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24899400000032

第32章 妈妈让我爱上了英语学习——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美国)爱因斯坦

妈妈让我爱上了英语学习

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很差,这引起了爸爸妈妈的担心。后来,我干脆放弃英语学习了。

有一天,妈妈找到我,认真地说:“你教教我英语好吗?”当时,我感到莫名其妙,难道妈妈不知道我的英语水平不行吗,她是不是在拿我开玩笑啊!接着,妈妈又说:“我上学的时候也学了一点英语,但是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这段时间,我们公司正在做一个项目,许多英文我都看不懂,所以才想让你教教我。”看着妈妈严肃而认真的样子,我欣然同意了。

可是,问题来了,我必须学好英语,才能教妈妈啊。这种压力成了我学好英语的动力。从此,我开始在英语学习上投入大量精力,心里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当我想到自己成为“妈妈的老师”时,就感觉很兴奋,有一种荣誉感。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开始教妈妈学习英语了。妈妈下班回到家以后,总是抽出一段时间听我讲英语语法课。而我则要进行充分、认真的“备课”。结果,我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长进。特别是有了给妈妈讲课的经历,我对原来的知识理解得更深了。

半年以后,我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考试成绩让人刮目相看。这时,我才理解到妈妈的良苦用心。原来,妈妈让我出任“老师”这一角色,是为了让我努力学习英语,增强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我学习英语的动力,使我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妈妈让我爱上了英语学习,我在新奇、有趣的角色扮演中取得了好成绩。“我要学”,这已经成为我努力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动力。

爸爸把我带上了学习的正轨

上小学以后,一下子接触到那么多伙伴,我非常开心。但是,第一学期结束以后,我却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那天,爸爸和我一起来到学校参加学生家长会。当时,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贴好了全班同学的综合成绩评定表。许多家长围拢在一起,寻找孩子的成绩。爸爸也凑上去,认真看了起来。这一看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原来,综合成绩评定表以贴红五星的方式,表明学生对各个科目的掌握情况。许多孩子都赢得了一连串的红五星,而我的红五星却少得可怜。要知道,爸爸向来以我为荣,我在家里的表现一直不错。很快我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爸爸高兴地来到学校,沮丧地回到家里。

我以为爸爸会冲我发火,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坐下来和我促膝长谈。爸爸说:“我知道你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麻烦,而且这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但是,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能够赶超其他同学。”

我听了以后,感觉很温暖,就把心里话说出来:“爸爸,对不起,我这次让你很失望。问题是,我有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而且一到考场就紧张。”

“哦,是吗?”爸爸好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你有没有在课下和老师说这种情况?如果没有,我可以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咱们一起好好谈谈。”

听到这里,我非常高兴,也很兴奋。几天以后,爸爸真的把班主任请到家里来了。我们坐在一起谈了好长时间,我把上课、学习中的问题都说出来了,老师给我提了许多建议,并且让爸爸帮助我在家里预习、复习功课。

后来,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好转。我真的感谢爸爸,是他帮助我度过了刚入学时的不适应期,让我对以后的学习有了自信。

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关系到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和幸福。特别是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只有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然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既有刚入学时的不适应,也有对个别科目不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这些情况得不到及时解决,孩子就容易在学习上陷入焦虑、悲观的状态中,产生恶性循环,难以学有所成。

从孩子内心来讲,他们是非常渴望取得好成绩的,非常想在父母、老师、同学面前增光添彩。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每个孩子都有把学习搞好的强烈愿望。问题的关键是,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障碍后,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焦虑。

凡事都要有的放矢,找到了目标才能顺利解决问题。显然,单纯把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归结为学校的责任,是片面的;出色的家庭教育也在孩子学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孩子未来学有所成、事业有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哈得逊学院的丹尼斯·多尔利指出,“孩子们的许多知识,并不是在学校学来的,而是从他们的爸爸妈妈那儿学来的”。这里,包括孩子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否采取积极的态度应付的问题。

一项调查充分证明了家庭对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性。比如,双亲家庭的孩子在测试中获得较好成绩的比例为53%;而只与妈妈或爸爸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在测试中获得较好成绩的比例为40%。这说明,幸福的家庭能让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此外,来自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会直接让孩子在学习上受益,摆脱不利的局面。

总之,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看看他们在学习上究竟花了多大心思,而后,要相信自己能够帮助孩子把学习成绩搞好,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摆脱学习的焦虑,收获学习的快乐。

建议一: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给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优势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最直接的结果是陷入焦虑、紧张的情绪中,在心理上产生消极被动的体验。因此,作为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并给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优势。

