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41

第141章 始终发挥团队的力量

松下的经营,是用全体职工的精神、肉体和出资集线结成一体的综合力量进行的。

——松下幸之助

大公司需要专才,小公司需要通才,后者强调人才要懂得更多:财务、人事、营销……找到这样的人才,建立团队,然后发展、创新,这才是世界级小公司成功的路径。

不可否认,在一个团队中,总会有几个关键性的人物发挥着决定作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总经理是团队的领导,掌握着公司发展的大方向,维系着公司的成败;而在员工之间,一些关键成员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总经理,还是团队中的关键人物,个人的作用再大,再能干,也不能做完团队所有的事情。对此,总经理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明确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首先,作为领导者,总经理在经营公司之初必须改变做员工时的心态,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寻找各种资源和人才,来增强公司的实力,创造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利润。

许多经理人开始创业时,都面临一个角色转换问题,即学会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学会管理。而当公司发展壮大的时候,则要善于处置公司纷繁的事务,选择合适的方式配置资源。

事实上,找不同的人来做不同的事,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分工。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经理人或许可以亲自过问进货、运输、销售等事务;但是,当公司做大到一定规模下的时候,就有可能经营跨区、跨国贸易,经理人就不可能在过问每一个细节了,只能掌握管理技巧,把事情交给整个团队去完成。否则,公司难以在做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

在这里,总经理还需要明白一个问题,也就是经营公司的目的何在?坦率地说,经营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以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作为领导者,总经理必然要合理使用人才,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功课。从这个角度来说,找不同的人加入团队,在固定的利益面前,是没有区别的。

其次,在看待团队中的关键人物时,总经理要避免让他们决定公司的成败。

除了总经理以外,团队中的关键人物往往是那些技术骨干、营销总监等人员。他们能力出众、经验丰富,在整个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掌握着公司的未来。但是,总经理并不能因此对他们听之任之。

比如,有的核心成员对普通员工采取挤压手腕,甚至搞办公室政治,严重危害了公司整体利益,这对公司的长久发展和壮大是有害的。这时候,总经理不能纵容这些核心成员的行为,不能让他们左右公司的成败,而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最好事先制定约束机制。

我们看到,有的公司因核心成员离职跳槽,使公司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有的公司出现了大批骨干流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这都是过于倚重核心成员的恶果。一个人不可能做完团队所有的事情,总经理一旦把赌注压在核心成员身上,不但容易出现上述严重后果,还会无法发挥其他成员的作用,既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最大限度地发掘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每个总经理的愿望,而能做到这一点又是公司能否欣欣向荣的关键。

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人才这种最宝贵的资源呢?一旦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就可以回答上来:“重用人才呗。”而这种回答的潜台词就是,找出职工中的“诸葛亮”。虽然,诸葛亮着实身手不凡,但别忘了我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其实对于身处激烈竞争中的现代公司来说,重视群体的力量,始终发挥群体的协作精神,效果远胜于靠几个“诸葛亮”。

号称“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早在1945年就提出“公司要发挥全体职工的勤奋精神”,他不断向职工灌输所谓“全员经营”、“群智经营”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松下的经营,是用全体职工的精神、肉体和出资本集线结成一体的综合力量进行的。”

为打造坚强团队,直至20世纪60年代,松下公司还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幸之助带领全体职员,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会升腾出由衷的自豪感,为自己是这一团体的成员感到骄傲。

在给全体职员树立一种团体意识的同时,松下公司更是花大力气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力量和智慧。为达到这一目的,公司建立提案奖金制度,不惜重金在全体员工中征集建设性意见。

虽然现在松下公司每年颁发的奖金在百万以上,但正如公司劳工关系处处长所指出的:“以现金来说,这种提案奖金制度每年所节省的钱超过所发奖金的13倍以上。”不过松下公司建立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目的并不在节省成本上,而是希望每个职工都参加管理,每个员工在他的工作领域内都被认为是“总裁”。

正是因为松下公司充分认识到群体力量的重要,并在经营过程中处处体现这一思想,松下的每一个员工都把工厂视为自己的家,把自己看作工厂的主人。因此,纵使公司不公开提倡,各类提案仍会源源而来,员工随时随地——在家里、在火车上,甚至在厕所里,都会思索提案。试想,有了这样的“全民动员”,松下又怎能不成为称霸世界的超强公司。

每个人都想自己成为英雄,不愿意与别人沟通,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留给自己,但是一个公司的发展是需要合作的。总经理要引导员工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做事是靠一个团队的力量完成的,必须通过沟通、合作、理解才能实现目标。

如果说小公司在创业初期,更多依靠老板的个人魅力,或者几个关键员工,才取得了成功;那么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现代商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团队之间的智慧较量。不可否认,团队中总会有几个人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失去团队的支撑,他们的价值是无法实现的。关于这一点,许多行业精英是深有体会的,他们在一个团队里可以呼风唤雨,一旦退出组织,往往发现自己一无是处。经理人如果想依靠一个或几个关键成员支撑公司发展,那是相当危险的,是不可能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