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014

第14章 刘太公

本书曾出现两个“刘太公”:

一是周通娶亲桃花村的刘太公;

一是梁山附近,被强盗王江(假宋江)、董海(假鲁智深)抢走女儿的刘太公。

刘太公为泛称,但古史称刘太公确有其人,此即汉高祖父刘某是也。《史记·高祖本纪》:“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实太公不是名字,只是作为一种长者的尊称,此处竟充作名字了。刘某真正的名字执嘉和煓,也因为亲者讳而不书于史。所以整篇《史记》、《汉书》凡提及刘邦父,均称“太公”。“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亲”(《史记·高祖本纪》);“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汉书·高帝纪》)。

两汉太公或由此沿袭,多用以尊称对方父亲。如《后汉书·袁谭传》,刘表与书谏袁谭曰:“然孤与太公志同愿等。”李贤注:“言太公者,尊之,谓绍也。”当是。

按:太公,先秦有作祖父者,典或出自《史记·齐世家》:“西伯猎得吕尚,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

而在元明,即《水浒》创作的时代,太公已作为多元通称,元杂剧《秋胡戏妻》第二折有“太公庄上弄猢狲”,《琵琶行》“说话之间,早见张太公来了”。《水浒》所称“太公”亦不少,如史进父史太公(第一回)、宋江父宋太公(第二十二回)、张太公(第三十二回)、毛太公(第四十九回)和狄太公(第七十三回)。此中史太公、宋太公、毛太公、狄太公不仅是长者,而且都有庄客,是一庄之长。农耕社会聚族而居,他们很可能还是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