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24899300000026

第26章 用引导代替控制——把快乐还给孩子

一个小女孩的心灵独白

我正在做一个好玩的梦:机器人带我上他家。可还没进门呢,就听见一声声催促:“起来,起来,起来!”

然后,我被从被窝里拎了出来。我迷迷糊糊地醒了,原来是妈妈在催我起床呢。我拿起衣服,看着衣服上面的小白兔:它是不是也刚睡醒呢?

“快点!快点!”妈妈夺过我手中的衣服,三下两下帮我穿好,推了我一把,“快去洗脸刷牙!”

牙膏就像肥皂一样,会冒出许许多多的白泡泡,最好今天幼儿园里玩“吹牙膏泡泡”的游戏,我一定吹得很棒,因为我每天都刷牙。“快点,快点,吃饭了。”妈妈又在催我。哎,怎么老是催、催、催呀。妈妈让我喝豆奶,豆奶是什么?是大豆的奶吗?嗯,我得多喝点。“慢点,慢点,别烫着。”妈妈又说话了。哎,每天早上,妈妈的话就特别多,一会儿让我快,一会儿让我慢,真不知道该怎样才好!

分苹果

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 位成功人士和50 名有犯罪记录者,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分苹果,读来颇耐人寻味。

一封信是一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说我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一下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我和两个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你们都想得到这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谁干的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于是,我和两个弟弟比赛锄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

同样是分苹果,却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个孩子学会了说谎,一个孩子从中懂得了使其终身受益的道理。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随便的闲聊,每一个平常的举止,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在父母的不知不觉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教育其实存在于构成孩子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孩子若生活在打骂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包容中,他学会接纳;孩子若生活在自私中,他学会吝啬,孩子若生活在分享中,他学会慷慨;孩子若生活在谎言中,他知道欺骗,孩子若生活在坦诚中,他懂得诚信。

控制是一种初级的管理方式,引导才是根本和高级的方式,孩子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控制,尤其是盲目的控制。用引导代替控制,用商量代替命令,用选择代替指定,是现代父母必备的观念。

一位开出租车的父亲曾说,他儿子过生日时,开了一个Praty,请同学玩了一次,他咬着牙花了五百多元,他说尽管他很心疼,但没有办法,儿子班里的同学都这样,他不能让孩子“跌份”。

如果孩子已经偏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时父母需要的不仅是教育,还要特别注意方法,不是逼迫,而是及时的引导。就如那位司机,面对孩子班里很严重的攀比风,他顺从了这种风气,即使他并不情愿,但这也会无形之中助长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生日,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庆祝。如果他能及时引导孩子,不仅给孩子快乐,而且教给孩子学会如何去面对攀比之风,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或许要好得多。

比如,他可以与孩子商量,选择另外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方式来庆祝生日:如孩子喜欢音乐,可以带他去听一场档次较高的音乐会;如果孩子喜欢看书,可以为他买一套有用的并且是他喜欢的书。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值得尊重的个体,父母不要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随意摆布、塑造他的发展方向,要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下加以适度引导,保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建议一:教育孩子也要将心比心。

女儿有一阵子很迷汉堡,母亲时不时地告诉她:“那是垃圾食品,要少吃。”可是隔一段时间也会带她去吃一次,但间隔逐渐加大。有一次父亲反对(我们的对话是背着孩子的)母亲说:“你既然告诉她那是垃圾食品,就不应该再带她去。”母亲回答:“你既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戒不掉?”现在女儿会很坚定地拒绝汉堡。

孩子有些做法、想法、爱好和你期望的不一样,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

建议二: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

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自己有一片可发挥的天地。如果父母有顾虑,可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

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可以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者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其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建议三:引导是必要的,但引导不是要求孩子按照你的足迹或你设计的轨道走。

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他,让他按自己给他设计的轨道走。

如果家长们还是信奉“知子莫若父”的古话,自以为“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父母理解自己的学生仅占44%,有56%的孩子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有10%认为根本不理解。

一位学生说:“我已经15岁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是在父母眼里,我永远是个‘没有思想’的孩子,什么事都要按照他们设计好的路走,我觉得郁闷透了。”

建议四: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若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也就是说,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唯一宗旨。

建议五:让孩子亲身体会。

到郊外野餐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假日活动之一。

劳动节的周末,威尔逊和埃迪的父母要带他们去州里的国家公园爬山,然后野餐。临行前一天,一家四口人商量该如何进行准备:妈妈负责去超市买食品,爸爸准备烤肉的炉子,9岁的威尔逊负责所有餐具,11岁的埃迪负责准备调料。妈妈提醒他们是否应列出一个单子,一则防止遗漏,再则若有家里不够的物品,可及时去买。威尔逊很快就列出了单子,请妈妈过自,随后便开始准备。而埃迪却跑到外面找邻居的孩子玩,妈妈警告他带齐调料,否则野餐不会好吃。埃迪一边往外跑一边说:“放心吧,我会带好的,别担心。”

妈妈不大相信他会准备齐全,想自己来做,爸爸却提醒她应当给埃迪一个锻炼机会,不要越俎代庖。妈妈想了想便没有再督促埃迪,而埃迪也很开心地玩到很晚才回来,到厨房里忙了一会儿,搞出来一袋子瓶瓶罐罐,便回房去睡了。

第二天一早出发,妈妈也没有再检查埃迪的准备工作,一家人高高兴兴上路了。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选好了野餐的地点,大家开始准备午餐。等肉烤熟后,每人倒了一杯饮料,整理好盘子,围着野炊点的木制桌椅坐下,开始往烤肉上倒调料。“埃迪,烤肉汁在哪里?”埃迪伸手到袋子里去找,怎么也找不到。“我记得从冰箱内拿出来的,怎么会没有?”“你有没有列在单子上?”“我没有列单子,我记得我把所有的调料都拿出来了。”埃迪又翻了一遍,大家都在那里等着,埃迪最终也没有找到,不觉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样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埃迪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使这次活动大为逊色。埃迪的父母没有说一句责怪埃迪的话,但整个形势本身对他的教育却比任何话语都更有效。

妈妈和爸爸有没有想到埃迪会忘掉一些东西呢?完全可能,或者说是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如果妈妈出面督促埃迪按列出的单子准备,如威尔逊所做,情况会怎样呢?首先埃迪会感到妈妈不信任他有能力料理这件事,自尊心会受损;再者妈妈反复督促会使埃迪感到很大的行动限制,有为人所驱之感。这两项加起来埃迪会产生抵触情绪,极可能甩手不干,或与妈妈短兵相接一场,搞得大家都不愉快,最后所有的事情还是需要妈妈来做。而更可惜的是,妈妈即使成功地迫使埃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准备,野炊也会因此而毫无意义,因为埃迪并没有学到任何经验与教训,反倒更加深了对妈妈的强制方法的反感。

埃迪父母选择不参与的方式是明智的。尽管这次野炊因埃迪的遗漏受到一些影响,但对埃迪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教育他懂得了作为集体一员应具备责任心,做事要认真有程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