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166

第166章 总经理要学会知人善任

古之贤王,所以取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

——《管子·五辅》

一个组织要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一大批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已经成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就曾经说过:“如果我的公司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只要我的组织人员在,三年后我还是一个钢铁大王。”

日本著名的管理者松下幸之助说:“缺乏人才的组织等于亡灵”。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的经济。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质量的产品来源于公司的人才素质和创造性精神。技术的差距,管理水平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因此,人才的素质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支柱。于是培养第一流的人才成了优秀公司的重点目标。

重视人才是总经理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合理使用人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说的“知人善任”。

在知人、用人方面,李世民堪称典范。在我国历史上,汉代大一统局面结束后,开始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尽管隋朝统一了全国,但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和战乱,唐太宗上台后,面对的是人口骤减、土地流失、经济凋敝的景象。于是,振兴经济,发展国力,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唐太宗充分认识到合理使用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关键,于是制定了自己的择人标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为了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唐太宗努力实践“知人善任”的原则。在处理国家政事方面,唐太宗任用能够孜孜不倦、一心为国操劳的房玄龄;在军事上,任用文武全才、能够在外带兵打仗的李靖将军;在纳谏上,听从直言建议、不徇私情的诤臣魏征;在国家政令上传下达方面,任用能够公平公正的温彦博……知人善任,让唐太宗建立了一支各有所长的优秀团队,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历史伟业。

治理国家如此,经营好一家公司也是这样。英国福特汽车厂总裁山姆托依说:“管理功用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显然,任人唯贤是领导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一个团队中,经理人通常会根据岗位需要吸纳不同的人才。为了有效发挥团队的战斗力,需要决策者不但要考虑人才与其职位是否匹配,还要考虑团队成员之间是否能有效配合,这也是知人善任的应有之义。

曾国藩曾经指出:“用人为第一要务”。因为,学会知人善任,就等于延伸了自己的臂膀,通过安排合适的人才担任重要的职务,领导者就不必经常劳神地拘泥于细小的事务,从而投入精力研究组织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更好地领导企业前进。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同时他也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领导人,不但培养了许多优秀管理人才,更是较早辞去社长职务,让位于年轻人。

知人善任对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贤人往往不能被任用,而势利小人却飞黄腾达。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一样,“才高行洁,不必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必保以必卑贱”。虽然我们有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任贤为什么还那么难呢?

第一,有的总经理缺乏公平、公正的态度和对事业的负责精神,他们任平庸之辈或卑贱小人是另有所图。

第二,总经理心底狭窄。一个组织内如果有这种领导,则优秀的人才就会受到排挤,而逐渐离去,代之而来都是比他还庸碌之辈。

第三,总经理的官僚主义,不能发现和识别人才。要审慎选择适当的人选,必须靠平日不断的观察,留意每个人的发展动态,从中选择出需要的部属。官僚主义者是发现不了人才的,因而也就不可能任用人才。

第四,平庸之辈或小人,往往有拍马屁的手腕,他们善于在领导面前献殷勤,用小恩小惠取悦于领导。相反,贤者耻于干这种勾当,坚持原则,因不受总经理喜欢或得罪总经理而不被任用。

第五,无严格的规范化的考核,有功者得不到奖赏,无功者、有过者得不到应有的必要的处罚。所有这些都阻碍任人唯贤路线的贯彻。

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让出色的人才担任关键的职务,可以弥补总经理自身在某一方面的不足,培养年轻一代的团队成员,可以延续组织发展基业,这些都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竞争潜力和战斗力,也是知人善任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