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走马观花看云南
24882800000010

第10章 畅游北京笔记录

2009年4月16日

欲赴京,乃应中国现代文学馆之邀,与“中国小小说50强研讨会”。专家错爱,余幸而忝列中国小小说50强,为吾出版小说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且有报酬,书列入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午乘车至武昌,购小吃一二,于外候车。晚九时九分Z12火车,直达北京。晚七时许入候车室。室内不及节日之人,无人山人海之势。武昌站,新建也,大气,有直入云霄之力。晚八时四十分,车站始呼客上车。之前时有站内人员怂恿特别候车,交费十元。吾止一包而已,纵十万大军,亦不惧矣。不理。上车,硬卧,11车01号,未几即得。对面相遇者,天津小伙,来汉学习十余日,今日回京。交谈数句,亦觉无言,吾购书一,为蒋氏秘闻。蒋氏者,介石中正者也。

2009-4-17

晨七时五分,车准时入北京西站。之前已知燕妮丁君返京。丁,吾旧日上届同学,与吾交往多次,熟,今于北京发展。临下车,她电我。她事多,我无意相扰,且言已安排,拒。于北京西站,留影。此为吾于京城首张照片。乘公汽,再换乘,欲至八达岭长城。与黄佳丽约好。黄,吾之高足,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学生。黄又约吾另一弟子纤夫何者至。何,本校楚亭诗人之公子,首都师大学生,多腼腆之色。巧也,二生同上吾乘之公汽;遂同往。

师生三人,同游世界奇迹之八达岭长城,快哉!黄佳丽于何纤夫,前为女子倒大方,后为男子亦羞涩。边走边说,时而拍照。不到长城非好汉,吾已登城,成好汉耶?佳丽之学校在昌平,故吾等言至昌平聚餐,由吾埋单。且言,生大学毕业之前吾币之,后,生与之。找一四川小馆,饱餐一顿。有酒盈樽,与生共饮。

赴明十三陵。十三陵,明时十三帝之陵墓。吾先于网上查知路线,黄言她亦知。顺她,不想皆错。再依吾言,至定陵。定陵,明朝享国最久帝王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之陵墓。定陵于万历帝生前始建,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帝只28岁,直1620年方启,闲置达30年之久。其,典型荒淫怠惰之君主。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外城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昔日坚强如斯,今人亦开。进入地宫,阴森逼人。好在物多仿造,亦不惧矣。于定陵,知有风水之说,并非虚妄。

又乘车至长陵,言为最完整之未开启之陵墓。有私车送吾等。至,门已关,止在外逗留十余分钟,返。司机者,郊区一农民也。上午种地,下午开车。与吾等谈,甚健不慌。真乃北京之特色也。返,佳丽言非得宴吾。只得前往,选其校旁小馆,不想仍费其币近百。心痛之。后与佳丽短信:为师之幸福也。其回:想起昔日之事,理应如此。昔日,其高考语文得130分,为监利高考语文之状元。

与纤夫回城。其送吾至地铁口,回校。吾乘地铁至王府井。吾思明晨观升旗礼之事。天安门升旗,何其神圣!听人言,多有人为观升旗昼夜未寝者,吾何不仿效之。为心中之神圣,故作此决定。颇早,独至王府井,观风景,吃小吃。王府井,北京之最闹之步行街,游人如织,略不停息。为小菡选定礼物,未能购得,思此时购,止增负担耳。又,独至天安门广场,已戒严,只于远处偷窥一二。广场之广,似乎无穷;天安门城楼之巍峨,似入云霄。照相些许,又返街闲逛。夜色漫漫,黑夜长长,略无怨言,止为心中之神圣矣。

2009-4-18

晨二时许即赴天安门广场,已有百余人。仍有警在侧,人不得入。返,于过道阅报,一遍,再遍。时虽漫长,亦不觉累。言,比之冬夜不眠候升旗者幸运千倍!四时多,又入。有人于场外始列队。余自然加入。队伍,已有二三百人矣。未几,人纷纷而至,皆如从天而降。又有小学生二三百至。小学生,不过六七八岁,时有吵闹之声发出。四时半,列队入场,于天安门旗台面前站立。吾立于前排,看来益处凸显矣。立于后者,多发叹息之声:不能观,观不到耳。吾心中益喜。夜色未尽,多有人照相,只旗杆矣。人纵如蚁,亦不慌乱。心中皆焦,亦不多言。才五时许,广场上已布满人影。夜色渐明,似见升旗手,忽而又逝,想是梦中一般。近六时,天稍明,路灯亦熄。众人心知,将升旗。屏息而待,神圣至极。似听自己心跳之声时,一白刺刀闪现眼底。国旗护卫队入场。约二十余人,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虽远,亦觉其精神焕发。镁光此起彼伏,争相拍照。余之相机,为08暑假之时赴日本所购之日本正宗索尼,效果特佳。旁人颇羡,吾心更扬。国歌嘹亮,响彻天宇。长安街有车有人经过,皆停,肃穆而立。三遍国歌,止。

