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24885300000025

第25章 负债类账户有哪些?

1.短期借款

(1)短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企业借入的、还款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工商企业的短期借款主要有:经营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票据贴现借款、卖方信贷、预购定金借款和专项储备借款等。

(2)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

借入归还: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支付利息预提时: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应付账款

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其他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时,对应付未付款核算的基本账户是:“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该账户的贷方反映应付账款的实际发生数,借方反映应付账款的实际偿还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还清的款项。

(1)应付账款账务处理。

①应付账款发生时。

采购的材料已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则根据发票所记载已到的收料凭证入账、按实际应付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

所购材料已到,但月终发票单据未到,货款尚未支付。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月终暂估计所购材料的成本和增值税,按暂估价借记“材料采购”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下月初用红字予以冲销,待发票单据到达后再付款。付款时,按实际支付额借记“材料采购”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②应付账款偿还的账务处理。

偿还应付账款时,如果是以现金和银行存款偿还,按实际支付额,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抵付应付账款时,应按票面金额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应付票据”账户。

将应付账款转为应付票据时: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

贷:应付票据

汇票到期,收到银行支付本息通知:

借:应付票据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应缴未缴的各项税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营业收入并实现利润,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按规定应向国家缴纳各种税金进行预提处理,这些应缴的税金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停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缴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缴数的税金不在此项目中进行反映。

(1)应交税费明细科目、二级和三级科目。

(2)应交税费明细科目的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这个科目,一般是核算“预缴”增值税的。

①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缴未缴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缴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②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缴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缴增值税)

③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

④当月上缴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

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⑦当月进项金额大于销售金额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若为小型企业,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缴未缴的各项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个人所得税等。

4.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对企业员工个人的一种负债,是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精力,而应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报酬)。在企业给职工支付工资以后,这项负债即行减少。

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取消。“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和报表项目取消,代之以“应付职工薪酬”,该科目除核算工资、福利费外,还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相应地,职工教育经费不再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工会经费和住房公积金也不再在“其他应交款”核算。

(1)账户设置。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用于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本账户核算。企业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按照职工类别分设账页,按照工资的组成内容分设专栏,根据“工资单”或“工资汇总表”进行登记。如果企业本月实发工资是按上月考勤记录计算的,实发工资与按本月考勤记录计算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差额,即为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如果企业实发工资与应付职工薪酬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本月实发工资作为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分配,这样本科目期末即无余额。

(2)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实例。

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企业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备发工资时: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结转从应付职工薪酬代扣的各种款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

企业支付各种代扣款项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月末分配本月应付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应付款。

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若为小企业,“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仍然使用。福瑞公司相应的小企业科目处理为:

企业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备发工资时: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结转从应付工资代扣的各种款项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

企业支付各种代扣款项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月末分配本月应付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应付款。

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付工资。

5.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往来科目,通常情况下,该科目只核算企业应付其他企业或个人的零星款项,如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企业经常发生的应付供应企业的货款是在“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科目中核算。

(1)其他应付款包含的内容。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款项。如物业管理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管辖区内业主和物业管理装修存入保证金;应付职工统筹退休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以及应收暂付上级企业、所属企业的款项。企业应设置“其他应付款”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应付、暂收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款项,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应付、暂收款项,借方反映企业支付应付及暂收款项。月末,余额为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暂收的结存金额。本账户按应付和暂收等款项的类别和企业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支付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3-13】某物业管理公司规定,凡小区内业主人住后要进行装修,需支付2400元的装修保证金,业主装修完毕,经验收,如没有违反规定,装修保证金如数退还,如果发现破坏主体结构,则要扣除部分保证金。2008年8月收取8号楼5户业主装修保证金12500元。1月以后,5户业主均装修完毕,发现3户业户没有违反规定,其他2户则有破坏主体结构的行为,需扣除保证金每人800元,根据扣款通知单,作会计分录:

收取装修保证金时,根据收款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装修保证金。

退还及没收保证金,根据付款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现金。

营业外收入。

【例3-14】某物业管理企业9月份,根据应付职工薪酬数,提取代扣退休保险金30000元,医疗保险12000元,储蓄30000元,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保险公司。

――储蓄所。

以存款上缴退休保险筹金、医疗保险和储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保险公司。

――储蓄所。

贷:银行存款。

若为小型企业,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款项。如物业管理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管辖区内业主和物业管理装修存入保证金;应付职工统筹退休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以及应收暂付上级企业、所属企业的款项。

