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走马观花看云南
24882800000017

第17章 游白帝城

船随着翻滚的江水顺流而下,迎着初升的太阳,穿过瞿塘峡的门,白帝城隐隐可见。“峰与天相接”,缕缕烟雾,朵朵云彩,或青或白,成团如带,萦绕着白帝城,这不由得使人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北岸,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驰名中外。它的名称的由来,与公元25年前后当时据蜀称王的公孙述有关。传说城内有一口进,叫白帝井,常有白气腾空,形似飞龙,公孙述认为“白帝献瑞”,遂称“白帝”,故此命名“白帝城”。

上了岸,我们先来到杜甫西阁,那一幅大砖型瓷砖“杜甫吟啸图”,真是惟妙惟肖:杜甫微皱眉头,手握笔纸,悠闲自在,一首诗仿佛“妙手偶得之”。

拾级而上,踏着用诸葛亮当年八阵图上的沙石垒成的“之”字形石阶,终于到达了白帝庙门前。放眼望去,时而有“舟从地窟行”,时而又“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另有一番情趣。

不敢过多地留恋长江此时的美景,赶快进入白帝庙。“是托孤堂!”我惊喜起来,小时候我听过“白帝托孤”的故事,这次终于能看到托孤时的情景。这组塑像群共十九人,各具神态。诸葛亮这蜀国丞相,似乎并没有显出悲伤的神色,虽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这间”,但还是满怀信心。“五虎将”之一的常山赵子龙手握剑柄,怒视尚书李严,仿佛已觉察李严在刘备死后反叛的动机。刘理、刘永两个皇子跪在地上,俯首聆听刘备的遗诏:“尔等以父事丞相,不得怠慢。”我看着这满脸病容的刘备,油然想起当年的历史背景: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报仇心切,打乱了诸葛亮“联吴抗魏”的策略,被东吴陆逊利用三峡天险火烧连营七百里,败走白帝城,忧急成疾,从成都召回诸葛亮,把看书年幼的儿子托付给了他……

到了明良殿,中堂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的塑像。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二十七年,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大盛轨也。”这真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啊!两厢为古画陈列室,有蜀国文武大将画像,还有富有特色的“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等名画。

来到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诸葛亮上首安详而坐。这位羽扇纶巾的老先生,似乎还想着“空城计”。下首是他的儿孙诸葛尚、诸葛瞻。一家三代,为蜀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令人敬仰!

怀着崇敬的心情,又看了东西碑林,而后在诸葛亮观星亭小憩。

面对这山川秀丽的白帝城,那公孙述称王、刘备复汉惨败而托孤的一幕情景又闪现脑际。我想,他们当年称霸一方已成为陈迹,而现在,白帝城不就是一座“警钟”么?它警劝人们:要国家富强,就要加强民族关系的融洽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哦!让我们记住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