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4897700000021

第21章 农村道德建设应坚持“五抓”

杜登柱魏连新

在农村,如何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我们认为应坚持不懈地突出“五抓”:

一抓教育。教育是农村道德建设的基础,道德规范只有入耳、入心、入脑,成为农民群众自身的内在需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县以社会公德教育为突破口,实施了农民教育三步曲:第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作用,扎实有序持续不断地搞好宣传动员。《旬阳报》开办了“学习《纲要》,贯彻《纲要》”栏目,电视台开办了“道德新风进万家”专题,并充分利用广播、墙报、板报、标语等形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地进行公民道德的宣传教育;第二步,以《纲要》为基本教材,举办“公民道德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活动”,发放《公民道德学习读本》、《公民道德指南》,在农村广泛组织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三步,编写《公民道德教育宣传讲义》,进村入户进行宣讲。把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编写成《公民道德教育宣传讲义》,选定培训一批文化素质高、表达能力强的村级宣讲员,组成宣讲团,深入乡镇农户中进行宣讲,用身边的事例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指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走文明富裕之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同时,组建“离退休老干部宣讲团”,老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将活生生的素材融于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现身说法,在全县学校、农村广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二抓载体。明确以巩固提高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成果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道德实践活动。以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面深化“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把公民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十星”评选内容中,丰富、提高“十星”的道德建设含量。充分发动群众,采取民主、公平、公开评选的办法参与“十星”评选,加快致富步伐,建设文明富裕家庭,全县十万农户踊跃参加“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参评率达90%以上,“十星户”已达2.6万户;以改善信用环境为目标,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今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信用村、乡镇、县“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畅通工程”,着力构建政府、信用社、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依据农户贷款还款信用度评定信用等级,核发贷款额,发给贷款手册,规定创建信用合格村的群众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享受优惠信贷政策。目前,我县已对100983户农户进行了系统调查,占农户总数的93.3%,有近10万农户挂上信用牌。以已建立的道德评议会为主渠道,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围绕农村税费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和村务公开、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热点及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家庭邻里纠纷等难点问题,依据品行端正不违法、诚实守信不越德、应缴税费不拖欠、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热心公益不落伍、保护环境不污染等10条评议标准,不定期对群众言行及重点人和事进行义务评议,对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采取评议会集中评议;对个别存在谬误或涉及隐私、不宜公开的问题,由评议员上门谈心拉家常;对好人好事,通过广播、板报宣传表扬;对突发性事件,实行就地评议;对“老大难”和焦点热点问题,实施跟踪评议,通过评议,评出了精神上的富足,也评出了物质上的富裕。社会活动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封建迷信、贪图享乐的现象少了,诚实守信、相信科学、苦干实干、勤俭节约的现象多了,广大农村已逐步形成增强道德意识、重视道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社会风尚。从农民欢迎的事抓起,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全县“三下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6万份(册),为群众义诊700余人次,赠送药品、衣物价值2万余元,举办培训81场次8000余人,各类文艺活动参与人数近2万余人,全县15万个农村劳动力已熟练掌握了两门以上实用技术,近千名农民获得技术职称,涌现了万余户科技型经济大户,培养了一批“丢下锄头能唱戏”的“文化村”。

