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24899400000027

第27章 那年爷爷去世了——让孩子学会面对亲人的离世

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佚名

爷爷去世后,我选择了休学

小时候,我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记得那时候,爷爷总是给我买好吃的,经常带着我到外面玩儿。上了小学以后,爷爷每天傍晚都在学校门口等我,接我回家。

然而,初三那年,爷爷突然去世了。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处理完爷爷的后事,我还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解脱出来。那段日子,晚上睡觉以后我总是梦到和爷爷在一起,常常哭着醒过来。

后来,我强打精神去上学,但是始终无法恢复到从前的状态,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老师知道了我的情况后,多次开导我,也没有效果。后来,我干脆不想上学了。爸爸对我一筹莫展,只好听从老师的建议让我休学。

一个人待在家里,我显得更孤单了。奶奶过来陪我,并责备爸爸:“你这个样子,哪里像个当爹的人,你看看你的儿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爸爸有苦难言,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才发现我患了自闭症!

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理,我才渐渐从爷爷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爸爸曾经感叹道:“没想到,丧失亲人对孩子的打击远远要大于自己。”

爷爷的离世,让我对“死亡”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关于“死亡”,我的最初体验来自于同学的奶奶去世。我见过那位奶奶,那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还给我做过可口的糯米粥。那年她去世的时候,我的同学非常伤心,我也有点难过。但直到我的爷爷离世,我才对“死亡”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记得那是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正在学校里上课,突然老师告诉我,爸爸打来电话,说爷爷去世了,要我马上回去。当时,我脑袋嗡了一声,不知道是痛苦,还是恐惧。我参加了爷爷的葬礼,亲人和朋友都来拜祭。

那一刻,我明白了“死亡”是怎么回事,人们会以这种形式面对亲人的死亡。在爷爷去世后的一年时间里,我都在怀念爷爷,也在思考“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我像以前那样生活、学习,但是,一切都感觉变了样。我接受了爷爷去世的事实,却还没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后来,随着年龄增加,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开始意识到“死亡”的真实,才明白有生之年要珍惜时间,善待自己。

多年生活在一起的亲人突然去世了,人们往往很难接受这一现实,这是人之常情。所以,面对亲人的故去,习惯在没有那个人的情况下生活,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孩子来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不成熟,因此对“生”与“死”还无法像成人那样去勇敢面对,一旦亲近的人去世,他们往往会在心理上引起很大的波动,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下去。

当家里的老人去世时,孩子往往因为与他们度过了一段时间,是在他们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会陷入悲伤、恐惧、无助的情绪中。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应对亲人的离去,给孩子作好心理辅导工作,那么孩子就能做好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整就能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反之,孩子就无法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当然,孩子的感受还与他对死去的人的爱的多少有关,孩子与死者的关系越密切,那么孩子承受的痛苦就越大。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父亲或母亲突然亡故,这对他们的打击会更大。有一个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对我来说,最大的痛苦是失去了妈妈。每当别人谈起他们的妈妈怎么怎么好时,我就会把辛酸的眼泪往肚子里咽。别的孩子都有一个慈爱的妈妈,天天能够得到她的温暖,而我却不知道也永远看不到妈妈的样子了……”

从任何角度来看,亲人去世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意外、巨大的打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要注意到孩子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安然度过这场“情感危机”。

建议一:帮助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

亲人的亡故,会给孩子带来心理、情感上的创伤,会刺激孩子原本脆弱的心灵。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亲人的离世,带领他们走出悲伤的阴影。

(1)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亲人去世后,父母自己也会陷入悲痛中。孩子看到父母哭泣的样子,往往会感到害怕;即使父母努力表现得很坚强,孩子也能感觉到那种真实的痛苦。所以,当孩子看到你哭的时候,最好把真实的感受告诉他们。比如,“我想起了爷爷对我们的照顾,很难过,不过别担心,过段时间我就会好起来的”。

(2)亲人去世一段时间以后,父母要努力从悲痛中摆脱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的一面。如果父母一味沉溺在伤痛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容易变得自闭,进而出现失常现象。因此,父母做什么,怎么做,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受到很大的影响。