对那些孩子认识上的误区,父母要矫正其不当的想法,所以多与孩子沟通和谈话非常必要。比如,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用餐,这样能借助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良好时机,把鼓励带给孩子,使他们远离孤独、沮丧,充满自信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那些经常和父母围坐在一起用餐的学生,要比很少受到父母关心的孩子获得更高的分数。

对此,教育专家切斯特·费尔指出:“全家人一桌用餐,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良好时机。家长在就餐期间,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学习上具备更强大的动力。”而且,形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孩子遇到困难和烦心事后,也愿意向家长诉说,这样就有力地摆脱了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建议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学习,对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会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

五六岁的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浓厚兴趣,总是试图亲自尝试接触所有的东西。张先生的儿子对妈妈做饭充满了浓厚兴趣,每次妈妈烧菜、拌菜的时候,他都要观察添加油盐酱醋的情景,并提出许多疑问。

有一次,张先生下班回到家,发现刚放学回来的儿子正在拌凉菜。张先生和妻子走过来尝了一口儿子的杰作,立刻被又酸又咸的凉菜倒了胃口。妻子刚想发火,就被张先生拦住了,张先生接连夸奖孩子做得不错。

这件事激发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他对各种调料和配料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久,张先生带回一瓶“盐汽水”——用小苏打、糖、香精等原料配制而成。孩子从爸爸的口里知道了原料,并把它们都记在了心里。接着,妻子发现厨房的调料总是被挪动方向,最后发现是孩子在配制“汽水”而挪用的。

张先生听说了这件事,就开始给孩子讲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果然,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这位父亲开始结合孩子的课本知识给孩子讲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增强孩子的学习效果。后来,孩子一直对化学知识情有独钟,上了中学以后更对化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考上大学以后,张先生的儿子更是选择了相关的化学专业,实现了自己学化学、搞实验的追求。每当想起早年的这些小事,他都对父亲的积极引导念念不忘。

在学习上,激发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方法。在此,父母朋友们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各门知识的魅力所在,帮助他们爱上这门课程,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加以应付。特别是当孩子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时,父母更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做个出色的领路人。

建议三:听听老师的看法,并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

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所以老师是最了解孩子学习状况的人。父母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孩子摆脱学习焦虑状态的时候,一定要听听老师的看法,并多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对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

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用功,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总是落在同学的后面。这时候,家长就应该请教一下孩子的任课老师。因为,老师作为孩子的知识传授者,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在忙些什么,而且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中看到孩子的优势和不足。父母心中有数了,才能准确判断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曾经说过,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能力与缺陷,就应该和孩子的任课老师交换一下意见,从而为孩子今后的进步制定目标,并采取有效的行动帮助孩子突破困境。有了这个基础,父母朋友们才能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小灶,帮助他们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及时弥补他们在学习上的某种缺陷。

郭亮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在学习上始终名列前茅。每当别人询问其中的奥秘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能源源不断地从家里获得前进的动力。”原来,郭亮上学以后,爸爸就养成了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情况的习惯。尽管爸爸妈妈平日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他们总能抽出时间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而给他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事实上,听听老师的看法,并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现实需要。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父母朋友们可以请学校推荐家教、阅读指导老师、数学指导老师或其他专家,给孩子提供具体的帮助,让孩子的学习方向更有针对性。

建议四:帮助孩子从实践中体验所学的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孩子、父母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生活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许多父母让孩子为了获得高学历而读书,单纯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这种机械的学习,必然让孩子产生厌学、逃学的不良风气,并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如果父母注意引导孩子“学以致用”,善于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那么孩子就不会读死书、死读书,从而成为知识的主人,收获学习的快乐。

高欢放学回到家里,告诉妈妈今天学习乘法运算了。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就对高欢说:“刚才我在超市里买了三袋冰糖,每袋6块钱。你帮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呢?”高欢来了兴致,对妈妈说:“让我给你用乘法算一下。”说完,高欢就叨念起来:“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我知道了,花了十八块钱!”妈妈听了喜出望外,高兴地说:“太棒了,今天妈妈再做一个菜,好好犒劳犒劳你!”

就这样,妈妈不仅帮助孩子复习了课堂上学的知识,还增进了母子感情。孩子和大人一样,学到某些东西时都喜欢在人前“卖弄”。所以,父母完全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卖弄”的机会,让他们回味一下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这样一来,父母还能检验一下孩子学习的效果。

事实上,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孩子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将来应用到生活中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自己。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避免孩子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而陷入枯燥的精神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