6.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

(1)长期借款的处理方法。

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应反映长期借款的借入、利息的结算和借款本息的归还情况。

①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一是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即费用化),另一方法则是于发生时直接计入该项资产(即资本化)。具体做法。

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方法

②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

对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单利就是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其所生成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计算公式为:

借款本利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数

复利是指不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对尚未支付的利息也要计算应付利息,俗称“利滚利”。在西方国家,长期借款利息一般按复利计算。在我国,国内企业的长期借款利息一贯采用单利;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营企业的长期借款利息则一般按复利计算。

【例3-15】某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于20××年初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500000元,借款合同规定:年利率为10%,5年到期,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按单利计算,五年的本利和为:

500000+500000×10%×5=750000(元)

如按复利计算,五年的本利和为:

500000×(1+10%)5=805255(元)

实际工作中,企业每年末计算利息如下:

第一年应付利息:500000×10%=50000(元)

第二年应付利息:550000×10%=55000(元)

第三年应付利息:605000×10%=60500(元)

第四年应付利息:665500×10%=66550(元)

第五年应付利息:732050×10%=73205(元)

五年利息之和305255元。

第五年末本息合计为:500000+305255=805255(元)

第五年末还本付息总额通过查年金终值表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即500000×1.61051=805255(元)。

③长期借款利息的入账时间。

借款利息可以分期支付,也可在借款到期还本时一起偿付,具体应视贷款合同的规定。

④长期借款的核算。

长期借款按实际取得的货币资金与其使用期间形成的利息之和计价。相应地,长期借款的本息一同在“长期借款”科目中核算,这与短期借款不同。

“长期借款”是负债类科目,该科目的贷方反映借入的本金及应计利息;借方反映归还借款的本息;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额。该科目应按贷款企业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发生的借款费用(包括利息、汇兑损失等),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借入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

【例3-16】某企业为建造一幢厂房,2008年1月1日借入期限为两年的长期借款1000000元,款已存入银行。借款利率为9%,每年付息一次,期满后一次还清本金。2008年初,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共计600000元,2009年初又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费用400000元。该厂房于2009年8月底完工,交付使用,并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①2008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②2008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③2008年12月30日,计算2008年应计利息时:

借款利息=1000000×9%=90000(元)

资本化利息=600000×9%=54000(元)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④2008年12月31日支付借款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⑤2009年初又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⑥2009年竣工前的应付利息为:

(1000000×9%÷12)×8=60000(元)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⑦资产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⑧2009年9月,资产办理竣工决算后,按月预提借款利息为:

1000000×9%÷12=7500(元)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009年10月、11月、12月按月预提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同。

2009年12月31日按月预提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同。

2010年1月1日到期还本时: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上述是人民币借款,企业如果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外汇借款,则应按规定的汇率将外币折合成人民币记账。还款时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多付或少付的人民币,计入财务费用。

7.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1)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

①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发行1年期及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应当另设“2112应付短期债券”科目核算。

②企业发行债券时,如果发行费用大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差额处理。根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属于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③其他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比照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办理。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目应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应付利息,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原则处理。

④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应付债券应设置的明细科目

⑤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本科目(债券面值)。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债券,还应按发行价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债券溢价或债券折价)。

⑥企业债券应按期计提利息。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其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

⑦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本科目(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⑧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在本科目中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票之前,应按一般债券进行账务处理。

⑨本科目应按债券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⑩企业在发行债券时,应将待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票面利率、还本期限与方式、发行总额、发行日期和编号、委托代售部门、转换股份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偿还的债券本息。

(2)应付债券的会计分录。

①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若为小型企业,“库存现金”会计科目改为“现金”。

②分期计提利息及摊销溢价、折价时,应区别情况处理面值发行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溢价发行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折价发行的债券: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③债券到期,还本付息。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④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已提的利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未摊销的折价)

现金(实际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差额)

【例3-17】德众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发行5期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利率6%,按面值发行(不考虑发行费用)。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换为股份,每100元转普通股4股,股票面值1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1.59亿元(面值1.5亿元,应计利息0.09亿元)。假如债券持有者全部将债券转换为股份。请就以上资料对该股份公司作出会计处理。

该股份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收到发行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50000000

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9000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9000000

转换为股份:

转换的股份数=150000000÷100×4=6000000(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50000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9000000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