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18

第118章 依靠变革迎接新的成长机会

在过去能够成功,今后却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不去改革自己是不行的。

——上岛重二

小公司走过初期创业阶段以后,就会迎来新的挑战。这时候,经理人可能因为经营理念的束缚,使公司陷入发展的瓶颈,或者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时候,我们要掌握变革的艺术,不拘泥于成功经验,才能持续赢得成功,使公司不断发展。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今天,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经济学家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讲过这样的故事: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缸很快就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灵活变通,通过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随便翻开一本管理或领导方面的书籍,就会发现“领导”的命题涉及沟通、激励、变革、创新、危机化解等多个方面。因此,领导者的角色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固定不变,应该像水一样海纳百川,能够随着地势的改变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带领公司迎接新的成长机会。

对海尔公司来说,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动荡岁月里,海尔依靠变革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赢得了国人的尊敬。从“名牌战略”到跨出国门,从行业专家到多元化尝试,从流程再造到国际化转向……海尔一路走来,其中的辛酸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在闪光灯面前,海尔是耀眼的明星,但是总裁张瑞敏谈及自己的处境,真可谓高处不胜寒,他说自己面对成绩,永远如履薄冰;面对未来,永远战战兢兢。面对辉煌与荣耀,始终抱有危机感,始终懂得主动变革,所以海尔能够不断发展,并始终屹立潮头。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上帝想要真正毁灭一个人,会先给他三十年的成功。”小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以后,往往适应了过去成功的经营模式,但是市场风云变幻,成功中也时常蕴藏着失败的种子。只有在成功的时候学着改变既有的经营模式、发现可能出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迎接新的成长机会。

一个公司获得成功以后,经理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形成了一套标准的做事方法,从此不愿做出新的尝试和改变。事实上,赢得成功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持续不断地获得胜利才是最艰难的。张瑞敏曾经这样说过:“私营公司不断高速发展,风险非常大,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稍微遇到一点障碍就会翻车,要不翻车,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打破现有平衡,再建一个新的平衡。创新贵在速度,否则‘水过三秋,化为无效’!”在这里,“创新”其实就是求变,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新的策略和方式,从战略高度把握组织发展方向。这是公司保持持续发展、能够做强做久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