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053

第53章 顺应“同业合作”的商业潮流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共同的市场,世界各地的人们,不管他们身处何地,都渴望得到共同的产品,并寻求相同的生活方式。全球公司必须忘掉国家、文化间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满足人类社会共同的需要和欲望。

——莱维特

公司的产业选择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在一定区域内,产品品种相似、技术含量相当、生产区位相近、销售用户对象相同,这些条件使得规模化生产与实行产销一体化具备了客观基础。

而在主观层面,总经理经过多年市场磨炼后大都认识到,联合能加大宣传和广告力度,真正树立起品牌形象;联合能引入现代公司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联合可以集中人、财、物投入高新科技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联合可以建立统一的销售网络,优势互补,减少生产和交易成本,扩充实力并抵抗外来冲击,从而有可能扩大规模,争取使产品或服务上档次、上水平等,朝不断优化方向发展。

事实上,许多经理人已经把“联合”、“合作”讲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让公司联合起来,不在于有科学的认识,而是要采取实际行动,避免被动应对。对此,许多管理者已经从早期的“应该做”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做”。因为,随着市场短缺时代的结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冲击,一些公司的优势逐渐消失,在面对国内竞争者的同时更面临着国外公司的强大压力,而家族作坊式的小公司根本无能力应战,只有联合起来才可以与之相抗衡。简单地说,是由于经营业绩的衰落才导致了许多公司自愿重组。

所以,不管是顺应外界市场潮流也好,迫于内在经营压力也罢,小公司追求同业经营已经成为经理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我们看到,在江苏、浙江等地,依靠高新技术带动当地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就是“同业合作”的典型案例。而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跨国跨地区的“同业合作”也方兴未艾,比如软件外包、世界工厂等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因此,总经理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同业合作”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真正把公司做强。

随着不少大公司的资本经营和品牌、技术、管理的输出,实力弱小的公司应该聚集在大公司的周围,只要“契约合理”,联合就能成为合理的结果。商业竞争不是零合游戏,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剧,合作共赢越发成为经理人必须面对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