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站在中华民族崛起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包含丰富内容的科学人才观,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其中,大学生“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与适应社会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诸多因素发生作用与综合造就,其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原则和任务进行重新审视和认定。这既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客观要求。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场所,必须要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特殊价值和利益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在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的人才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首先更新观念,以科学的人才观指导办学实践,推进学校改革,加快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合格人才。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同龄人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分,而且是正在接受高层次教育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受教育者。可以说,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最主要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我道德修养的核心,锻炼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法律意识,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
其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必须适应社会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定位和服务对象,选择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科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二,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异性。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学生自身条件的状况和差异,学校的办学条件及特点,以找准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三,人才培养结构的综合性。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有各方面的能力,即是综合素质的人才。具体要求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增强学生较为宽广的知识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四,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性。从增强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出发,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高校的教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计划等要与国际社会接轨,及时吸取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此方针、任务的指导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任务主要有:
第一,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指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知识面都要宽,专业基础要扎实,能够为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也才能够胜任各个领域的工作,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结构的人才。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比较广博精深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学生和人才,还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技能与创新方法的学生和人才。
第三,培养具有高素质结构的人才。人才的素质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对大学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应当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其整体素质方面突出更高的层次,尤其应该强调具有较高或者更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与培养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我国高校学生学习改革的总目标是提高学习主体性。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如学风不正、考风不正等,严重影响着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有认真学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努力建造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真正为社会做出一番事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含义
学生的学习是整个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是这样一种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在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包括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提高等。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即一般讲的学校智育的要求。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较,无论在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一种与专业需要直接挂钩的、层次更高的、需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精神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教学活动也是围绕某一具体专业进行和开展的。而且,大学所开设的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等,都是紧紧围绕着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
2.独立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习知识、掌握专业理论、从事科学研究,即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种独立性的学习特点,要求大学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努力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独立分析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3.实践性。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以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因此,大学的教学活动,其最终目的归结于学以致用,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4.创造性。大学期间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更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从事探索活动、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此,大学生要把自己学习的着重点放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来,做到既继承前人,又有所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地学习,难以养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自学习惯,也不利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上课时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首先以设疑激趣为先导,紧紧吸引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其次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必然联系。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融汇越来越普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代表性的知识和关键环节,提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提升学生掌握每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规律,获得方法的目的。再次以大学生参与为途径。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的智力实习活动,而且是任何其他活动无法代替的特殊的认知活动。最后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确立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便成为关键问题,它是贯通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重视典型案例分析,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能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达到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双提高。
(二)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大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热情等)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兴趣、爱好、性格、习惯、意志、情绪、情感、动机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高校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应改变“唯智力型”教育的观念,积极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进而,使他们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相互作用下,学习的主动性更强,积极性更高。只有这样,才可能鼓励大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
学风,就是学习方面的风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等。学风与每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有关,而且树立了优良学风,会进一步推动完善塑造自我人格,净化人的心灵,使自身变得更加完美。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求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求实求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养成一丝不苟、深入钻研的负责精神。其次,要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有强烈的危机感,勤奋刻苦地学习,发奋读书。再次,要培养虚心进取的学习作风。知识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取巧,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虚心进取、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和作风。最后,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在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就要认真借鉴吸取他人的、书本上和实践中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反复体验、琢磨和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以不断增强学习效果。
(四)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构建学生创新学习平台
一个人的个性,是他区别于别人的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在其身心整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重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爱好,就是要因材施教,不然,就会用一个模式来束缚众多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敢于怀疑现有的知识和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寻找现有知识的空白点和疑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正在争论的前沿学术问题,弄清各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和立场,掌握解决这些争论问题的主要参考资料。要教会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然后通过何种途径去解决和回答问题。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对不同事物或相同事物的仔细观察,发现异同,提出疑问。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善于从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思考,让学生养成习惯于思考、习惯于提问、习惯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 学生创新能力的特征与培养
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对现代大学开展创新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在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领头羊。作为高等学校,应站在新的时代和历史起点上,努力改革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进行创新的一种行为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和发现事物的一种基本途径,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新现象、新问题,从而引起探索、捕捉事物本质而萌发创造力,是创新的前提。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能力。此外,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都是构成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学识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其一,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的积极性和作用。高等学校既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积极引导工作,更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他作用真正通过学生自主主动的“做”与“悟”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个性优势。
其二,实践性。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在内,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其三,协作性。创新能力的协作性表现为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基于协作精神的确立,这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特征。
其四,发展性。创新能力的发展性表现在,创新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潜在的综合能力,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必须改革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实现思想创新,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气氛,以及一切为学生、教师服务的观念。育才创新,就是以培育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统一化教育与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变守成教育为创造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一次教育为终身教育,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强化创新意识,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知识更新观念,培养创新型教师。教师要善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要有独到见解,能够灵活有效、有所创新地组织教学。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并且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师必须不停地充电和学习以保持自身知识的动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再次,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实现制度创新,促进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创新能力在每个人身上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体现出来的,并且只有在从事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活动时,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应打破传统的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将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结合起来。要注重自评,尽可能地在日常活动中、在有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地进行评价,实行考评与自评相结合。
(二)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的核心和具体体现,它必然反映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具体教学改革实践中:①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发展创新能力出发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加强基础课程,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选修课比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精简现行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无重复地增长知识。②开设“创新学”相关课程。着重介绍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为日后更高水平的创新播下优良的种子。③精品课程设计。通过开设问题性、概括性、整合性等精品课程,倡导知名教授、优秀教师给本科生上课,让成功企业家走进课堂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强与推进创新教育,引导学生热爱课程,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多种思维能力。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动手动脑,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大学生见习、实习制度,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让大学生到有关企业及单位见习、实习,接受磨炼,不断增长才干,全面提高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转换教学方式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营造一种更为宽松、积极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标新求异,在阐述理论、解决问题时,尽可能多维度、多方位地进行思考,包括进行联想和想象,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促进教学过程由强调知识的掌握向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过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突发奇想进行鼓励称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良好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其次,在课余时间,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定期开放一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由学生自己收集查阅资料、动手做实验来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应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及专题讨论会,以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四)搭建创新平台
其一,建立课程模拟实验室。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购置相应的模拟系统软件,建立模拟实验室、虚拟专业应用流程等。这既加大了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比例,又为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向应用转化提供了良好条件。这样,一方面能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其二,学校组织一批科研课题,并在经费和条件上予以一定的支持,由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研究。
其三,学校要高度重视组织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指导、策划、审核和评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并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资助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立项、科研兴趣小组和各项创新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持。
其四,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新系列竞赛活动,进行创新成果的宣传展示、表彰和奖励,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成果的涌现。要加强学生创新活动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联系,对有突出创新成果的教师要给予特殊荣誉和奖励,激励教师不断创新,积极投身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