”是十分关键的要素。新加坡的“心件”指的是包括社会凝聚力、政治稳定、集体意志、共同价值观等在内的社会无形资源,也就是“和谐”的主要内容。新加坡政府认为,要铸造新加坡21世纪发展的辉煌更需要加强“心件”,而政府的公共服务就在于强化“心件”。

新加坡追求和谐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培育市民,加强社会凝聚力。它强调,新加坡21世纪远景所体现的理想是,每个市民都是城市建设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能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人民将成为新加坡政府政策的主要重点。所以,政府首先要制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市民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激励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全面参与城市建设,提高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以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