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康熙传
24894300000020

第20章 坐视三军乱 佯败等援军

康熙言道:“收复了福建,又收复了广东,再攻入广西境内,这不仅解决了东线战事,而且对云南和湖南的叛军也是极大的威胁!”

“皇上所言极是!东线事毕,中线战事也就临近结束了!”

康熙突然定定地望着施琅:“施爱卿,朕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施琅讷讷言道:“臣实不知……”

康熙言道:“朕不该让你施琅只在兵部做一个小小的郎中……”

“皇上,微臣无能,做兵部郎中,已是微臣的莫大福分……”

“施爱卿,你本是朕的大将之材啊!只做小小郎中,真是太屈才了!”说着,康熙亲昵地拍拍施琅的肩,“爱卿,你可知东线的官军有多少人?”

“微臣一月前离开时,那里的官兵共计十三万四千五百六十八人。”

“不错,很好!”康熙重重地道,“施爱卿,如果朕再给你三万军队,让你去和东线的官军会合,你能否在一年之内,彻底解决东线的战事?”

施琅闻言,急忙跪倒:“皇上既如此信赖微臣,微臣保证在一年之内,从福建一直打到广西!”

“好!”康熙双手扶起施琅,“爱卿,朕现在就封你为宁东靖寇大将军,全权负责东线战事。爱卿以为如何?”

施琅迟疑了一下:“皇上,恕臣无知,现在还哪来的三万军队?”

康熙回道:“把京城内所有能打仗的人都带去!朕刚才估算了一下,戍卫京城的士兵,加上皇宫内的一些侍卫,大约有三万人左右。人是少了点,但都很英勇,爱卿东征之时,一定会用得着他们的。”

施琅大惊:“皇上,这些人若都被微臣带走,京城和皇宫,岂不是空空如也了?微臣窃以为不妥,请皇上三思……”

康熙回道:“现在一切当以平叛为主。京城内留下这些能打仗的士兵,不把他们派上用场,也着实是一种浪费。”

施琅突然跪倒。

康熙不解地问道:“爱卿,你这是何意?”

施琅先是叩了一个头,然后平静地言道:“皇上,如果不留下足够的兵力保卫皇宫,臣甘愿领抗旨不遵之罪,拒绝出征!”

“抗旨不遵”应是杀头之罪。施琅甘领此罪,显然是下了彻底的决心。康熙一时大受感动:“爱卿快快平身,朕留下两千人保护皇宫便是。”

施琅又叩了一个响头:“微臣恳请皇上留下一万人保护皇宫……”

康熙沉吟道:“留下一万人未免太多了……爱卿,你且起身,朕决定留下五千人,其余的人手,你统统带走。”

康熙既已作出决定,施琅也就不便再过坚持己见。缓缓地起身之后,施琅情真意切地言道:“皇上,微臣走后,皇上龙体可要多多地保重啊!”

康熙道:“爱卿,到东线之后,不要急着马上就与耿精忠交手,应观察时机,寻找时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如果条件不成熟,你就耐心地等待,即使不能够将耿精忠击溃,但只要保持东线战场的相对平稳,这也是对中线主战场的支持。爱卿明白朕的意思吗?”

施琅回道:“微臣明白!微臣不会急于求成的。微臣不会拿士兵们的性命开玩笑,更不会拿大清江山去冒险!”

康熙点头道:“朕看得出,爱卿不仅胆大,而且还很心细。你如果真的与耿精忠交上了手,那就要密切地留意祖宏勋的动向。所谓唇亡齿寒,祖宏勋再骄傲自大,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祖宏勋与耿精忠联手,那就将给爱卿的计划增添许多麻烦。”

施琅恭恭敬敬地言道:“皇上教诲,臣铭刻在心。请皇上放心,臣此番东征,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康熙赞许地笑了笑,然后又道:“爱卿,如果一切都如你所料,你领兵打进了广西,那么,你切莫在广西恋战,你只需留下一部分官军牵制吴三桂的后方兵力,你自己,则应率大部官军撤回福建。爱卿可否明了朕的用意?”

“皇上可是要微臣大力防范台湾势力对福建的渗透?”

“爱卿果然聪明!”康熙不觉加重了语气,“台湾问题,朕终归是要彻底解决的。台湾是朕江山的一部分,岂能容忍它长期分裂出去?待朕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朕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台湾问题!”

