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期,北方有一个叫北汉的小国。北汉有一位著名的将领叫杨业,又名杨继业。北宋初年,北汉被宋太宗所灭,本来拒不投降的杨业为了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只好归顺宋朝。
这个时候,北方的契丹族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辽经常对宋朝的边境进行侵犯。宋太宗早就听闻杨业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于是派他做代州刺史,抵抗辽军。
一年,代州北面的雁门关受到辽国10万大军的攻击,只有几千人马的杨业根本无法与敌军抗衡。杨业认真分析了敌我军情。他知道敌军长途行军,并不知道他有多少人马。当天夜里,他就带领几百名精锐骑兵,悄悄从雁门关出来,准备在后面突袭敌人。辽军在这次向南进军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于是他们的防备便渐渐放松了。杨业率兵来袭时,他们睡得正香。宋军的喊杀声吵醒了他们,但一切都晚了,他们还来不及还击就大败而逃。这一仗,辽军的10万人马被杨业的几百人轻松打垮。从此,杨业声名远扬,人们还送给他“杨无敌”这一外号。
公元988年,北宋派三路大军攻打辽,但都惨败而归。寰(huán)州被辽军占领,杨业的退路也被切断。杨业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建议率领部队避开敌人的主力,绕过寰州。但是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shēn)别有用心,逼着杨业向寰州进发。军令如山杨业不得不率领军队向寰州走去。可是他们刚走出没多久,就遭到辽军的伏击。虽然杨业奋勇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全军覆没。辽军俘虏了身受十几处外伤的杨业,逼他投降。杨业断然回绝说:“我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绝不会投降!”最后绝食三天而亡。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们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继续镇守边关,与辽军作战。杨业的七个儿子中,六儿子杨延昭是最著名的一个,人们称之为“杨六郎”。杨延昭又叫做杨延朗,自幼随父亲行军打仗,深谙行军用兵之道。后来,他在河北边关守卫了20多年。杨六郎有一支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多次战胜辽军,战功显赫。他的儿子杨文广也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在西北边境同西夏国的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知识链接
巾帼英雄穆桂英
穆桂英是北宋名将,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她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被宋廷封为浑天侯。穆桂英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关于她们的演义、评书和剧目不下数百种,主要有:穆桂英全传、杨家将演义、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招亲、杨宗保招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征西、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等。杨家将中另一位著名女将是佘太君。她50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百岁时仍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民间流传着关于她的许多故事。穆桂英的主要功绩有:大破天门阵、率十二寡妇征西、出征广西平定南方叛乱等。杨门女将是中国历史上和民间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
橙色小贴士
北宋著名大臣包拯,字希仁,祖籍安徽合肥。包拯为官廉洁,执法严明,断案如神,为人们所称赞。人们尊称他为“包公”、“包青天”。包拯不仅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而且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
北宋时期,国家为了保障农业发展,规定任何人不能杀害耕牛,对于那些擅自宰杀耕牛的人,国家要给以严厉的处罚。包拯在天长县(今安徽天长县)做知县时,就断了一个“牛舌案”。
有一次,有人偷偷把一个农户耕牛的舌头割走了,耕牛的主人便向衙门报了案。包拯受理了这个案子后,就告诉牛的主人回去杀掉耕牛,再做处理。农户回去后,包拯却派人在暗地里对这个案子进行查访。几天后,有个人来县衙告那个杀耕牛的农户,说他违反了规定私自杀死了耕牛,应该受到处罚。包拯早已调查出这个人和农户有私仇,他故意把农户家耕牛的舌头割下来,目的在于陷害农户。包拯大喝一声说:“你把人家的牛舌头割掉,现在反过来诬陷好人!”告状的人大吃一惊,把事情的真相全都说了出来。
还有一次,有两个人在酒店里喝酒,能喝的那个人给了不太能喝的那个人一些银两,让他替自己保管一下。第二天,能喝的人醒酒后,去找不太能喝的人要自己的银两,可是不太能喝的人却矢口否认,拒不承认自己拿了他的银两。于是,两个人都跑到包拯那里,一个告对方私吞了自己的银两;一个告对方诬陷好人,要讨还清白。
两个人都陈述完以后,包拯并没有决断,而是把他俩收押入狱。然后,他让衙役带着官府的文书去找不太能喝酒的那个人的妻子,对她说:“在公堂之上,你丈夫已经招供了。现在,你赶快把那些银子拿出来吧!”那个人的妻子以为事情已经败露,只好乖乖地拿出银子交给了衙役。由此,事情也真相大白了,昧下银子的人也只好认罪。
■知识链接
不畏权贵的包拯
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公。包拯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包拯任开封府尹时,有一年,天下大雨,惠民河泛滥,淹没街道,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泛滥成灾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道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是由于官僚贵族们在河上筑了堤坝,将坝内的水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为民造福,要疏通惠民河,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挖掉堤坝,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拿了有关证据,下令将所有堤坝和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这样,惠民河疏通了。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
这些权贵看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
包拯不畏权势,反对以权代法,客观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