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02

第102章 情报感应能力敏锐,提取有效信息

对商业信息极其敏感的人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总是时刻需要保持着这种敏锐。信息满天下,专寻有心人。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准确的情报,会使一大笔生意成功。

——刘文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微利时代更是如此。微利时代,虽然信息高度发达,但是,市场形态是千变万化的,综合性、大范围的信息,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出一个局部地区的市场状况或消费动向。总经理既要把项目放在大市场中来思考,同时也需在广泛地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市场区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才能做出符合市场真实状况的判断。符合市场真实状况的项目,才会有生意,才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

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每天面对大量的信息而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决策者情报感应能力敏锐,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提取有效信息。

在洛杉矶市郊外的海边,有个涂成白与黄两种颜色的二层大楼。四周用铁刺网围起来的这栋大楼,经常有许许多多警卫带着手枪小心翼翼地在巡逻。这个警卫密布的大楼就是驰名世界、走在时代前端的情报分析公司,它叫做“兰德情报公司”。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产业的时代,能供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的公司将大受欢迎。

收集大量的最新而可靠的情报,然后把它加以研究分析,再把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给公司界和政府机关的生意,叫做头脑公司。现在这种公司在美国一共有400多家。其中兰德公司历史最悠久,同时它的规模、它的情报的正确性也是举世无匹的。

如果在获得信息的时间上,并不占先手,但在如何从各种信息中解析出有用的信息,据此作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样可以占据领先位置,到达成功的彼岸。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一家贸易公司驻莫斯科的代表给公司总部发出了一封电报,电报里告诉总部这样一则消息:苏联的几名高级对外贸易官员准备启程前往纽约。

这家贸易公司从这封电报中感觉到了某种可以发财的机会。他们是这样分析的:苏联这么多重要人物前往纽约,显然两国之间有重大行动,而这些行动又如此秘密,可见事关重大,而事情越秘密越会引起重大的反响。

鉴于上述分析,该公司总部电令其驻美国纽约的代表,密切注视这些苏联人在纽约的活动。而苏联人的行动极为神秘,根本无法同他们接触,更无从知道他们纽约之行的意图,只从公开的材料中了解到接待苏联客人的美国官员中,有分管外贸和分管农业的官员,他们在纽约稍事逗留就飞往科罗拉多州去了。至于去干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贸易公司驻纽约代表只得将这些少得可怜的材料汇报给公司总部。

公司总部从这些支离破碎的材料中分析出有价值的情报来。他们知道,科罗拉多州是美国的产粮区,当年正值丰收,美国分管外贸和农业的官员陪同苏联官员前往那个地区,显然是与粮食有关,而苏联当年的粮食歉收,缺口很大,由此他们判断出苏联官员此番纽约之行是同美国政府洽谈购买粮食事宜的。

基于这个判断,日本贸易公司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密令其在各国的分支机构,同时采取行动,不动声色地从国际市场上购进了大批粮食。由于行动极为秘密,日本人并不亲自出面,而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代理人,所以这一巨大行动竟没有被有关方面察觉。

没过多久,苏联和美国达成了一项从美国进口大批小麦的协议。消息透露出去之后,震动了各国的粮食贸易商。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顿时暴涨。日本的这家贸易公司趁机将购进的粮食抛售出去,一进一出,转手之间,就使该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

俗话说,信息灵,百业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经营者必须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随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在于耳聪目明,获取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这就是对信息的“理性算计”,也是对情报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日本人时时刻刻都在获取信息。日本最大的报纸是《读卖新闻》,而在日本这个仅有1亿多人口的国家,把《读卖新闻》的早、日、晚报加起来,每天的发行量高达2000万份左右,这个“信息民族”的特性可见一斑。对信息的敏感和依赖使日本人养成了细心获取、搜集、研判、体会各种情报的习惯。日本的公司在国外有很多办事处,其中有不少办事处的主要功能不是在当地拓展业务,而是多方搜集信息,为公司提供决策咨询。情报感应能力敏锐,能够及时提取有效信息,这是日本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异军突起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