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既包括兴趣、信念、理想、人生观等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方面,也包括气质、性格等属于个性特征的方面。人民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应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积极的人生观,广阔而深厚的兴趣,有大公无私、热情待人、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的品质。
第一,热爱人生。
人生是欢乐的还是痛苦的?人生的路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对人生是应该热爱还是厌恶?这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在人生的征途上,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既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既有光明的、积极的一面,也有黑暗的、消极的一面;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只有在这种斗争中看到光明,追求光明,站在真善美一边的人们,才能对人生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热爱之情。也只有具有这种情感的教师,才能像一团火一样温暖学生的心,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激励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满怀豪情,奋勇前进!反之,就会消极、颓废,以至绝望,轻生,像一块冰一样,冻结学生的心灵,动摇学生的信心,破灭学生的希望。
第二,追求真理。
人生在世,总是有追求的,区别在于追求什么?有的人追求名,信奉“青云有路总需上,世上无名誓不休”的哲学;有的人追求利,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言”;有的人则追求真理和正义,乐于为真理与正义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最宝贵的生命。
只有追求真理,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人,才有可能认真负责地把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本领、真正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也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培养出为了真理而乐于贡献出个人一切的学生。
第三,热情和富于同情心。
师生关系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热情和富于同情心的教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也善于同情学生和平等地对待学生。还乐于采用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教育学生,从而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四,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气可鼓而不可泄。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的教师,容易引起学生理智上的求知欲和情感上的兴奋感,以及内部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反之,教师如一味指责,千方百计地压抑学生,最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从而也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
二、教师智力因素方面的心理品质
教师智力因素方面具有哪些主要的心理品质呢?各个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说法也不完全一样。
(一)教师的智力
教师的智力,即一般能力,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1.高度发展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观察力是发现人才的关键。人才的发现要靠教师的“慧眼”,教师要善于在常人中见优秀,在不为常人所重视的后进生中发现人才。教师只有勤观察、善观察,才能了解学生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言行细节,随时掌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变化,从而给予疏导,逐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面发展的轨道前进。只有勤观察、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优秀生身上增长的“开拓点”和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及时促进优秀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找到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优秀生更有利于腾飞,把后进生培育成良才。
2.突出的注意分配能力
善于分配注意力是对教师的一项职业要求。在课堂上,教师上课面临几十名学生,边讲、边写、边教、边导。无疑地教师要把注意力首先集中于教材的内容及其表达方法的思考上。同时教师还要把注意力分配到环视学生听课情况、关注学生对所授教材的理解等情况上。教师要眼观耳听,注意时间的进程,维持好课堂纪律,既要面向班里全体学生,又要巧妙地处理好个别学生的问题,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排除内外干扰。
有较强注意分配能力的教师,善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不仅善于处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善于组织教学,不断开拓学生思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占据你的注意中心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向它攀登。”所以,为了攀登这座高峰,每个教师应当努力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分配能力。
3.巩固的记忆力
善于运用记忆规律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因为无论教育和教学都有许多东西需要教师牢牢记住。如学生的姓名,突出特点,过去的品行表现,知识、技能、智能水平,班集体的过去和当前所发生的某些较重要的事件,教材内容及每个教学环节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师都要记住。如果一个教师随见随忘、随做随忘、随讲随忘,是无法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的。
4.丰富的想像力
教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是有效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条件。讲课、做思想工作都离不开想像,凡是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教师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把学生引入迷人的境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想像。想像力丰富的教师,在研究教学工作时,能根据学生特点,研究他们的现状,并进行科学预测,以指引他们的前进道路,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某种教育影响。
5.有深刻的独立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按照一定的线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为学生创设活跃思维的教学情境,要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深刻的独立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这种品质,那么,他对教材的理解必然是肤浅的,启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必然是无能为力的。
(二)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一些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能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靠教育能力来表现。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性。教育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种能力。
1.业务能力