施琅不禁大声言道:“皇上圣明!台湾问题,一定要最终解决!”

康熙“哈哈”一笑道:“既然爱卿与朕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意见如此一致,统一台湾,自然会与爱卿有关。只不过,三藩未灭,现在就谈论台湾问题似乎还早了些。爱卿现在要做的,就是替朕去剿灭三藩。”

施琅言道:“臣甘愿为皇上战死疆场!”

康熙“哎”了一声道:“爱卿,你可不能战死疆场哦!你若战死疆场,谁还来为朕去统一台湾?”

貌不惊人的施琅,率领这支拼凑成的两万五千人的军队,于公元1677年夏秋之际,出直隶,经山东,过安徽、江苏,直达浙江。浙江南部,便是东线战场的清军主要集结地。

施琅到了浙江南部之后,一边命所有清军强化训练,保持旺盛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一边亲自带人潜入福建腹地实地侦察。

施琅剩下的事情,似乎就是耐心地等待着祖宏勋和耿精忠开战了。

然而,令施琅感到奇怪的是,他一连等待了十天,祖宏勋就是按兵不动。似乎,祖宏勋也在那儿等待着什么。等什么呢?

施琅猛然醒悟过来。祖宏勋迟迟按兵不动,的确是在等待,但等待的绝不是清军对仙霞岭的攻击。施琅敢与任何人打赌:要不了多久,台湾的军队必将从福州城东海岸登陆。祖宏勋等待的就是这一天。到那个时候,台湾的军队从东往西打,祖宏勋的军队从西往东打。这么东西一夹击,耿精忠的军心必将大乱,而祖宏勋就是要趁这个“大乱”一举占领福州。说不定,祖宏勋为取代耿精忠,与郑氏早就有了勾结。不然,郑氏与耿精忠早有互不侵犯的约定,为何又出尔反尔?

祖宏勋的这个东西夹击的计划,对他施琅来说,不啻是天赐良机。他本打算,先打垮了耿精忠,再来对付祖宏勋,可现在看来,只需一场战争,便可以将耿精忠和祖宏勋两支叛军同时解决。说起来,施琅还真的要好好地去感谢郑氏无意而有力的援助呢。

施琅立即就紧急行动起来。此时,清军将领向施琅建议:趁虚拿下仙霞岭。但施琅没有同意。施琅以为,如果现在要拿下仙霞岭,当易如反掌,可如果真的现在就拿下了仙霞岭,耿精忠和祖宏勋就都会马上警觉起来,不管耿、祖二人在警觉了之后会如何行动,施琅想一举歼灭两支叛军的目标就很难顺利地实现。所以,施琅就笑着对手下言道:“三只疯狗咬得正欢,我们何必前去打搅?站在旁边看看热闹,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三天过后,有手下向施琅报告,说有一支大约五千人的耿精忠叛军,已经从福州城东开往福州城西。

施琅暗自思忖道:定是耿精忠已经顶住了郑军的进攻,从东线抽调人马去支援西线了。如此看来,福州城西的战斗当十分地激烈,祖宏勋的进攻一定非常地凶猛。不过,尽管受到东西两面夹击,耿精忠却始终没有把仙霞岭一带最后的一万人马调走。这也就是说,虽然耿精忠久已没有同清军交战了,但他对清军却始终是放心不下的。

有将领着急地问施琅道:“大将军,该向仙霞岭发动进攻了吧?”

施琅回道:“不用性急。现在他们打得正欢。他们打得越欢,伤亡就越大,他们的伤亡越大,我们的伤亡就会越小。”

又过了几天,一个手下匆匆忙忙地跑来向施琅报告道:“大将军,我们那六万军队已经在祖宏勋的背后打起来了!”

这就是说,祖宏勋和耿精忠已经在福州城东打得精疲力尽了。施琅笑着对手下道:“现在可以向仙霞岭发起攻击了!”

于是,在一天凌晨,十万养精蓄锐多日的清朝大军,在施琅的统一指挥下,突然从四面八方向仙霞岭一带的耿精忠叛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就这样,耿精忠留在仙霞岭一带防范清军的那一万名官兵,全部被施琅所歼。不过,清军也伤亡数千人。

攻克了仙霞岭,就打开了通往福州城的北大门。施琅鼓动手下道:“一直往南,一鼓作气拿下福州城!”