旗上杆顶,众人如潮水般散去。吾知,此为观毛主席之遗容也。参观主席纪念堂,不可携任何物品。有包须存,多有人有导游,故能早而排队。吾寻存包之处,方知尚早,未上班。心中甚急,真想弃包而列,生怕观主席不得。但亦无法,只得空待。用此时间,又细观天安门城楼,细窥人民英雄纪念碑,远拍人民大会堂。时时,邀人为我拍照。七时多,存包处有人来,急存,速入队伍之中,观首尾,如龙矣。候,约二小时之久,方见人龙松动。再察人龙,均不见首尾。吾,队首一员。队首,一万人之后罢。近十时,余方至纪念堂之前。此时先查身份证,再安检。有打火机、钥匙均搜出。人皆脱帽,神色肃穆。至门前,纪念堂前有售书者,一元而已;有花售,三元一枝。参观纪念堂,本是免费,不想又有此动作。一日几万人,收入几何?吾言多矣。进门,有主席坐立汉白玉雕像。侧身而坐,精神抖擞。献花者上前;有人耳语,主席何在?不几步,入后堂。见主席遗容。水晶棺内,容光焕发。四周鲜花,与老人作伴。只几秒,出来门外。

只几秒,了却心中夙愿,余终见主席之遗容!此愿,乃全国人民之共愿也。

取包,约十时赴故宫博物院。

故宫,中国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之皇宫,依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取帝位,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始营造,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后半部(北半部)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此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习称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习称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皇子们的居所原在东、西六宫之后,称东、西五所,后迁至宁寿宫之南,称南三所。所有后半部统称“内廷”。清代雍正之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乾清宫改为接见外国使臣场所。乾清门外东有九卿房,为九卿值班处;西有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值班所。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为皇帝日常办公地,同时在此召见臣僚。与之相对称为奉先殿,供奉祭祀祖先处。紫禁城宫殿,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之古代宫殿建筑群也。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止用半日看故宫,短矣,短矣。

下午,至中国文学馆报到。报到地点在樱花宾馆。至,众人正用餐。主办者长梅高老师问:“振林,你昨日就到,何往?”吾笑言:“升旗,故宫……”忙向众人介绍我。同座者,高长梅君,凌鼎年君,沈祖连君,黄克庭君,以及赵文辉、金波、安庆等。又有年轻小伙来为我敬酒,乃少年英雄游睿兄弟也。

后,与中学、刘正权、李国新三人到鸟巢、水立方,拍照几许,回。

晚餐,又识谢志强、周海亮、纪富强、蔡楠、徐均生、徐全庆、高海涛、乔迁、周波、郁葱等多位高手。

步行至中国现代文学馆,晚七时多会议——“倾听桃花开放的声音——中国小小说之夜”暨《中国小小说50强》研讨会开始。之前自由拍照。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周大新,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等出席了活动。《中国小小说50强》的作者、小小说作家代表及北京新华首都发行所、西单图书大厦、北京当当网等出版发行界朋友80余人参加了活动。会议有一节目是作家朗诵自己作品,共四人,吾为其中之一。吾选作品《一路的爱》,乃一细节显现人物之写法。后由作家点评,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先生与吾交流。会后,又是一阵合影。吾与陈建功副主席合影。有人相约出去喝酒,吾回宾馆,倒头就睡。盖昨日太累之故。

2009-4-19

与钟祥刘正权兄住室。累故,我睡而未醒,正权早已起床。晨七时半,醒,早餐。有生约我。会议地点正对面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吾生张依,大四矣。张依,吾师道宏之女也。她约我前往北大清华。清华,更有高足邓新翱,高一新生也。约好,一并赴清华园。清华秀美,果然如此。在其标志性建筑“清华园”前留影。

赴北大,言校内今日有事,不准入。外观几分钟,返。又赴圆明园,乃吾之提议,大水法是中国人必看之景观。坐车至东门,购票进入。行不多远,见大水法,心多感慨。留影一二,不想多观。倒有一迷阵,还有些情趣,多几许笑意。

燕妮丁君相约,于五道口同宴。共赴五道口汉拿山。五道口,多外国人之处也。汉拿山,为韩国之最高山,想是韩式饮食了。另宴者,一美女记者,号一丁者也。宴毕,燕妮与吾合影。

