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24900500000073

第73章 不要忙于出名,拒绝搞花架子

私营公司经营者应该高瞻远瞩,不应该热衷于评奖等各类名目,以期望给自己带来声望和其他利益,真正的荣誉应来自于实力和成绩。

——王云刚

很多私营公司经营者热衷于声望的提高,喜欢参加“大企业家”、“企业名流”、“十大杰出人物”等的评选。几经周折,终于当选,颁奖大会风光热闹,报纸杂志轰动一时,亲朋好友庆贺一阵。事实上,这对总经理个人的领导经营能力、公司运行的好坏,并没有实际的帮助,也无法增加个人财富。

还有的公司领导者,因为热衷名望参加各种评选,最后成了举办单位拉赞助、凑热闹的工具,背后反遭人耻笑,这更让人哭笑不得。在此,私营公司应重视的是“名实相符”、“实至名归”。要名实相符、实至名归,不可能靠少数人选拔、投票、抽签或走后门得来,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及经营的成效。只有实力与成效,才能保卫你的地位与财富。

很多国家的政治人物,经常接受民意机构有关声望的测验。但是,很少有政治人物在意这种测验得来的声望。因为,声望就像温度计的上升与下降一样,一件偶然的善事,可能将你送上声望的高峰,一个突发的事件,你的声望也可能因之跌入谷底。昨天的声望与今天的声望,有天壤之别。假如政治家天天关心的是自己的声望如何,那他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经商也和从政一样,不可过分在意自己的名望,更不可相信名望能为你带来什么实际利益,“虚名”只会累人而不会助人。实至名归、名实相符的私营公司,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得到社会大众的默认,而不是靠大众传媒或选拔机构的吹嘘瞎捧制造出来的。

商业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利润,私营公司的责任在于财富的创造。只要你有能力追求利润,创造财富,而又不忘记私营公司的社会责任,私营公司的声望自会如影随形而来,实在用不着任何人的选拔或吹捧。反之,你经营的公司年年亏损,纵使你醉心于对虚名的追求和对声望的培养,到头来退股倒闭,这些虚名、声望还不是有如春水东流一去不回吗?

此外,在公司广告宣传上,总经理也要避免搞花架子,注意规避宣传投入上的陷阱。怎样理解广告宣传呢?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过一段中肯的话:“广告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归根结底要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等多种因素。广告称王,不等于市场称王,广告明星绝不等于市场明星。”

私营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陷于“造名”之中务虚不务实的失败事例屡见不鲜。某县的一个小酒厂,年产白酒万吨。有一次,它斥巨资造名,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使销售量直线上升。后来,这个酒厂又投入巨资,再夺“标王”。由于只顾造名,不注意培养新品种,改进质量,酒长的各项产品指标开始大幅度下滑,产品大量积压,亏损严重。

在此,总经理要踏实经营,注意防范追求花架子的经营风险,明确这样几点:竞争的规律是不进则退,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名副其实”作为私营公司的经营之本,盛名之下更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重视造名,但是不唯造名,把造名做为抓产品质量、服务的延伸;不搞形式主义,杜绝花架子。

商业世界里追求品牌效应,也讲究利用炒作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爆光率。但是,这一切都必须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为前提,更需要经理人进行相应的谋划、设计。公司经营稍有起色,经理人就忘乎所以,把精力放到追逐名望上,这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不丢掉这种浮躁的心态,公司是难以做实、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