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068

第68章 矮脚虎王英

矮脚虎绰号是颇逗趣的,它当系元《水浒》杂剧中的“王矮虎”嬗变的,如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花梦》,“你可便悄声察贼情,比及拿王矮虎,先缠住一丈青”。

明人杂剧仍见有《王矮虎大闹东平府》,或是写《水浒》定本前王英故事,所以王英绰号原为“矮虎”,尔后在《水浒》始定名为“矮脚虎”的,但书中时时留有“王矮虎”名讳。

“矮脚虎”,也有可能系创作者参自他说而演化而来,那就是:

(一)“长脚龙”。宋初武将马仁瑀,曾在山东主持镇压周弼等起事,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日(《宋史·马仁瑀传》)。

(二)“独脚虎”。山东登州上元节习俗,“各家以罗卜燃炷作灯,或以豆面为之,午后送先墓,谓之送灯。至昏,街市及各巷口皆结棚悬采灯,各庙张灯或为鳌山狮象龙鱼,谓之灯会,好事者作灯谜,榜于通衢,群聚观之,谓之‘打独脚虎’”(光绪《登州府志》)。又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说,“近见包括谜子,书名《江边岸》,如独脚虎之类,本题岁在癸未至正三年暮春之初,中吴三老先生王仲端引”。

按,“矮脚虎”绰号在民间颇见风行。徐珂编《清稗类钞·诙谐类》记高心夔任吴县知县时,正好学宫举行童生试,他高座大堂,按照童生花名册次序点名发试卷。考生们重重叠叠围着圈听着叫自己名字。忽然,人丛里有个顽皮的童生模仿唱名的吏员叫道:“高心夔。”另个童生跟着叫道:“为什么不对《水浒传》的‘矮脚虎’呢?”高心夔听到了,却赞赏地说:“对得好!”满堂童生也都跟着起哄鼓掌。

王英名字,见诸宋元诸书甚众,王利器以为南宋建炎四年(1130)结寨于京西与山东、河北接境的王英,就是《水浒》聚义清风山的王英。这也是“施耐庵把忠义军来撞七十二小伙的证据”(《耐雪堂集》)。

按,王英姓名,也见《元史·王英传》:“王英,字邦杰,益都人,性刚果,有大节,膂力绝人,善骑射,袭父职,为莒州翼千户,父子皆善用双刀,人号之曰‘刀王’。”我以为此王英也可为《水浒》王英造型参照,但《水浒》却将他的双刀,送给他那浑家扈三娘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