教师首先应精通自己所教的课程。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业务能力越强,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在把关定向,画龙点睛的时候才能把得牢,点得准,也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教育科学研究证明,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困难,自己的基本认识方法。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从更高的层次深入浅出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当然业务能力的水平是无止境的。苏霍姆林斯基听过一堂出色的历史课观摩教学。他说,当大家都感到这一堂课教得好极了,问那位历史课教师“这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时,这位老师回答说:“准备了一辈子。”这就是说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无止境的,须经过长期磨炼。
成人教育教师要具有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所教的教材的能力,同时要善于应用教育和教学的理论,结合学生的特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好教材,选择好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实践证明,同一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同的教师表现出掌握、应用教材的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不能突出重点,有顾此失彼现象,达不到合理掌握和准确而灵活运用教材的要求,其教学效果必然较差。而有经验的教师,则会恰如其分地根据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特点,很好地组织教材用于教学,其教学效果必然较好。
2.多方面的组织能力
成人教育教师应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这种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的组织保证。
组织教学能力主要指组织学生听课、讨论和自学的能力。从现实情况看,教师一般只注意组织学生听课,而忽视了学生自学和讨论。实际上组织学生自学和讨论,是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局面。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学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教学法”就是强调学生自学的方法。
(1)善于制订教育工作计划,并善于组织课堂教学。
(2)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和学习小组,从集体中选择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积极分子核心,及时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
(3)善于组织学习讨论,知识、智力竞赛,科技小组及文体活动等。
3.丰富、准确、简练和生动的表达能力
成人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高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言语的丰富、准确、简练和生动的表现力。教师的表达能力,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中就特别强调教师语言的修养,指出教师的语言要:“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是说教师要精简扼要地讲述,适当中肯地比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教师言语主要指教学言语,它本身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教育性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授业、解惑与传道。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要用自己的言语,有意或无意地将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灌输给学生。纯“知识性”的教育,不带思想性的言语,不是教师的言语。任何学科教师,都要通过对所教学科教材的具体分析,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总之,要用富有教育性的言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知识教学中去。
(2)启发性
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有“程度感”,使自己的言语有“信息差”,恰到好处地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善于用言语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善于激疑,而且善于设疑,以引发学生探索的求知欲,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3)科学性
教师要熟悉教材,把它化为自己的东西,并科学、准确、简练地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作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力求言简意赅,说话中肯,切中要害。做到不含糊,不模棱两可,不自相矛盾,任何“大概”“可能”“差不多”等言语都会使学生真伪难辨,概念模糊,从而导致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和判断、推理上的错误。
(4)针对性
教师的言语要适合成人学生的水平,要善于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中不同情况的问题,运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不失之过深,不失之过浅,不失之太繁,不失之太简。不重视言语的针对性,只能“言者滔滔,听者瞠目”,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
(5)直观性
教师的言语应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感情洋溢、和谐有趣、深入浅出,能把深奥的事理具体化,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学习热情高涨,把学习看作乐事,学而忘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进入角色”,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文“皆出于吾之心”。只有这样,教师的言语才能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6)自控性
教师的言语是可控的。首先,语速要适当。教师的言语不能太慢,太慢会使学生听了上句等下句,注意力分散。也不能太快,像放连珠炮、机关枪一样,使学生思想跟不上,忙于应付;其次,语调要适当。教师的言语不能过高,过高使学生精神紧张,头脑发胀。也不能过低,过低像催眠曲使学生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其三,语句要有条理。语言没有层次,缺乏组织,使学生理不出思路,失去听课的线索,此外,大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趣味主义的随意发挥,拖泥带水,语病丛生,也是教学语言的大忌。
(7)反馈性
教师要重视言语反馈信息,依据来自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材料,控制自己的言语。教学质量的高低,不是看教师讲话的多少,而是看学生是否对教材高度注意,是否积极地思考。通过反馈,使教师成为自觉掌握言语的模范,正确使用祖国言语的模范,捍卫祖国语言纯洁性的模范。
4.初步的科研能力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岗职工,他们既有学习任务,又有工作任务。成人教育教师要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新的课题摆在每个教师的面前,如,如何提高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质量?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如何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由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这些问题教师理应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科研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选择课题、搜集材料、分析和统计的初步知识。教师边研究边教学边总结,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养。
