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104

第104章 鬼脸儿杜兴

杜兴粉墨登场时,杨雄对石秀介绍说:“因为他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唤他做‘鬼脸儿’。”

长相何以可比拟为“粗莽”,此或可当作面孔生得难看,又丑又怪解。因此诨号取作“鬼脸儿”,即俗称“鬼面”是也。

我意杜兴绰号,似出自元人《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内称有韩国老将“鬼面冯亭”。冯亭,史传确有其人,战国末期韩国名将。但冯亭的诨号“鬼面”,那是冯亭身后一千五百年民间说书人送给他的。

但杜兴绰号还可从傩戏中面具去寻探。

中华习俗有大傩。傩,是古人于腊月驱逐病疫的仪式。它始于春秋,于后为烈。至唐宋蔚为风气。所谓驱傩活动,其中参与者就要戴各色光怪陆离的假面具,装神弄鬼,翩然起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盖此时面具之风大盛,且已蔓延于军事和日常生活里。如北宋名将狄青,作战常戴鬼脸面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儿女形……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鸡肋编》也称:绍兴四年(1134),韩世忠自镇江来朝,所领兵皆戴铜面具。军中戏曰:“韩太尉铜脸,张太尉(张俊)铁脸。”

这也是一种戴上面具的“鬼脸儿”。

盖面具,即假脸谱,在南方俗称“鬼脸儿”者。

《湖海搜奇》称,金陵(今江苏南京)有人担面具出售,“即俗所谓鬼脸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