福州城内,耿精忠只有数千人马护卫。闻听清军已攻克仙霞岭,正向福州城开来时,耿精忠大惊失色道:“这可怎生了得?这可如何是好?”

有手下建议耿精忠出城向南跑,然后折而向西,去投靠广东的尚之信。耿精忠却道:“去广东路途迢迢,我能够跑得到广东吗?就算我能够跑到广东,清军岂不是照样追来?”耿精忠最后决定:与福州城共存亡。

可是,区区数千人马如何与福州城共存?至多与福州城共亡罢了。

所以,耿精忠很快就后悔起来。可是,就在他决定弃城南逃的时候,施琅派出的一支骑兵纵队已经封死了去路。跟着,耿精忠和福州城便陷入了施琅的重重包围之中。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耿精忠作出了一个还算是比较明智的决定:停止抵抗,投降清军。

施琅接受了耿精忠的投降,清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福州城。

占领了福州城之后,施琅把清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东。向西的清军由其他将领率领,向东的清军则由他施琅亲率。

因为耿精忠已经投降,所以清军所到之处,属于耿精忠的军队不是放下武器就是四散逃命,故而,福州城东,则主要是施琅所率清军与郑军交战。

由于福州城东叛军用炮火进行反抗,清军官兵都不敢冲锋。

施琅见状急了。他把大小清军将领都叫到自己的跟前,重重地吩咐道:“谁再敢畏缩不前,杀无赦!”

施琅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实际上,他只要把军队拉到敌人炮火打不到的地方,将敌人三面包围起来,敌人就会不战自退的。因为敌人的给养全靠战船上供应,而战船上携带的给养又能支撑几日?

施琅下了死命令后,自己也身先士卒,带着一路人马不停地向着海边冲去。在施琅的督促和表率下,清军大小将领都鼓起勇气,率自己的兵马,向海边的敌人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战斗,郑军终于抵挡不住,抛下逾万具尸首,仓惶地登上战船,溜之乎也。而清军在这场战斗中的损失,其伤亡人数,至少是敌人的两倍。

望着海边如山似的尸首,看着敌人战船逃向大海深处的帆影,施琅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言道:“如果皇上恩准,我施琅就一直打到台湾去!”

施琅奉旨东征的这第一仗,打得还是相当漂亮的。不仅收降了东线战场上最大的叛军之一耿精忠,而且打垮了另一支叛军祖宏勋,还给了台湾郑氏一次重创——郑氏在这次战斗****损失了两万多人,其中有一半是在与耿精忠军队交战中损失的。经此一役,郑氏元气大伤,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郑氏至少有半年没有派军队到福建沿海地区骚扰。

没多久,康熙的圣旨就到了施琅的手中。康熙首先表彰了施琅的战绩,然后指示道:一,一切按施琅的既定计划行事;二,由施琅暂行安排福建各地方官员以维护福建秩序,待平叛战争完全结束之后,再由朝廷正式委派福建境内官吏,并谕令施琅,若收复广东、广西,也依此办理。

施琅接到了康熙的圣旨后,先依康熙意旨,安排了一些人担任福建省各级官吏,然后便开始着手整顿军队。

清军占领了福建全境的消息传到广东后,尚之信极为恐慌。耿精忠有十多万人马,怎么会这么快地就一败涂地?不久又听说,施琅率大军正向广东开来,尚之信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了。别看尚之信平日杀人不眨眼,可真的到了形势危急的时候,他却是胆小如鼠。亏得祖泽清和刘进忠二人主动要求领兵去挡住施琅,尚之信才略略心安了些。

祖泽清原是清朝广东总兵,刘进忠是潮州总兵,吴三桂在云南树起叛旗的时候,他们也跟着摇旗呐喊。

尚之信为能把清军挡在广东之外,这次也下了血本,不惜将自己的兵马分出一多半让祖泽清和刘进忠统率,这样,祖泽清和刘进忠的手下,便有了十多万军队了。

祖泽清和刘进忠率军赶到广东和福建的交界处后,便立即动手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在山岭、高地等险要之处,配备弓箭手和刀斧手,并辅以圆木、滚石之类。他们在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带,挖堑壕、设陷阱,并派骑兵守卫。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们便在广东、福建两省的交界处,修建了一个纵深防御体系。

祖泽清对着他的手下叫嚷道:“如果清军能破我此阵,我就一头撞死在这山石上!”