(三)成人教育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教师能根据学生新产生的特别意外情况,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
成人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随时都可能遇上种种事前难以预料而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这是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许许多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人学员。教师如果不灵活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招致教育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正如苏联的教育家苏纳波林所说:“教师缺少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
教师的教育机智集中表现在能在任何情况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善于根据教育方针,有效地教育学生。具体表现在:
1.善于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即按照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利用并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择善去恶,增强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按照教育要求发展良好品德。
俗话说:“读书只在自用心,先生只是引路人。”学习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气氛中,善于把这种教育要求当成学生自己的意图提出并自觉执行,善于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自觉的努力目标,这是教育的艺术,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2.善于随机应变
这是指教师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教学情境中,迅速查明情况,确定行为的方向,采取果断的措施,及时地解决矛盾,有效地影响学生。
所以,教师必须善于知人,善于了解学生,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扬长补短,逐步提高。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艺术,而教育艺术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其生命在于创造。成人教育教师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既可以表现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现在正常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概括起来,成人教育教师的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有如下方面。
(1)善于机智地“引入”
善于抓矛盾,设悬念,提问题。
(2)善于机智地传授
即教师诸法兼备,运用自如,掌握各种技巧,并依据具体环境恰当应用。
(3)善于机智地转化
即化抽象为直观,化冗繁为明快,实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4)善于机智地点拨
即经过认真地观察了解,摸清脉搏,做好准备,然后恰当地捕捉时机,一语道破,达到目的。
(5)善于机智地应变
即在处理各种突变偶发事件时,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做到遇事不慌,善于驾驭,而又风度潇洒,胸怀宽大。
(6)善于机智地发现
即可以从学员某一种创新活动中,发现他们若干年后可能取得的业绩,据此因材施教,育出英才。
3.善于“对症下药”
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请记住: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就是说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知识经验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就会无的放矢,揠苗助长,以致造成教育上的失误,影响学生的发展。
4.善于掌握教育分寸
这是指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做到分析中肯,判断恰当,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说话有分量,使学生口服心服。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能估计情势,考虑学生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生性格、脾气等,并选择恰如其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分赞扬,会使他们骄傲自满。过头的批评,全使他们自卑失望。过分爱抚,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过分严厉,会养成他们性格上的盲从或固执。过分迁就,会形成他们的松懈和放任。过分苛求,会因吹毛求疵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过高要求,会使他们望而生畏。过低要求,会对他们失去教育意义……所以,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一种重要标志,特别在成人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成人教育教师的独创精神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师的工作对象又是处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成年职工,加之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所有这些决定着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独创精神。唯其如此,教师才能在成人教育工作中有生气、有活力,不断地有所发现,不断地作出新贡献。
创造性地对待教育工作,使得许多成人教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一个好教师总是会创造性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的,他们从不照搬别人的经验和自己过去的经验,他们决不匠气十足,不限于什么固定程式。有的教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但仍在不断研究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年年重新备课,年年有所改进。有的教师功底很深,对教材熟悉,经验丰富,几十年始终保持着不倦地学习自修的好习惯,在独创过程中不断追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总之,具有独创精神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教育行动当成是创造性劳动,总是永不满足,精益求精的。所以,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充满着乐趣,生活得充实。
总之,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成人教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教师要具备上述多方面的心理品质。作为一个成人教育的教师,自觉地培养适应本身劳动特点和所扮演角色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教育的需要驾驭自己的心理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节 成人教育教师的威信及其形成
教师有一个心理,希望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所谓教师的威信即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信使人亲而近人,威严使人敬而远之。所以,使学生感到有威逼力量的教师,不一定是有威信的教师。
威信是由教师的声望、力量与品质所构成,所以威信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成人教育教师的威信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条件,特别是教师的德、识、才、学,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一、成人教育教师的威信在教育中的作用