张依陪我购返程火车票,明日晚Z11次。又送我至雍和宫,方返。且言:老师,归时发消息我。吾心叹之,此女心之细也。

雍和宫渊源深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故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同。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其实,雍和宫乃全国规格最高佛教寺院。参游者多外国人。更奇者为专业朝拜者,其虔诚样式,余心不忍也。

出,寻访国子监。先一祖传四合院,言免费,进,有一抱佛脚和“猴精”之说,颇受欢迎。不想人说,请购十元票,众散。此为国子监街,请人为吾照相。经孔庙,关,止拍门牌。至国子监,晚矣,只得在外观看一二。又有四合院,拍摄几张。

坐车至后海,欲观老北京胡同。什刹海,游荷花步行街,见二三老者在外吹拉弹唱,见夫妻二人对踢鸡毛键,见老人“卖——报——”声音之铿锵,见小孩子随意户外练柔道,见老艺人吹糖人,见小贩叫卖“冰糖葫芦——”,见古色古香的人力车夫……更引发吾观北京胡同之兴趣。

随意走,吃北京小吃,赏胡同夜景,清静自己,不亦快哉!天黑,寻旅馆,觉不适。得一网吧,入。

2009-4-20

早起,出网吧。想亲睹后海老北京之风采。过烟袋斜街,漫步什刹海,至后海。

早,游人罕见,多晨练之人。有学生骑自行车过,口中念念有词,盖文言诗文,不意京城亦有此好学之生也。时有绕后海跑步者,有老有少,神采飞扬。更有“啊——啊——”之声不绝入耳,乃吊嗓子也,常有旁若无人之状。水面如镜,水气雾起,阳光新鲜,绿树影入。行,如在画中。过和顺府,过宋庆龄故居,过明珠之子纳兰性德之“云起”居,方知,此处乃人长住之佳境也。纳兰性德,满清之大才子也。门前有树,树冠如盖,如才子之风采。有诗成碑,云:“阶前苍木起,昂然高树秋。绿云重情义,悄立待归舟。”

有人力车夫经过,想是要揽生意。吾自得其乐,且行且停。若得车,岂不失趣?慢行至一小馆,叫上一碗羊杂汤,来一份火烧夹油饼,解决早餐问题,亦体验老北京风味。穿行于大小胡同之中,倒也快哉!人言,到北京看胡同,后海为最佳。尝迷路,问路人,皆告之,多热情。过郭沫若故居,请人拍照。郭,大文豪也;留影,期得其灵气一二。知后海边有一著名景点,乃恭王府。恭王府,大贪官和珅之府也。于此拍热剧《还珠格格》后,游人更甚。购票入府,方知其大也。最大之房舍,藏宝纳贝之处也。昔,和珅居高位,财物胜国库,不想终呈嘉庆帝,亦乾隆之妙处。不时有奇花异草入眼,甚觉舒畅。进和珅戏园,听戏两段。戏园,据说有多水缸规则埋于地,为传声之故也。入其后花园,比之前所见故宫之御花园,过之矣。送子观音石,真送子也。观月台,真邀月也。更有康熙手书之“福”字,号称天下第一福。此“福”字,集“子”“才”“寿”“福”于一体,昔康熙为孝庄所书。阴体,价值更甚。入园者,皆得摸“福”字一下。恐多触,字形散,故外用玻璃盖之,吾等止摸其盖也。多有购“福”字艺术品者,或书法挂之,或小字刻之。余亦币其几许,意赠家人也。

步行出,转车坐地铁至天坛公园。曾想至地坛,看看史铁生所书地坛之母爱。人说,地坛不如天坛,地坛止一二景也。思,史之母爱,是人之心也,吾等难体会之。入天坛,游人众。时有人运动,见外国人踢键,见老人们互唱,见小儿们游戏,颇具情趣。过九曲回廊,至祈年殿。祈年殿,明清皇帝祈祷人寿年丰之所也。楼宇高耸,气势磅礴。多有物件陈设,但人不得入。至回音壁,试音,果如此。登圜丘,作帝王之状,亦神圣也。

午至王府井步行街,小吃一顿。购物几许,多北京特产食物。又购布拖鞋及手镯等,回家之礼物也。稍坐,坐车至北京西站。知黄佳丽赴西安其父母处,候车室与吾同。交谈几句,别。晚九时火车,上车,遇武汉刘仕霜及黄石老教师夫妇及一外教。多有谈话,言,此有三教师也。仕霜小妹与我多谈。其,开朗阳光之女孩也。下车,与之合影。

坐21日晨七时四十分车回家。

略有倦意。阳光灿烂,心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