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109

第109章 一丈青扈三娘

扈三娘的诨号一丈青,在史传里最早也是属于女人的。

她就是南宋初期东京留守杜充部将马皋之妻,马皋死后,又嫁与张用为妻的一丈青。

“初,勍(淮南等处招抚使闾勍)迎奉神御起离西京也,循蔡河而下,至濠州,遇张用。勍说用归朝廷,以马皋之妻一丈青嫁用为妻。初,皋为郭仲荀所诛,勍周恤之以为义女,既嫁用,遂为中军统领。有二认旗在马前,曰‘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八)。

建炎四年(1130),张用已受招安。“曹成以马老爷事,执捉中军人,多被杀戮者。用之妻一丈青,奋身出招中军人隶麾下。中军人皆归之,有众二万余人,皆诉无粮食。一丈青曰:‘待我措置。’犹未知用投鄂州受招安。俄有人报用已受措置司招安。一丈青乃率众趋鄂州,避马友,不由汉阳,取间道出汉阳之后,自下流渡江,复与用合”(同上,卷一百四十一)。

一丈青归张用后,张用仍有反复,后来始为岳飞招安。岳珂《金陀稡编》卷五《鄂王行实编年》:绍兴元年(1131),相州人张用,勇力绝群,号张莽荡。其妻勇在用右,带甲上马敌千人,自号‘一丈青’,以兵五万寇江西。俊(张俊)召先臣语曰:‘非公无可遣者。’问用兵几何。先臣曰:“‘以飞自行,此贼可徒手擒。’俊固以步兵三干益之。先臣至金牛,顿兵,遣一卒持书谕之曰:‘吾与汝同里人,忠以告汝。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也。今吾自将在此,汝欲战则出战,不欲战则降。降则国家录用,各受宠荣。不降则身陨锋镝,或系累归朝廷,虽悔不可及矣。’用与其妻得书拜使者曰:‘果吾父也,敢不降。’遂俱解甲。先臣受之以归。俊谓诸僚佐曰:‘岳观察之勇略,吾与汝曹俱不及也。’”

此一丈青本亦是宦门中人,是在当将官的丈夫于内讧时被杀后,作为招抚需要的政治礼物,由官方送给强盗头子张用做妻子的。她跟着现任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最后又一起乖乖地听任岳飞来招安了事。

她很有点扈三娘形象的影子。

在男性社会圈里,此一丈青能领军,能上阵,当然是女中豪杰,世之佼佼者,可谓是女强人。同样可悲的是,《水浒》中的“一丈青”,也是被宋江作为树立自己信义和威望的礼品,送给那个好色的王英。两者如出一辙,相似何异乃尔。

但是,“一丈青”这一绰号,在当时响当当,时髦得很,男女都爱用,似非女杰专用。

由是,在《宣和遗事》的宋江三十六人中出现有“一丈青李横”;

在龚圣与的《燕青赞》,也有“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一丈青”很走红。今人余嘉锡教授说:“一丈青三字,自是宋时俗语,不独不始于《水浒》,亦必不始于李横及马皋之妻也。”当是。

“一丈青”后来还嬗化为妇女头饰。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在“新奇服饰”中称“长耳挖”,“此即俗名一丈青也。金银不一,妇女头上斜插之”。

《水浒》将一丈青女将定名为扈三娘。

为何取名扈三娘呢?

余嘉锡认为:“就‘太行春色,有一丈青’两语推之,盖青为春色,一丈青者以喻春色之浓耳。是必闾里浪子相传俚语,以此指目男子妇人之年少美色者,而李横及马夫人,遂皆取以自号。”

余嘉锡教授还称,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举临安名妓女有一丈白杨三妈,正可与一丈青作对。“一丈白者,盖亦时人调谑之语,讥其年华老大,秋色巳深尔”。

一丈青扈三娘或正由此嬗化。

取姓为扈,也有如余嘉锡所说,“作《水浒传》者,习闻南北宋间有武将扈成者,全家为人所杀,又知其时有一女将名一丈青,因从而傅会牵合,以为梁山泺之事”。

按,一丈青女性化故事最早见自元人杂剧。元关汉卿杂剧《钱大尹智勘绯花梦》称,“你可便悄声,察贼情,比及拿王矮虎,先缠住一丈青”。似已谈及王矮虎一丈青是夫妻。元杂剧有《一丈青闹元宵》,又名《村姑儿闹元宵》,已佚,仅存剧目。当演扈三娘。但从剧目名称窥测,我很怀疑元杂剧里的扈三娘原型应当是一个可爱的村姑,不知怎的,在从杂剧到小说的七变八变后,竟然变为一个庄主小姐了。

《水浒》扈三娘是雄性化的女强人模式。后人根据她的形象,塑造了杨家将的穆桂英和《征西》里的樊梨花;尤其是樊梨花麾下有两位矮将秦汉和窦一虎,娶的都是如花似月、武艺高强的女将,他们这些人,再加上《封神》里的矮子土行孙和邓蝉玉小姐,组合成一道矮子娶美妇的风景线。与她们相配的夫君虽武艺不精,品位不高,但不管怎样,在夫为妻纲的世界里,她们仍得处身夫君位下。故此,石碣上的名序,扈三娘理当排在王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