刘进忠看起来要比祖泽清冷静些。他是这样对手下说的:“就凭那来犯的区区十几万清军,要想从此阵通过,恐怕真的比登天还难啰!”二人考虑地很周到。

其实,早有探马向施琅报告了祖泽清和刘进忠的大概情况。施琅笑对手下道:“看来,尚之信是想与我在这里决一死战了!”

然而,没有多久,施琅就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清军自踏入广东的土地后,便遭到了祖泽清和刘进忠人马的顽强抵抗。

施琅急令清军全线停止推进。他已经看出了眉目。祖泽清和刘进忠所构建的这个防御体系,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滞缓清军前进的步伐,二是大量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施琅想,照这几天来的推进速度计算,若想冲过这道纵深防御体系,恐怕得耗时数月之久,更主要的是,就算清军最终冲过了这道防御体系,其兵马,恐怕会所剩无几了。

施琅想,既然从正面很难打过去,那为何不采取迂回前进的方法?叛军的防御体系再完备、再具杀伤力,如果我们不从正面进攻,它岂不就失去了意义?

施琅想到了“迂回前进”的方法后,急忙召集清军大小将领磋商。施琅对手下道:“如果我们一直从这里打下去,不仅伤亡将极其惨重,而且还会耗去许多宝贵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们避开其锋芒,从别的地方迂回前进,不照样可以打进广东吗?”

施琅这么一说,众人都有茅塞顿开之感。是呀,这里打不通,为什么不可以从别的地方打进去呢?一时间,众人便纷纷议论起来。

议论的结果是,有两条路可以迂回打到广东去。一条是南路,一条是北路。所谓“南路”,就是取道海岸线,绕过祖泽清和刘进忠的防线,从海边迂回打入广东。这条线路比较近,所需时间不过十日,但却容易被敌人发觉。另一条“北路”,指的是取道江西,从江西再南下,绕到祖泽清和刘进忠的背后。这条线路比较远,至少需要二十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但敌人不容易发觉。

施琅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走“北路”。虽然走北路所需时间较长,但不让敌人发觉才是至关重要的。他曾在康熙皇帝面前保证过,一年左右时间解决东线战事。因为解决耿精忠和祖宏勋的战斗出奇的顺利,所以他施琅现在有得是时间。

施琅对手下几个高级将领道:“你们率六万人。你们留在此地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防守,防止叛军逃到福建去。切记,如果叛军大规模地向西撤退,你们就跟着打过去。注意,叛军不动,你们就不动,叛军一动,你们就跟着动!”

而施琅自己,则亲率九万清军,悄悄北上,进入江西境内,大约走了十天左右,又掉头南下,向广东开进。大约又走了十天左右,施琅率军终于绕到了祖泽清和刘进忠的背后。

施琅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将大军隐藏起来,然后亲自带了几个人前往侦察。侦察的结果是,叛军的大本营和叛军的防区相距约二十里。刘进忠领三万预备队驻扎在大本营内,祖泽清则在防区内游动指挥。

情况摸清楚了,施琅便开始行动了。他命令九万清军于一天凌晨突然将刘进忠和三万叛军预备队包围在了叛军大本营内。施琅吩咐手下道:“只需紧紧包围,暂时不要急于歼灭叛军!”

施琅继而解释道:“我们围而不打,或打得不猛,刘进忠便会以为我们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消灭他。这样一来,他就会派人突围去向祖泽清求救。祖泽清闻知后,极有可能从防区撤兵来救援刘进忠。这样的话,我们东边的六万大军就会趁机打过来。如此,我们便可以在这里与祖泽清和刘进忠决战。实际上,与祖泽清和刘进忠决战,就是与尚之信决战。我们如果打败了祖泽清和刘进忠,广东的问题就算是基本上解决了。”

施琅真是料事如神。九万清军突然包围了叛军的大本营,刘进忠不仅大感意外,且也大感震惊。不过,被清军包围了之后,刘进忠及三万叛军预备队一时并没有受到太猛烈的进攻。清军零零散散地攻击了几次,都被刘进忠给打退了。这样一来,刘进忠便产生了这么一种想法:“清军虽然能包围于我,但要想将我消灭,定然困难重重,我且在这里拖住清军,然后迅速通知祖泽清,让他集合军队回撤,我与他内外合击,将这支窜入广东境内的清军吃掉,岂不是大功一件?”

