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24903600000010

第10章 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30751)(1)

3.1.心理状态的正常和异常

俗语说:心病要用心药医。当前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有多种不同的归类,为了便于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同志,以及广大民警更清楚地认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的意义作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综合生活质量,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警察组织兼具****与服务两项社会职能,是一项社会性非常强的工作,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一些心理或精神存在问题的人,会导致行为的异常,有的会伤害到自己,有的会伤害他人或社会。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助于预见判断他人的行为,对于有效地制止犯罪、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提高执法和行政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

(1)心理状态的正常和异常;

(2)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变态人格、精神病的区别;

(3)辨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4)常见的心理问题。

区分心理状态是否正常,主要有以下三原则:

3.1.1.意识清醒,保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意识清醒是指正常意识状态要有足够的清醒度,能正确清晰地认识周围环境,知道自己和别人是谁,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知道当时是什么时间。即要有正常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反之,一个人自称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这个人就是产生了幻觉,精神活动出现了问题。

3.1.2.心理活动是否保持内在一致性

心理活动是指人对周围事物从感觉到行动的全过程,既知、情、意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正常首先是心理活动要与环境一致,认识、情感和行动要反映客观现实。其次,心理过程正常和异常还表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之间是否统一协调。人们遇到或想到高兴的事,产生愉快的心情而发笑,这是正常的。如果口里讲着伤心事却不停的发笑,或没有外在原因,一个人经常自言自语,自己发笑。不论他在他人面前是否还能保持正常的交往,都要考虑他的心理活动有可能异常。还有,正常人的心理过程,尤其是情感和意志,其表现强度要和客观环境相应。例如,一个人客观上没有遇到令他悲观、烦恼、伤心的事,却长时间情绪忧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还有,恐怖症、疑病症等病人,多疑、过敏,不能正确反映现实,表现出思维上的不正常。由此产生的相应情感和行动当然也脱离现实,也是不正常的。

3.1.3.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人的行为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人格特征和个人经历等。不同的人格,不同的经历,表现的心理活动也各不一样。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不但要和同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其他人比较,用一般人的标准来判断。更主要是和其本人以往一贯的表现相比,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