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百岁不是梦
24906100000011

第11章 平安概论

一、平安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们都相互祝福和期盼平安。信仰佛教的人,常到香火旺盛的寺庙祈求平安;虔诚的基督徒和不少年轻人,每年12月24日都要过平安夜,以庆贺耶稣诞生前的平安并期盼来年的平安;不少人外出办事或旅行,都要翻阅易经方面的书籍或请大师掐算,选择适宜出行的好日子好时辰,以求一路平安;如今,不少为官的人和各类企业的老板,也都期盼退休时能平安降落;“好人一生平安”更是人们的口头禅。如此种种,平安已成为愈来愈多人期盼、追求和享受的目标。那么,平安是什么呢?

“平安”就其汉语词意之直观解释可理解为:“平”即指和平、太平、升平与平稳、平静、平衡之意,是描述一种较大时空范围的社会环境状况,结合人类社会的实践可具体理解为:没有战争、****、冲突等类的重大人祸和没有地震、洪水、风暴、大火等类的重大天灾,世界各国、各地及其人民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友好往来、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改善的大同盛世;“安”则指安全、安宁、安定、安心、安静之意,是描绘人们所处的相对较小的身心环境,结合人的具体生活实践可理解为:人们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没有违法犯罪,不犯大错误,不出大问题,不惹大麻烦,不遇大灾难,能安全、安稳、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二者综合起来,所谓平安,就人们通常追求和理解的社会与人身平安的含意而言,是指人类在和平、安定、吉祥的社会大环境中过着安宁、平静、幸福的生活,所以说平安是人生的持久幸福。

二、平安的基本特性

1.多元性(或多样性)

是指平安在种类和范围上表现出多种多样,即由于平安的主体(或对象)不同而使平安的范围及其内容也发生变化,表现出多元性或多样性,具体表现如下:

(1)就宏观抽象而言,平安有宇宙平安、太空平安、星球平安、地球平安、人类平安等,这类平安是主体宏大、范围广阔、内容抽象复杂的平安,我们可理解为平安的大概念;

(2)就微观细化而言,可把各种概念的平安分解细化,把握其基本内涵。例如:把个人平安分解细化,我们就可明确个人平安应包括:政治平安、道德平安、身体(生理)平安、心理平安、财产平安、信息平安和食品、药品平安等,这类平安是主体更小、范围更窄、内容更具体、标准更明确的平安,我们可理解为平安的小概念。本篇着重研究探讨的就是以个人平安为主的平安概念与实践。

2.相对性

是指平安在标准及其内容上是相对的,并非是绝对的。例如:我们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平安,主要是指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受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干扰破坏,没有发生大的天灾人祸,没有出现大的****和失误,但并非这个国家或地区一点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都没有,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一点问题都不出,一点矛盾都没有,否则就违反了唯物辩证法。因此,我们认为,只要这些小问题、小矛盾、小危险不影响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局,我们都可视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平安的,这就是平安的相对性。同样的道理,我们讲个人平安也是相对的,并非个人平安就不出任何问题和危险,而是说,只要这些问题和危险不危及人的政治生命和生理寿命,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这个人就是平安的。例如:一个人说了几句错话,工作中出了点小纰漏,不小心摔了一跤碰破了头,被小偷掏了钱包等等,这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无关大局,不危及个人生命和前途,只要这个人注意总结,吸取教训,我们认为这个人还是相对平安的。

3.可变性

是指平安在时空范围及其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且这种可变性是绝对的。例如:我们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平安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并非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永远平安和事事平安,因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安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受世界上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一旦战争波及或发生天灾,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安就必然转化为危险****等。就个人平安而言,也是一样道理,尽管我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但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出点风险或问题,更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都万事大吉。有的人今年或上半辈子平安,难保明年或下半辈子就不出问题;有的人在政治和道德上平安,说不定在经济或生活上就出问题,这些就是平安的可变性。

4.危险性

是指平安面临诸多危险的挑战,因为各类平安都由多种因素决定并受不少偶然、突发、多变、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的制约影响。例如:战争或恐怖主义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发生,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安就变为危险动荡;当大地震或风暴、洪水发生在这个国家或地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也就不可能像往常那样平安度日。这些就是平安所面临的危险性。

三、好人一生平安的哲理试析

“好人一生平安”是人类共同的心愿祝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分国度、不分人种、不分信仰,都在影视、歌曲、书信和短信中颂扬传递。但好人能否一生平安?为什么好人能一生平安?好人怎样才能一生平安?这些问题人们尚未很好深思作答。在此,我想就这些问题作点粗浅探讨。尝试着作些初步分析,算作抛砖引玉,供各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深入探讨和实践。

1.好人能否一生平安?

好人能否一生平安?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应根据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及其规律作具体的分析。根据我看到、听到和分析了解的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无论哪个国家或朝代,不管是何类人种或何种信仰,一般情况下,“好人”多数或大多数是能一生平安或基本平安的。但也有例外,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不少好人不一定就一生平安。我国“****”时期,不少好人惨遭种种打击迫害,有的甚至致残惨死,这就是实例。还有,突然降临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不论好人坏人都有不少难逃伤残死亡。这是因为,人要实现一生平安有诸多因素和条件,并非只是“做好人”这么一个条件,只是我们应当肯定:做好人是人们实现一生平安或基本平安的重要条件,而且好人尽管一时遭到不幸或迫害,迟早会被昭雪平反。粉碎“******”后,很多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在落实政策中恢复名义、恢复职务等就是证明。反之,一些作恶称霸、贪污腐化、专干坏事、害人整人的小人,尽管他们会一时得势,并能获得暂时的“平安和幸福”,但迟早会暴露其真面目而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也会有个别或少数坏人侥幸漏网逃脱而一生无事、平安享福,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大千世界是难以避免的,这也是“恶有恶报”这种社会普遍现象中的例外。

2.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多数好人能一生平安或基本平安呢?

一般情况下,多数好人是可以一生平安或基本平安的,这的确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我们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同观点、不同信仰的人各有不同的解释。首先,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大多数普通百姓都认为,积德行善、乐于助人的好人能一生平安,这印证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这是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体现,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次,用医学中心理学和健康学的观点分析,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多做善事好事之人,一般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无忧无虑,具备积极良好的心态,能客观正确地分析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能正确处理自身碰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身心就健康,就能长寿,而健康长寿则是人生平安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这就是好人一生平安的生理和心理原因。第三,用社会学的观点分析,被公认为好人的人,一方面,个人形象好,能自尊、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一般不易犯或很少犯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等类的错误,故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不会出大问题、犯大错误;另一方面,他们能与人为善,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易得罪他人或招惹是非,故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不易或很少被坏人利用或报复,能正常、平安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就是好人一生平安的社会原因。

3.好人怎样才能实现一生平安?

首先应当肯定:人,尤其是好人是可以实现一生平安或基本平安的,其条件和要求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你要一辈子都坚持做好人,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而且要注重学习并使自己融入社会,增长各种知识才干,方能如愿。这个问题详细具体在本篇第四章中论述,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