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062

第62章 蒋门神蒋忠

蒋忠绰号“蒋门神”。

取绰号为“门神”,也足见宋元民间诸神圈的门神文化的走红。

门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盆特色餐。

中华民间门神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

“门神”两字始见于《礼记》。

最初出现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它大概风行两汉到隋唐,火爆了七八百年。

所谓神荼、郁垒,乃出自东汉王充《论衡·订鬼》所转引《山海经》:内称大海里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株大桃树,它盘根错节,枝叶繁茂,铺天盖地三千里。在它枝叶间东北称“鬼门”,乃天下万千鬼群出入处。“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形象就依此为据,为后世绘为武士相。“岁旦,绘二神披甲持戟,贴于门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唐和宋元明流行的门神是钟馗和秦叔宝、尉迟恭。

钟馗是由唐明皇李隆基和画家吴道子联手推出来的。相传李隆基病中梦见钟馗捉鬼吃鬼,大为惊喜;钟馗还表示“要为陛下除净天下的大鬼小鬼”。他醒后,病一下子就除去了,而且精神爽朗,于是令吴道子为钟馗绘像。吴道子绘了一幅钟馗像,神似皇帝梦中所见者,李隆基大为欢喜,下诏天下:“神灵应梦,疾病已除,烈士除妖,实须褒奖,画其异状,颁布各司,岁暮驱鬼,家喻户晓,以退邪魔,更净妖气,告令天下,一体周知。”宋熙宁五年(1072),神宗赵顼还命画匠刻版印刷,赏赐大臣,此后门神钟馗画像,由宫廷跑进了寻常百姓家。

据元《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所称,自唐以后,神荼、郁垒逐渐为唐初武将秦叔宝、尉迟恭替代。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患病时,常受鬼怪吵闹的打扰,将军秦叔宝、尉迟恭全副戎装,手持兵器在寝宫外站岗值班,果然一夜安静。翌日,李世民“谓二人守夜无眠,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铼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

但北宋门神无定型,且还有以无名武人形象充造型的。“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门神”(宋赵与时《宾退录》)。所谓镇殿将军,即是“正旦大朝会,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又宋百岁寓翁《枫窗小牍》称,“靖康以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花荣所射的门神,即是此等武人绘像。

称蒋忠为“蒋门神”,说他身材高大,形象丑恶,但内涵仍是揶揄他是色厉内荏的无能匹夫,有如贴在门壁上的神像,只是吓吓胆小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