三抓结合。把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同经济发展结合,同关注弱势群体,帮扶贫困户结合,一方面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实施富民工程,凝聚民心,正确地协调和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把社会主义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从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中,教育农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以《纲要》的要求和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不断净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今年我县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寓公民道德教育于经济发展全过程,鼓励人民发展生产的斗志,全县呈现出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农民收支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1至9月全县种植烤烟10.2万亩,全部实现地膜化,黄姜累计留存面积达15.7万亩;新建密植桑园1.9万亩,桑园累计面积达8.6万亩,发放蚕种44493万张,蚕茧产量可达120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生猪存栏31万头,山羊存栏12.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7.8%,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9685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925元,同比增长13.3%。在引导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关爱困难群体,展开立体化救助行动,培育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首先,开展政策救助。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困难农民负担,对特困家庭重点保障。通过开展迁移式扶贫、项目扶贫,建立了扶贫项目库,帮助贫困户发展经济,仅上半年发展烟1.9万亩,黄姜2.1万亩,移民搬迁完成250户900人,小额信贷放款700余户210万元,已申报二三产业扶贫项目6个。其次,开展社会互助。动员社会力量,对暂时无力脱贫的农民进行结对帮扶,实行县级领导联户、党政机关联户、企事业单位联户、下派干部乡村组干部联户、先富家庭联户。还动员社会各界向贫困户伸出援助之手,为困难居民提供解围自强之路。“6?9”洪灾后,对7个重灾乡镇采取县上给、乡镇筹、干部捐的办法,共筹集救灾资金17万元,调运粮食7万公斤,衣被4000件,确保灾民户户有住处,人人有衣穿,顿顿有饭吃。第三,倡导造血自助,即贫困户借助外力自立自强。今年县上启动28个重点村的扶贫工作,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指一条路子、送一条信息、上一个项目、教一门技术,引导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通过扶贫28个村共种烟7177亩,栽姜11198亩,栽密植桑7066亩,种药材1588亩,建园2470亩,养猪10149头,养牛1892头,养羊4485只,安装电话564部,接通电视3375台,推广新型沼气54口,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产业化建设。第四,开展精神救助,以谈心、拉家常的方式,辅之以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并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贫困户思想不贫困,道德不滑坡。

四抓示范。注重发挥先进人物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打造“名牌项目”为重点,推行道德示范,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一是先后推出陈分新、龚德银等先进典型。郭秀明式的好干部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一心带领村民致富,他的先进事迹被拍成录像,制成展版在全省进行宣传学习,自去年县上组建宣讲团在全县宣讲以来,今年继续在全县、全市及全省进行广泛宣传,全县上下掀起了学习陈分新,争做好村官、好公民活动;蜀河镇付家湾村青年农民龚德银拾金不昧千里送巨款的事迹经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县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县文明委、县委宣传部及时下发了《关于向龚德银同志学习的决定》,全县掀起“学习龚德银,争做明礼诚信旬阳人”活动热潮。各级各部门将学习龚德银与学习陈分新有机结合,广泛开展了“双学”活动。二是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及“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青年”、“科技女家长”、“好儿媳”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县在18周岁以上的农村家庭户主中开展了以“品德修养好、家庭建设好、遵纪守法好、明礼诚信好、团结友善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家庭”争创活动,县上利用张贴标语横幅、召开会议、发放明白单等形式,把争创“五好”的24条标准宣传到位,使之家喻户晓,一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三是启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466工程”,即评选4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乡镇、60个“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示范村、600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标兵。通过典型引路,抓点示范,全县呈现“创十星”、“争十星”热潮。村民汤国胜性格倔强,经常拖欠各种税费,在评星中只得了8颗星,思想受到极大震动,主动补交了税款,最后评上“十星户”。有一对夫妻经常吵架,在评星中少了“家庭和睦”星,妻子泪流满面,夫妻主动化解矛盾,最后争取评上了这颗星。四是坚持“城乡联动,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集镇、文明村争创活动。文明村创建活动突出八抓,即抓经济发展,治穷变富;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社会治安,治乱变安;抓山川秀美,治荒变绿;抓计划生育,治超变优;抓阵地建设,治无变有;抓环境建设,治脏变美。今年全县共申报各类文明集体共59家,其中创建文明村18家。这些道德示范典型,成了全县农民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五抓机制。农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县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三个机制,一是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宣传文化部门重点抓、相关部门共同抓的农村道德建设领导机制。确定包抓责任人,明确宣传教育、活动方针、组织实施等项工作,并指导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以村为单位打印下发到所有农户家中,让农户对照章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二是落实“一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建立两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的激励机制。将农村道德建设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实行重奖,并与乡镇领导政绩考核和升降奖惩紧密结合起来。今年来,我县先后提拔了一批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乡镇领导,对两手不硬的干部进行谈话戒免。良好激励机制的形成,促进了党风政气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三是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建立和落实精神文明专项基金政策,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我县以加强舆论宣传和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乡乡建起了文化站,村村建起了文化室,并配齐了电教设备,有效的投入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旬阳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