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瑰色
24906700000014

第14章 珍妃井 晚清乱局和光绪皇帝的情感悲剧

“亲爸爸”慈禧

同治死后无嗣,光绪皇帝载湉并非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是伯母兼姨娘慈禧力排众议将他迎立为新皇帝的。当时,载湉只有4岁。

《翁同龢日记》记载诸王大臣对着同治皇帝的遗体哭灵完之后,都赶到养心殿朝见慈禧太后,商议新皇帝人选问题。慈禧太后询问:“此后垂帘如何?”

两年前,同治皇帝就已经亲政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结束。现在慈禧不急着挑选皇帝却想自己垂帘,大臣中马上有人(疑为恭亲王奕?)反对:“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慈禧太后就说:“文宗(咸丰皇帝)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年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既定,永无更移,我二人(指与慈安太后)同此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曰醇亲王之子载湉。”在这里,慈禧以年幼者“乃可教育”为理由,不愿挑选年长宗室为皇帝,挑选了醇亲王奕嬛的儿子载湉。奕嬛是咸丰皇帝的七弟,娶了慈禧的妹妹生下了载湉。所以载湉既可算是慈禧的侄子又可算是慈禧的外甥,加上年纪很小,对想继续揽权的慈禧来说,无疑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根据《慈禧外纪》记述,载湉不是第一选择,经过了一番讨论才被扶立为新君。当日养心殿内,两宫太后对面而坐,王大臣们跪在地上。同治死后,阿鲁特皇后正怀着身孕,她肚子里的胎儿应该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可是,慈禧首先发言否定了这个胎儿:“皇后虽怀有身孕,不知何日诞生,皇位不能久悬,宜即议立嗣君。”

恭亲王奕?反对:“皇后诞生之期已近,应暂秘不发丧,如生皇子,自当嗣立。如所生为女,再立新帝不迟也。”

慈禧坚持说:“现在南方尚未平定,如知朝廷无主,其事极险,恐致动摇国本。”

慈禧的意见也有道理。一旁的慈安太后就说:“据我之意,恭王之子载澄可以继承大统。”

载澄为什么成为皇位的第二继承人了呢?因为和同治皇帝血缘最近的就是他的堂兄弟们,其中六叔奕?的长子载澄又是堂兄弟中血缘最近的(载澄在宗法上是咸丰最大的侄子)。奕?听说要立自己儿子为皇帝,连忙叩头逊谢,连说不敢——自古儿子当皇帝的,老子的日子都不好过,何况还有一个强权太后在那呢。

既然堂兄弟不行了,慈安太后又提出第三个选择,在同治的侄子辈中选择:“在下一辈里,按序当立者为载治之子溥伦。”

载治是郡王衔贝勒,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儿子。他的儿子溥伦是同治皇帝侄子中最大的一个。载治听说要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慌忙叩头,连说不敢。慈禧太后见慈安太后提出的人选都不符合自己心意,越说越远了,便亲自出马。她说载治是“过承子”否定了溥伦。原来,道光皇帝长子奕纬早死,没有儿子,载治是从远支亲属中过继而来的,宗法地位虽高,血缘却很远。

慈禧接着提出立奕嬛之子载湉为皇帝,并明确说:“宣即决定,不可再延误!”

奕?闻听,冲着奕嬛发火:“立长一层,能全然不顾吗?”他的愤怒其实是说给慈禧听的。载湉无论是从宗法、从血缘、从年龄各方面考虑,都不是最佳人选。奕?为国家考虑,觉得年长者为帝,对国家有利,所以反对立载湉为皇帝。