(3)帮助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一般来说,孩子适应亲人亡故的事实,一般要经过三年时间。而父亲或母亲的亡故,对孩子的打击会更大,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注意给孩子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学会面对眼前的事实。

总之,帮助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议二: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爷爷去世了,你会告诉孩子:“奶奶‘不在’了”;亲友突遭变故死亡,你会对孩子说,他(她)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大概所有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里暴露出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谈论死亡。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很必要的,而且是很迫切的。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现行教育中关于死亡教育的空白和无力。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教育,我们一直在回避死亡这个题目,死亡很少被公开谈论,就像性教育一样,对死亡的认知在学校里大概也属于自学内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得不到科学、认真的解答,那么他们就容易产生错误、荒谬的想法,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甚至引发恶性结果。

比如,孩子不能正确理解亲人的离去,就容易生活在恐惧、悲伤中,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就容易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再比如,在现代生活中,经常发生“自杀”的事情。除了其他原因外,孩子不知道“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而是把它看作一场儿戏,也是酿成悲剧的一个诱因。

有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看新闻,里面有一条涉及死亡的报道。当时,孩子很疑惑,就问妈妈:“你也会死吗?”这位妈妈并没有斥责孩子说出这么不吉利的话,而是平和地回答:“是啊,所有人都会死的,妈妈也一样。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那时你长得要比妈妈还要高呢!我们有这么长的时间在一起,你想想,咱们做些什么好呢?”很快,孩子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这位妈妈让孩子懂得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的知识,对孩子进行了一场很好的“死亡”教育课,这让孩子学会了更加珍视生命,懂得要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显然,孩子有了这种认识,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否认,孩子比成人更脆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蒙上孩子的眼睛、捂住孩子的耳朵,不让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不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死亡”。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生”与“死”的问题,孩子才能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

建议三:借助宠物死去,让孩子从中体会“死亡”的含义

生活中,许多家庭都有养宠物的习惯。孩子与宠物的关系一般都比较亲近,并与之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有时候,这些宠物老了,病了,就不可避免地会死去。看到宠物离开了自己,孩子会陷入悲伤中,父母可以借此让孩子从中体会“死亡”的含义。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说:“那天,我家的狗死了,儿子跑来问我:它怎么了?它死了以后去哪儿了?看得出来他很伤心,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他?”这时有人建议她:“简单明了的解释是必要的,不过,照顾到孩子心里的感受更重要。可以给孩子一个表达‘伤心’的机会,举行葬礼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此外,还可以耐心、仔细地听他说说自己对小狗的感情,对小狗的怀念等。孩子这样做,就会把美好的种子播种在自己的生命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机会,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死亡”的含义,进而理解到人也有“死亡”的那一天。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孩子面对亲人的亡故时,才不会在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感到震惊。

建议四:带领孩子参加葬礼

说到“死亡”,人们往往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的门外。其实,“死”是与“生”紧密相连的,让孩子正确认识、理解死亡,才能让他们以健康的态度面对人生,珍惜生命。

为了让孩子坦然面对亲人的去世,父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带领孩子参加别人的葬礼,让他们学习“丧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中还可以体验到关于“人生”的更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心智的成熟。

在这方面,美国家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美国,父母把“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让孩子努力掌握。他们认为,有了这种教育,孩子才能面对家中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的离世,动用自己的“情感知识”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建议五: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死亡”

张亮的妈妈一年前得病去世了。去世前,妈妈对张亮的爸爸说:“人的生死无法预知,但是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可以控制。一旦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想得开,要坚强,这样张亮才能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那段日子,妈妈总是微笑着面对张亮,鼓励他积极向上,认真学习。而在临终前,妈妈则这样安慰张亮:“儿子,妈妈要离开你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妈妈唯一的愿望是,你要坚强地活下去,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记住,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而且妈妈会在天堂看着你的,永远都在你的身边……”

妈妈去世以后,张亮得到了爸爸的疼爱,他很快就从失去妈妈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由此可见,善于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就能化悲痛为力量,让孩子远离失落、悲伤,在未来的生活中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