概括地说,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推动力量。正如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大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会再重视任何其他的意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讲一个道理,批评一种错误倾向,首先看教师的威信的高低,内容的正确与否。有威信的教师能获得很快的行动,相反,没有威信的教师说的话,布置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即使是正确的,学生可能听而不闻,闻而不动,有时甚至被误解,遭到学生的顶撞。即使是同一句话,有威信的教师讲,学生乐于接受,还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没有威信的教师讲,学生不易接受,还会产生反感,使老师甚至体验到是一种屈辱。
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不仅能自觉地听其言,仿其行,而且还能体察老师及其微妙的暗示,接受无形教诲。学生看到后,往往无需开口,就会自觉地收敛起不当的行为,而且其教育效果是真实的、深刻的、持久的。即使该教师不在场,学生也会自觉地并创造性地实践教师所期望的要求。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教师的威信有时也能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教育“特权”。马卡连柯有一次由于气愤而失手打了扎陀罗夫一个耳光,这次教育上的严重失误,使马卡连柯久久不能平静,他曾慨叹自己“从教学的绳索上失足跌落下来了。”可是奇迹却发生了。扎陀罗夫这个力气过人,有一拳能打倒一头水牛的大个子,竟忍受并服从了,他不仅原谅了马卡连柯,而且接受了他的教育,使这种教育上所忌讳的“惩罚”手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显然,这正是教育家马卡连柯的高度威信和深切的爱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力量的结果。
教师的威信对学生之所以有这样巨大的作用是因为:(1)学生确信教师讲授和指示的正确性,主动地予以接受,很快诱发出行动的意向,有较好的掌握知识和执行指导的主动性;(2)学生最喜欢并善于模仿教师的行为,而且这种模仿不是出自盲目,毫无原则的。一般说,学生只愿模仿他们所敬重、爱慕和在他们之中享有威信的那些教师的行为。可见,威信的教育力量是基于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基于学生对教师的热爱、敬重和信任,所以教师的榜样愈完善,愈崇高,则学生效仿的劲头越大;(3)教师的表扬和批评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愉快和自豪感。而他对学生的极其轻微的批评也比威信差的教师严厉的批评或处罚,更能引起强烈的印象。
二、成人教育教师威信的形成
教师威信的形成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总的说,在广度上由言到行,在深度上由浅入深。概括一句话,即由局部威信发展到全面威信。如教师开始只在某一方面(某一学科)具有威信,以后才逐步发展到在各个方面(品德、学识、能力等)享有威信。或教师开始只在一部分或少数学生中威信很高,然后逐步地发展到在全体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中享有威信。
教师威信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以及教师的崇高的社会地位与相应的物质待遇,都是有助于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社会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有赖于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但对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主观条件并不是起同等作用的。成人教育的学生,由于思想水平和批判能力的发展,更多的具备了评价教师的能力,他们要求教师更多地尊重他们,更严格地要求他们。他们与教师的关系较多的偏于理智方面。因此,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的教师,在成人学生中的威信必然是很高的。
影响成人教育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主要有:
(一)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教师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表现在对党、对社会主义赤胆忠心,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成人教育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影响才能心悦诚服。渊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集中表现在:在教学中教师能讲清基本东西,能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能结合教学内容谈今论古,能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有很高的智力、应付能力,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有较高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能被学员看成是智慧的化身,自然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能适当满足学生一定的需要,对教师威信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教师的威信是在长期与学生交往中形成的。教师经常不断地满足学生各种合理的需要,特别是欢迎和鼓励学员提问、质疑,是教师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在相互交往中,教师如果能尊重、关心、体贴学生,师生情感很融洽,教师的威信就能迅速在学生中建立。教师的威信也往往随着师生关系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有威信的教师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或是在与学生交往中过于自负,看不起学生,不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他的威信就会因此下降,甚至丧失。
(三)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学生对新来的教师满怀热切期望和充满新奇感,在这个时候,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由此而产生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有关的态度,往往成为影响教师威信的重要心理条件。如果教师上头几次课都做好充分准备,态度沉着,自然而亲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就能取得“第一次感知效果”,就能初步树立起威信。如果教师头次上课就没有充分准备,上课时表现出过度紧张,语无伦次,举止呆板,或精神不振,不善于控制课堂纪律,不能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等,就会使学生大失所望,也会使教师的威信受到损害。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恢复已丧失的威信要比获得威信困难得多。
(四)严格要求自己,突出自身素质建设
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心理要求教师是全能型和创造型的人,面临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更新自己、充实自己。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有严谨的道德准则;从和学生的交往中学会交往技巧并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总之,只有在实践中加强对自我的调整与塑造,才能展现出一个有内涵、有修养、有魅力的成人教育教师的新形象。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水平,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全心全意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才能保持崇高的威信。
(五)乐于研讨思辨,勇于自我否定
不受定势束缚,勇于自我否定,这是成人教育教师强烈求知欲的又一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也是不断深化的。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成人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东西开始还不认识,后来有所认识,有的过去认识是正确的,现在发现是错误的,优秀的成人教育教师面对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决不固执己见、固步自封。
勇于自我否定,是优秀成人教育教师的共同特点。他们对于那些不适合新情况的旧观点、旧结论,勇于自觉抛弃,对那些适应新情况的新观点、新结论,则会不断认同、接纳。因此,他们善于吐故纳新,做到排除陈旧的定势,提倡怀疑和否定精神。准许“百家争鸣”,鼓励学员提问,坚持用正确的新观点、新结论,来替代、纠正和发展各种理论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