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24885300000023

第23章 资产类账户有哪些?

1.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在财会部门,随时可以动用的那部分库存现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收取的款项。有外币现金业务的企业,应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并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根据支票存根所记载的提取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时,根据银行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企业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借记本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③企业因其他原因收到的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相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的现金。

【例3-1】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4000元备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职工赵丽预借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赵丽。

贷:库存现金。

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2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若为小型企业,“库存现金”会计科目改为“现金”,“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改为“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

2.银行存款

(1)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

①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它使用灵活、票随人到、兑现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企业和个人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银行汇票的收款人可以将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他人。

②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并保证兑付,而且见票即付,具有信誉高,支付功能强等特点。银行本票发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定额本票的面值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银行本票可以根据需要在票据交换区域内背书转让。

③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商业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经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可背书转让。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的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由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

④支票:是企业或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结算方式是同城结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企业和个人的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⑤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企业发行的,凭以向特约企业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⑥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分信汇和电汇两种。汇兑结算方式适用于异地之间的各种款项结算。

⑦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可收取同城和异地的款项。委托收款结算款项划回的方式分为邮寄和电报两种。

⑧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办理托收承付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托收承付款项划回方式分为邮寄和电报两种,它的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000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金额起点为100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购销双方必须签有符合《经济合同法》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订明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承付货款分为验单付款与验货付款两种。验单付款是购货企业根据经济合同对银行转来的托收结算凭证、发票账单及代垫运杂费等到交易所进行审查无误后,即可承认付款。验货付款是购货企业等到货物运达企业,对其进行检验与合同完全相符后才承认付款。

⑨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国际结算的一种主要方式。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收款企业收到信用证后,即备货装运,签发有关发票账单,连同运输单据和信用证,送交银行,根据退还的信用证等有关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企业在接到开证行的通知时,根据付款的有关单据编制付款凭证。

(2)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下,应当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若为小型企业,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

提取或支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企业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

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企业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1)应收账款账户的结构。

借方余额:尚未收回的账款。

贷方余额:向有关企业预收款项。

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

(2)应收账款会计处理。

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

销售商品,委托银行收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税额)

银行存款(运费)

若为小型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科目改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回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业务的账务处理。

商业折扣(鼓励多买),赊销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已确定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优惠价确定货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上项计算税额)

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

收回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现金折扣(鼓励提前还款),赊销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未确定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总价或净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上项计算)

收回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

贷:应收账款(注销余额)

财务费用(借贷差额)

4.其他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1)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

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

该账户借记发生的其他各种应收款项,贷方登记收回的各种其他应收款。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各种其他应收款。

(2)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①备用金是指企业报给企业内部各职能科室用作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备用金的核算通过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下设置明细账户“备用金”进行。备用金的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拨付备用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银行存款

核准备用金的花费时:

借:费用类账户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期末收回备用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②暂付款是指企业暂付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以后根据具体情况收回和报销的款项。以下以差旅费为例说明暂付款的会计处理:

【例3-2】总经理赵亮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赵亮。

贷:银行存款。

赵亮出差归来报账,共开销1100元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赵亮。

库存现金。

若为小型企业,“库存现金”会计科目改为“现金”。

③为职工垫付应收款,是指企业为职工代垫房租、水电费,为其家属垫付医药费等款项。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为职工垫付房租、水电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期末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代垫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

若为小型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改为“应付工资”。

④存出保证金是指企业租入包装物和其他资产时,向对方支付的保证金和押金等。现以租入包装物为例,说明存出保证金的账务处理:

【例3-3】随商品购进租入包装物一批,支出押金5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归还租入包装物,收回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

⑤应收租金、赔款、罚款的账务处理:

应收租金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租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收赔款、罚款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公司

贷:营业外收入

5.存货

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存货的会计处理。

存货的初始计量要求采用成本法,所以在没提折旧以前,存货是按成本计量的。当存货存在减值迹象时,就提跌价准备,存货账面余额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就是账面价值。

(2)具体的会计处理。

①1401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期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下期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若为小型企业,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②1402在途物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本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若为小型企业,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③1403原材料。

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企业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企业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若为小型企业,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④1404材料成本差异。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本科目主要用在计划成本法的公司。

企业也可以在“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本科目可以分别对“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接近实际成本。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若为小型企业,企业也可以在“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本科目可以分别“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⑤1405库存商品。

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成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委托外企业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购入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在商品验收入库后,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委托外企业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账面余额,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对外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进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开发的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时,按实际成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贷记“开发成本”科目。

期末,企业结转对外转让、销售和结算开发产品的实际成本,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将开发的营业性配套设施用于本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用房,应视同自用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营业性配套设施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⑥1406发出商品。

本科目核算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发出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对于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发生退回的,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6.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份。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待有,以期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企业,或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企业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2)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①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3-4】公司购买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万元的税费,作会计分录。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贷:银行存款。

【例3-5】沿用【例3-4】的条件,如果购买价格5.1元股利,作会计分录。

0.1元的股利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则: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其账务处理分两种不同情况对待。

【例3-6】企业向企业投资,2007年2月15日购买企业股票,企业2007年2月28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企业发放的是2006年的股利,2月15日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例3-7】2006年1月1日,对投资。2006年12月31日企业宣告净利润10万元(企业不做账务处理),2007年1月15日宣告分派6万元的股利,2007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例3-8】2006年1月1日企业对企业投资。企业2006年赚取了10万元,2007年分了6万元。2007年12月31日,企业对该投资进行处置,以11万元卖出,原来投资为10万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如果【例3-9】企业2007年2月15日投资了10万元,企业2007年2月28日分派6万元股利,企业的股权比例为10%,将得到0.6万元的股利。2007年12月31日以11万元卖出。本例中,分得的0.6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万元),投资收益=11-9.4=1.6(万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投资收益1.6万元。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

②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例3-9】向企业投资,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

X如果投资了3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X如果投资了3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X如果投资了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外收入。

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

【例3-10】向投资,年末企业获利10万元,占30%股份。企业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如果年末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如果下一年企业分派股利6万元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若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万元,企业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60000(20000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例3-11】【例3-4】~【例3-10】企业以40万元将此股权卖出。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万元)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损益变动。

如果是以50万元卖出,则投资收益=50-42.2=7.8(万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损益变动。

投资收益。

小企业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③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定:期末应该进行减值测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防止肆意调节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7.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的确认

(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等义务。

(3)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其中,“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缴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库存材料,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在建工程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

第一,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业,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第二,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负荷联合试车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第三,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企业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如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第四,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③租入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在融资租赁方式下,承租人应于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④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

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其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工作量折旧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企业工作量折旧额

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5)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①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②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无形资产的确认。

①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②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企业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企业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应考虑以下因素:

运用该资产生产的产品通常的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将采取的行动;为维持该资产带来经济利益能力的预期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对该资产控制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如特许使用期、租赁期等;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

(2)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②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

(3)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企业租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分别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4)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取得的出售收入)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相关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借: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银行存款等(取得的出售收入)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相关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附加费等

②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会计分录为:

确认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摊销无形资产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支付相关税费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附加费等

如果是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如果是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要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处理。

研究阶段: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分录同研究阶段相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

借:管理费用等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的处理: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的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出售时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无形资产出租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9.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1)长期待摊费用的账户设置。

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

企业发生长期待摊费用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有关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若为小型企业,“销售费用”会计科目改为“营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