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黑白绰号谭
24897900000086

第86章 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即俗称飞毛腿是也。他是马拉松健将。

神行太保也是组合词。

神行,道家仙术,且瞬行游几千里。太保,此处以戴宗常打扮如太保,而呼为“太保”。

按,太保典出为古代三公之一。《周礼》:“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唐宋仍设此职,多为大官加衔,无实权。它自唐末五代转滥,所谓有“太保满川,司空满地”语;五代义子成风,也称太保,如沙陀李克用有十三太保。宋元时,太保又为民间所用:一,用于庙祝、巫师。宋俞琰《书斋夜话》:“今之巫者,言神附其体,南方俚俗,称为太保。”《宋史·孙子秀传》:“为吴县簿,有妖人,自称水仙太保。子秀按冶之,沉诸太湖。”戴宗外出奔走,所扮即此等人员。二,用于绿林好汉。多见称于元人杂剧。无名氏《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二折:“小生刘庆甫是也,被蔡衙内将我浑家夺将去了,上梁山告宋江太保去。”元李敬远杂剧《都孔目还牢末》第四折:“太保,你认识我吗?”此乃李孔目对梁山黑旋风李逵之尊称也。三,明时,轿夫也称太保。见《古今小说》第三回:“官人吃了几杯酒,睡在楼上,二位太保宽坐等一等,不要催促。”

由此神行太保的“太保”,只能因戴宗时常扮同庙祝、巫人而得出绰号的。

戴宗名讳,不见于史传。《宣和遗事》只说他等九人随宋江直奔太行山梁山泺上,为此,龚圣与赞有:“不疾而速,故神无方,汝行何之,敢离太行。”

戴宗当然是宋江三十六人的原班人马。他的“神行太保”在元人杂剧里也经常出现,也是《水浒》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见元时以“太保”称巫,蔚为俗语。明初即禁师巫称太保。“此元时旧习也,国初有禁”(《菽园杂记》卷二)。但仍难绝,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上谕:严禁五圣庙,革除太保之称。始根除绝。

戴宗神行,全仗甲马术。

甲马术典出于《金史·突合速传》,金将孛堇乌谷多次进攻石州(今山西离石),部失败了,将士阵亡数百人。“突合速谓乌谷曰:‘敌皆步兵,吾不可以骑战。’乌谷曰:‘闻贼挟妖术,画马以系其足,疾甚奔马,步战岂可及之?’突合速笑曰:‘岂有是耶?’”于是令诸军改为步战,遂尽歼宋军。《花朝生笔记》也说昆山人顾大愚“有符咒甲马,拴于两股,日亦可三四百里。今闻其符咒书为人窃去,不能去矣”。似可视为《水浒》为戴宗塑造“神行太保”形象的张本。

但也有称甲马系纸马嬗变而来。纸马,本作为祭祀之用,同纸钱。《天香楼偶得》称,“俗于纸上画神像,涂以彩色,祭赛既毕则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所凭依,似乎马也”。《蚓庵琐语》且称:从来世俗社会祭祀,都须焚烧纸钱甲马。相传苏州穹窿山有个施道士请温元帅下凡办事,事毕回去,索取纸钱甲马,但连烧几帖,仍不回天。施道士说:“献呈尊神的纸马是很多了吧!”温元帅在纸上显字说:“马足有缺陷,已不能充作坐骑。”由是取来未被烧焚的纸马细看,始才发现纸上由印模打出的马足图案断缺没有连接。于是拿朱笔把它连接补整。温元帅才姗姗离开。该书又说:“然则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马以为乘骑之用,故曰‘纸马’也。”《水浒》称戴宗甲马卸下,须几陌纸钱烧送,此处也可为“神行”作注脚。

按,《水浒》开拓《宣和遗事》戴宗的神行术,似也自侧面反映宋时邮递事业的迅速发展。盖宋时邮递,如属急件,以“急脚递”(接力传递)一昼夜须行四百里,而“金字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炫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如岳飞为金牌十二道由郾城前线召回,即此特制的涂金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