基于这种想法,刘进忠就组织了一支数千人的突击队,在一天深夜,偷偷地向着东边摸去。清军的防范似乎很松懈,刘进忠的突击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拦截,就冲出了清军的包围圈,去向祖泽清汇报战事了。

施琅是在得知祖泽清已经集合了数万兵马之后才命令清军向刘进忠发动总攻的:“争取在祖泽清到来之前,彻底把刘进忠打垮!”

九万清军奉施琅之命,从四面八方向刘进忠及三万叛军发动了致命的进攻。这真是一次致命的进攻。虽然叛军的大本营和叛军防区之间只有二十里路程,但在祖泽清领兵赶到之前,施琅率清军已经将刘进忠的三万叛军歼灭大半,只刘进忠带万余残兵败将东逃和祖泽清会了面。

刘进忠似乎被施琅打怕了。他对祖泽清言道:“这支清军太过厉害,我们还是撤到防区里再作区处吧……”

但祖泽清却不同意。祖泽清对刘进忠道:“我好不容易才将兵马集中起来,如果不与这支清军分个高低,我如何心甘?”

祖泽清说到做到,不顾刘进忠的反对,驱赶着六万兵马迎住追上来的清军就战。让祖泽清感到自豪的是,从上午战至下午,虽然没有杀伤多少清军官兵,但却把清军击退了十几里,而且清军在退却的时候,还很有些溃不成军的模样。

“刘大人,清军也不过如此吗,何必生惧怕之心?”

“祖大人英勇善战,刘某只有甘拜下风!”

祖泽清又命令手下道:“暂且停止追击。休息好了,待明日一举将这支清军击溃!”

而实际上,清军“溃不成军”的模样,完全是按照施琅的命令故意做给祖泽清看的。施琅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把祖泽清牢牢地牵在这里,待东边的清军打过来之后,再与之决战。施琅对手下言道:“只要我们在这里且战且退数日,我们东边的部队就会打过来了!”

祖泽清当然不会知道施琅的真实意图。第二天黎明时分,他便指挥全部人马,向施琅发动了全线进攻。清军根据施琅的部署,作了一番像模像样的抵抗之后,便又向后退却了十几里。这样一来,祖泽清在刘进忠的面前就更加洋洋得意。

然而,数天之后,祖泽清就再也得意不起来了。刘进忠神色仓皇地对他说:“大事不好了!东边的清军已经越过我们的防区,正朝这边打来!”

祖泽清这才知道大事不妙。他与刘进忠已经被清军东西夹住了。但是,他手下还有不少兵马,他还想与清军在这里作一场生死大战。他对刘进忠道:“事已至此,我们不成功便成仁!”

当时,祖泽清和刘进忠的手下约有八万之众。经过一番商讨之后,祖泽清领五万人向西挡住施琅,而刘进忠则率三万人和东边的清军交战。

相比之下,施琅及清军在人数上明显地占有优势。仅施琅身边,就有近八万人马,而东边的清军,至少也有五万余众。十三万对八万,胜利的天平显然已倾向于施琅一边。

施琅率军向祖泽清发动了进攻。东边的清军也同时向刘进忠发动了进攻。逾二十万人马在广东东部的一块土地上,展开了一场罕见的肉搏战。

开始几天,叛军在祖泽清和刘进忠的死命督战下,还能勉勉强强地顶住施琅及清军的进攻。但几天之后,叛军人员锐减,无论祖泽清和刘进忠如何督战,叛军也阻挡不住清军如潮水般的进攻了。施琅号召手下道:“冲上去,消灭这股叛军!”

首先垮掉的,是刘进忠的那路叛军。在东边数万清军猛烈地冲击下,刘进忠节节败退,很快就退入祖泽清军中。刘进忠对祖泽清道:“祖大人,我们不行了,还是投降吧……”

“刘大人,脑袋掉了不过是碗大的疤,何必如此贪生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