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24888500000018

第18章 改变传统的口才观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口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目前我国人民的整体口才水平来看,可以说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请看下面的例子:

1984年10月,三千名日本青年来华与我国青年进行友谊联欢。不论是公开场合的演讲,还是私下的交谈,人们都可看到日本青年总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但相比之下,我国青年就显得过于拘谨、木讷,甚至有些人像韩愈说的那样,“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一些同志感慨至深地说:“在语言交际方面,同外国人相比,我们有很大差距。”

当然,我国人民不善辞令和交际,并非仅仅表现在对外交往方面。即使在同一机关、同一科室,甚至同一班组的同事,在公开场合讲话发言时,也往往是你让我先说,我让你先讲,推来搡去。小伙子变成了拘谨羞涩的大姑娘,而姑娘们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即使被点名发言,也多半是“三句半”、“对口词”,简短得不能令人满意。

这是种族遗传吗?不是的。在历史上,我国的口才家、雄辩家如群星灿烂,不计其数。盘庚可算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演讲家,他就是用慷慨陈辞,说服臣民们拥护其迁都,挽救了政治危机。战国时代的苏秦凭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机智善辩,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名彪青史;解缙巧对,传为美谈。就是在近代,也曾涌现出像闻一多、鲁迅那样的口才大师。到了现代,更是产生了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雄辩家。显而易见,我们民族并非是先天注定口才低下的民族。我国人民口语表达能力不高,是有其社会历史原因的。

我国做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先哲圣人、文人学士给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有关处世之道、言行举止方面的名言警句和“经验”之谈。其中多数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是封建糟粕。诸如“君子讷予言而敏于行。”“话到嘴边留半句,未可全抛一片心,”“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少说为佳”等等。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还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约束着人们的言行。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封建意识的派生物早该销声匿迹了。但不幸得很,由于存在“左”的倾向,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人们尝够了“祸从口出”的苦头,只能众口一词地唱赞歌,否则便张口有罪。因而,这些名言,更是被人们奉为处世为人的金科玉律。许多人都抱着一种“与人无争,与世无求,随遇而安”的态度,奉行着一种“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哲学。善讲的不愿讲,不善讲的不敢讲。人们失去了自由地交谈、论辩的条件,怎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加之某些领导者在用人标准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沉默寡言者,往往被称赞为“老实厚道”,而能说会道者,则被认为“不稳重”、“不成熟”。那些老实听话、言语不多的人往往会受到某些领导的赏识,而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锋芒毕露的人却往往很难得到重用。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地阻碍人才的正常成长和合理的使用。

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要确立新观念,再不能也不应该沿用过时的“老章程”,作茧自缚,墨守成规了。全社会要造成一种以能盲善辩为荣,以不善言谈为羞的风气,鼓励人们大胆讲话,为每一个同志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锻炼语言的环境。朋友们,勇敢些!冲破封建意识的罗网,向陈腐观念宣战,同习俗偏见抗争!彻底抛弃传统的口才观,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争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口才,在社交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