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24888500000085

第85章 交谈的口才艺术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的双向口语交流活动。它是语言交谈中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现象。交谈是家人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同行之间、亲友之间以及其他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现象,也是人们增长见识、改善关系、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

交谈看似随便而谈,“侃大山”,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也有自己的要求与技巧。交谈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谈目的的实现。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局新任局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席间端上一盘油炸田鸡。老局长用筷子点点说:“喂,老弟,青蛙不能吃,是益虫!”新局长未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要紧,都是些老田鸡,退居第二线,不当回事了。”老局长闻听此言,顿时脸色大变,连问:“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新局长本想开个玩笑,不料说漏了嘴,触犯了老局长的自尊,顿觉尴尬万分,席上的友好气氛尽被破坏。此时一旁的秘书连忙接口说:“老局长,他说您已经退居二线,吃点田鸡不当什么事。”老局长听此言觉得有道理,才又重提筷子,你敬我让,气氛开始回升。

三人的谈话,新局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犯了忌讳,幸亏秘书乖巧,用语言挽回了局面,否则,这次随便交谈,定会造成隔阂。由此可见,交谈也是很有学问的。

那么,怎样进行气氛融洽的交谈呢?

用玩笑话消除对方的紧张感。

交谈应该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但怎样才能创造这种气氛呢?尤其是领导人与群众之间,这种气氛是较难形成的。这时可以通过玩笑口语来创造。例如:

195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毛泽东的专列停在湖北孝感站。他要了解粮食产量的真实情况,邀请当地的干部和农民代表上车交谈。农民晏桃香是个小姑娘,她当时正患感冒,打喷嚏。她刚坐下,不料打了一个大喷嚏,喷得毛泽东满脸唾沫星子,在座的人都紧张起来,小姑娘也脸有惧色。毛泽东赶忙笑着说:“不要紧张,我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不怕死,人家说身经百战,我也是身经百战不死,你的一个喷嚏打得死我吗?你比美帝国主义厉害?比日本侵略者厉害吗?比蒋委员长厉害吗?”

毛泽东用几句玩笑话,消除了晏桃香的畏惧心理,交谈气氛立即就活跃、融洽了。

切勿以自我为中心。

交谈本来就是双方自觉自愿、平等交流的事,所以任何一方都不要采取封闭式(只有自己说的,没有别人说的,要听话人围着自己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取开放式的方式,取随和的态度。有一些过于固执、自我意识很强的人,交谈起来,只有他说的,没有你说的,明明对方说得对,他也要“找点碴”,以便显示自己“高明”;明明可以跟着对方话题谈的,偏要拉回到自己的思维轨道上来;明明可以倾听对方的陈述,偏偏要急急忙忙打断人家的话。这样的交谈,十次有九次要失败,以后就没有人愿意跟他谈了。

要用有情趣和幽默性的语言。

交谈不是作报告,作演讲,而是双方亲切的晤谈。所以语言除要求通俗外,还应有“味”。这就是说,要有情趣和幽默感。情趣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获得,但也可用带感情、有意味的语言获得。

关于幽默的交谈语言,在交际中也是很多的。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以机智幽默享有盛名。有一次,他到某地旅店去投宿。人家早告诉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认真地做好了一切该做的事。马克·吐温的风趣言谈,使对方既感到愉快,他自己又达到了目的。如果马克·吐温告诉服务员,要怎样怎样赶尽蚊子,就不容易产生同样的效果。

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相结合。

有的交谈带着明显的目的性,如说服、劝解、抚慰、交心、释疑等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这样,交谈就无往而不胜。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

运用无效而又有效的交谈术。

所谓“有效”,是指谈话者可达到某种目的(如搪塞、拒绝、推诿、回避);所谓“无效”,是指话语无实质内容(或等于没有回答,或信息为零)。这种技巧,当然不是一切场合都适合,它只适用于某种特殊情况。但是在交谈中,却是经常用得到的。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在一个周末舞会上,一位妙龄少女相貌出众,舞姿优美,令许多男青年青睐。其中有一个修养较差的青年对其纠缠不休,趁休息时还与这位少女搭讪:

男: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您贵姓?

女:我姓我父亲的姓。

男:那么,您的父亲姓什么呢?

女:当然姓我祖父的姓了。

男:您做什么工作的?

女:干现代化建设的。

男:您家住在哪里?

女:地球上。

男:您家有几口人?

女:和我家的自行车一样多。

男:那么,您家有几辆自行车?

女:每人一辆。

这位少女同那位青年的交谈,就是属于一种有效而又无效的应对方式。表面看,有问有答,不失礼貌;实质上看,什么都没有谈,信息等于零。这既不伤和气,使交谈不“崩”,又巧妙地表示了轻蔑和拒绝。

这种技巧,有人又叫“闪避法”,并非都用在不友好的场合。有时做了好事不愿留名,也用这种方法来交谈。比如一个少年在火车站帮助一位外地的老奶奶找到了丢失的包裹,老奶奶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少先队员。”“在什么学校念书?”“城里中学。”“家住哪里?”“北京。”这就是用“闪避法”来搪塞老奶奶的追问,表明做好事不留名,不图报的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