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047

第47章 操刀鬼曹正

操刀鬼绰号取自曹操捉刀故事。清程穆衡称,“操刀鬼,此用床头捉刀事,从曹姓生义”(《水浒传注略》)。当是。

曹操捉刀故事,见《世说新语·容止》:有一次,魏王曹操会见匈奴使节,但他自感相貌丑陋,于是命崔琰扮作魏王去会匈奴使节,他自己则“捉刀立床头”(侍立于崔琰的座榻旁)。事后,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节:“魏王如何?”匈奴使节答曰:“魏王雅望非常。但魏王身旁的侍立者,此乃英雄也。”曹操听说后,即派兵追杀这位匈奴使节。后因称顶替人做事为“捉刀”。

因为出自“曹操捉刀”,即取名为曹正。

按,操刀,解为“曹操捉刀”;也可作“持刀”解。贾谊《陈政事疏》说:“黄帝曰:日中必荧,操刀必割”(《贾谊集》)。

此处定位曹正为屠宰世家,是为梁山泊哥儿们安排的屠宰牛马猪羊牲口的大总管张本。

曹正堪称为挑筋剔骨的高级技师。由他的技术,可证两宋已有高水平屠宰工艺。当时屠宰已由单纯的原料粗加工转入到原料细加工,有如曹正杀的好牲口,挑筋剐骨,开剥推,能将牲畜胴体按筋肉组织与骨骼布局的不同,有机地分割为多块。时人所记南宋临安肉铺:“案前操刀者五七人,主顾从便索唤判切。且如猪肉名件,或细抹落索儿精、钝刀丁头肉、条撺精、窜燥子肉、烧猪煎肝肉、膂肉、庵蔗肉;骨头亦有数名件,日双条骨、三层骨、浮筋骨、脊龈骨、球杖骨、苏骨、寸金骨、棒子、蹄子、脑头大骨等。肉市上纷纷,卖者听其分寸,略无错误”(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