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24888500000099

第99章 答记者问的口才艺术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企业、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传达重要信息而邀请记者们参加的重大社交活动,主要目的是借助大众传媒传递信息,树立形象。在记者招待会上,如何应付记者的提问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体现主要发言人灵活机智应变能力与非凡口才的关键。

应答记者提问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正答。

正答,即正面回答。对一些正常的记者提问,可以正面回答的应如实作正面回答。

1998年3月,国务院新任总理朱镕基在就任总理后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从容自信,胸有成竹,能正面回答的问题尽量正面回答,以诚信当先,赢得了中外记者们的好评。在提到他新任总理一职的想法时,朱总理的回答坦率、诚恳、坚定——

至于外界对我的评价,说我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也好,说我是“经济沙皇”也好,或者是什么东西也好,我一概不高兴。

人民代表大会选我当了总理,我感到非常惶恐,我怕承担不了这个重任,辜负了人民对我的期望。

但不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席话,令在场的每位记者都非常感动,全场晌起了热烈的掌声。

巧答。

巧答,即巧妙回答。有以下几种方法:

(1)顺势而答。即顺应提问的话题,给以巧妙的回答。例如: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做为副总理访问美国,在签署两国领事、贸易、科技、文化协定时,在场的一位美国记者问邓小平:“当美中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你在中国遇到了政治上的反对吗?”在场的人都急切地等待邓小平的回答。邓小平开始说:“有呀!”稍停一会儿又补充一句:“我在中国的一个省遇到严重的反对,那就是台湾呀!”

美国记者设置了一个“陷阱”,回答不好就会给某些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阴谋的人以某种口实。邓小平将计就计,对对方的用心佯作不知,顺势回答说确实遇到有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情况。当在场的其他人愕然之时,他才突然补上真正的具体答案——在台湾一省遇到反对。这样,既完满地作了准确的回答,突出了我国政府与台湾当局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反立场,又重申了只有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使美国记者钻不到任何空子。

(2)以问代答。即用反问代替回答。例如:

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中国著名的作家梁晓声,遇到了英国记者刁钻的提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梁晓声先是一怔,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作肯定或否定回答,都会落入记者的圈套。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这个回答非常巧妙,针对怪问就用怪答的方式,把球又踢给了对方,令对方无言以对。

(3)模糊应答。即用模糊语言回答记者的提问。例如:

某两邻国发生边界武装冲突,在我国新闻发言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政府对这种冲突有何看法。由于不便对该冲突事件作出评论,发言人使用了模糊语言对事件作出反应:“我们对双方边界冲突深表关注,我们希望双方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本着相互体谅、协商的态度解决纠纷。”

:这里使用的“关注”一词只是表明中国政府知道了这件事,并没有表达自己支持哪方、反对哪方的观点,因而使自己在调解冲突中占有主动权。

(4)避而不答。即采用巧妙方式,拒绝或回避回答对方的提问。例如:

王光英受命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当时,一位香港记者向他提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次来香港办公司您带来多少钱?”看来,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或否定都不妥,钱的数字说多了说少了都会给人钻空子。王光英见问话的是位女记者,急中生智,说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一句妙答,既使自己避免了尴尬,也不至于使对方难堪。

(5)类比回答。即通过类比或比喻的方法答问。例如:

在某公司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听说你们公司负债累累,已借了2000万港元?”该公司的总裁听后哈哈大笑,回答记者说:“我的一位竞争对手说我已借了4000万港元,不久我的公司就会倒闭。你听到了吗?”在这里,总裁不就事论事,而是用一位竞争对手的明显是不怀好意的话作为类比,含蓄地暗示了记者所听说的不过是无稽之谈,从而否定了记者提出的问题。用这种类比或比喻的方式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更形象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6)幽默智答。即运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回答记者的提问。例如: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向陈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是用的什么武器?是导弹吗?”对于这个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陈毅并不是简单地拒绝回答,而是风趣幽默地举起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有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可见,幽默机智的答问,往往能体现答话者的风度和智慧,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