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130

第130章 八臂那吒项充

那吒是佛经故事中歌颂的神,随着佛教东来也传人中国。那吒系梵文“那吒俱伐罗”的简称,相传他系佛教北方天王毗沙门的第三子。今存唐人敦煌壁画多有毗沙门天王和那吒太子的画像。毗沙门天王在两宋很走红,凡府县衙的牢狱皆设有天王堂,为囚犯等顶礼膜拜,由是那吒也多为民间熟悉。

宋末元初,那吒形象也渐渐道化,常说他本系玉皇大帝殿阶下的大罗金仙,身长六丈,头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喝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此乃宋元时期的那吒形象。

自明代以后,那吒渐渐嬗变为中华本土之神。他的一个形象由八臂改为六臂。西天原型那吒是八臂,其中有两手是为合十答礼的。明朝中叶以后,道教盛行,那吒为道教接受为神,成为中国化的那吒了。因而他就不须搞合十,就此删去了两臂,成为六臂那吒,由此或可推理,绰号“八臂那吒”的项充早在元代,即《水浒》早期的本本里就有了。

项充的团牌,即傍牌,它的设计很有点想像力。

通常团牌只是用来防御,它与战国先秦所使用的木盾有异曲同工的功能;但项充手持的团牌,是特种工匠特种加工所制作,它仿制于南方民族的武器,在牌背后插有抛掷的短兵暗器。高承《事物纪原》说:“《实录》曰:旁排自牟夷始也。或曰旁排,近世兵杖中有镖牌,盖出溪洞之蛮。熙宁中……,其法乃盛传于中国,至神宗设于行阵,令诸军习之也。《宋朝会要》曰:太宗闻南方以标枪旁排为兵,令萧延皓取广德军习之。军士之用标牌,此其始也。”项充的团牌,牌上插飞刀二十四把,在作战中取而抛之,用以伤人。但通常写法,这些伤人的抛器都插于背脊,如元杂剧《摩利支飞刀对箭》称摩利支盖苏文,“脊背上有五口飞刀,三口得用,百步之外,能取上将之首级”。又本书第九十八回也有方腊部将杜微“背插五口飞刀”的描写,那都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抛刀技术。旧时江湖武术表演的飞刀钉板,大概就是承袭此等遗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