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小企业如何做账
24885300000039

第39章 资产负债表的具体编制方法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是特定日期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承担的债务以及投资人要求权益的静态反映。

资产负债表用左右列成“T”字账户的形式,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资产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左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右方,左方资产总额等于右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

1.具体编制方法

根据凭证科目汇总表的数字进行填写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属于资产类,分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年初数不变(本年的年初数就是上年的年末数),期末数=上月期末数+本月科目汇总表的借方数-科目汇总表的贷方数,计算出填到相应的科目栏,并注明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

若为小型企业,计算出填到相应的科目栏,注明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包括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

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属于负债和所有权益,分为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年初数与左栏相同。期末数=上月期末数+本月科目汇总表的贷方-本月科目汇总表的借方,计算出填到相应的科目栏。注明: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科目的说明

货币资金: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银行汇票、信用卡等合计数。

若为小企业,货币资金反映企业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银行汇票、信用卡等合计数。

短期投资:反映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

应收票据:反映企业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项款项,减去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预收账款科目填写。

其他应收款:反映企业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收和暂付的款项。

预付账款: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存货: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存、在途和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净值。

待摊费用:反映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分期待摊销的费用。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反映企业期末各项工程尚未完成使用的各项工程物资的实际支出。

无形资产:反映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

短期借款:反映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1年以上的借款。

应付账款:反映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如:应付账款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预付账款科目填写。

预收账款: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账款。如:应收账款明细科目有贷方应填在本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

若为小型企业,不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而用“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

应交税费:反映企业期末未缴、多缴或未抵扣的各种税金。

若为小型企业,不用“应缴税费”科目,而用“应交税金”科目。

其他应交款:反映企业应缴未缴的除税金等以外的款项。

其他应付款;反映企业所有应付和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

预提费用: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

实收资本: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总额。

资本公积: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期末余额。

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科目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余额填写。

补充材料: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损益表净利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未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静态报表。它的编制日期是每月末、季末和年末。它反映编制当天的财务状况,所以说是一张“时点”报表。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排列次序,把企业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未分配利润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左方项目是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排列的。流动资产排在首位,其中货币资金本身就是可用于支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排在最前面;以后是变现能力较强,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变现的各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中包括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其中债券和股票尽管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但它们具有随时变现的能力,所以,长期投资的变现可能性强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和递延税款等长期资产,排在流动资产之后,居于第二位。资产按其流动性或变现能力排列,可以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与该表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联系起来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右方项目按照需要偿还的先后顺序排列。流动负债偿还时间最短,一般需要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排在第一位;长期负债偿还时间较长,排列在流动负债之后,居第二位;所有者权益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或者该企业在解散清算之前是不需要偿还的,排列在最后,表右方按需要偿还的先后顺序排列,是与左方资产的排列顺序对应的,可以反映企业各种债务需要偿还的时间性和企业的偿债能力。

(2)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又称垂直式资产负债表,是一种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垂直排列的类似于“报告形式”的报表格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这种格式称为财务状况式资产负债表或营运资金式资产负债表。该表重点在于强调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是指用以维持企业经营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将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剩余的部分就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是企业可以真正自由营运的资金。

7.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填列

(1)本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时,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2)本表“期末数”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①“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不超过1年(含1年)的其他投资,减去已提跌价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若为小型企业,“库存现金”会计科目改为“现金”。

企业1年内到期的委托贷款,其本金和利息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也在本项目反映。

③“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向银行贴现和已背书转让的应收票据不包括在本项目内,其中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④“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本表“预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⑤“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⑥“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若为小型企业,“原材料”会计科目改为“材料”。

⑦“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的可收回金额。本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填列。

⑧“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的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及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另行反映。这两个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⑨“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后所得的差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⑩“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在1年内(含1年)摊销的部分,应在本表“待摊费用”项目填列。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

“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借入的1年以内(含1年)归还的借款,本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企业为了抵付货款等而开出、承兑的尚未到期付款的应付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方面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本表“预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账款。本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应付而暂时未付的职工工资。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若为小型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改为“应付工资”。

“应交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未交、多交或未抵扣的各种税金。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交税费”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若为小型企业,“应交税费”会计科目改为“应交税金”。

“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借入的尚未归还的1年期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本息。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债券”项目,反映企业发行的尚未偿还的各种长期债券的本息。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资本公积”项目,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企业盈余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合计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8.资产负债表编制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