最后,御前会议投票表决新皇帝人选。结果3人赞成立载澄,7人赞成立溥伦,15人赞成立载湉。在慈禧的力挺下,载湉继承了皇位,成了光绪皇帝。

也许是吸取和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母子不和的教训,慈禧太后倾注了不少心血来抚育教导4岁的光绪皇帝。光绪的穿衣、吃饭、洗澡、睡觉等生活琐事,慈禧都亲自过问,甚至亲力亲为。据说光绪的肚脐有病,慈禧就每天给他擦身子,衣服也要一天三换;光绪的身体虚弱,慈禧命令御膳房要注意伙食,荤素搭配,每天必须变换花样,少食多餐。光绪从小胆子小,怕雷怕闪电,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钻进慈禧的怀里。这个时候,慈禧也会紧紧地搂着他,拍他入睡。这些母爱,慈禧甚至都没给过亲生儿子同治。

慈禧将光绪看做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光绪喊自己“亲爸爸”。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关心照顾越多,对他的期望值就越高,相反期望不能满足时的失望也就越大。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光绪皇帝17岁了,应该娶妻成亲,也可以亲政了。

和同治时代一样,慈禧开始操办小皇帝的婚事。经过一番挑选,有5个女孩子进入最终的角逐,分别是:慈禧的侄女、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5个女孩子全被叫到殿上来,由光绪皇帝亲自挑选。慈禧和一群贵妇坐在后面。慈禧把一柄玉如意交到光绪手中,说:“皇帝看谁中选,你自己决定。谁被你选中皇后就授给玉如意。”光绪皇帝推托说:“这件大事当由皇爸爸(指慈禧)做主。子臣做不了主。”慈禧很大度地让光绪自己做主,毕竟这是他的终身大事。于是,光绪就拿着玉如意,上前端详起5个女孩子来。他看中了德馨的一个女儿,在她面前停了下来,想把玉如意给她。突然,背后传来慈禧太后低沉而有威严的喝声:“皇帝!”光绪皇帝一惊,顿时明白了慈禧的真实意思。她是要光绪“自由”地执行她的意志。无奈,光绪只好把玉如意递给了慈禧的侄女、自己的表姐叶赫那拉氏。

慈禧对光绪所有的关爱,在选后这件事情上表现得清清楚楚。她的关爱是有目的的,就是要求光绪按照她的意思行事。慈禧想用关爱来培养一个俯首帖耳的皇帝。这是她和光绪日后矛盾爆发的根本原因。

光绪把玉如意递给叶赫那拉氏后,慈禧为防再出现差错,便宣布立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也就是日后的隆裕皇后。长叙的15岁和13岁大的两个女儿分别被选为瑾嫔和珍嫔,德馨的两个女儿被礼送出宫。有一种说法是选后前,长叙家贿赂了总管太监李莲英万两白银,希望李莲英能够做些手脚,让自己两个女儿中的一个被选为皇后。李莲英知道慈禧的真实意思,觉得让长叙的女儿为皇后难以做到,退求其次,对慈禧进言,让长叙的两个女儿都留在宫中做了嫔妃作为补偿。而德馨既没有背景又事先没有活动,两个女儿只能双双出宫了。

婚姻不能自主,对光绪皇帝的打击很大。身为皇帝,却不能选择自己心爱的女子。况且当时光绪正踌躇满志准备亲政,不想遭遇了人生大事的挫折,心里委屈懊恼极了。慈禧指定给他的隆裕皇后比他大3岁。表姐弟俩从小就在一起玩,光绪对表姐有好感,却从未想过要娶她为妻。隆裕皇后事后曾对弟弟德锡透露:当时在洞房里,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一下扑在表姐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并对隆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慈禧让光绪多亲近皇后,光绪偏偏就没有兴趣。

其实隆裕也很为难。她同样没有想到要和表弟结婚,她也是被慈禧指定为皇后的。但是隆裕在传统礼教中长大,思想保守,性格懦弱,咬咬牙接受了现实。德锡说:“偏偏隆裕皇后是一个旧时代的女人,学的是贤淑之道,欠缺的是政治远见,比起珍妃来就差得更多了。这样一来,老太后不但没促成光绪和隆裕,反而更让光绪冷落了隆裕。”

和同治的情况一样,慈禧的乱点鸳鸯谱又造成了一对男女的悲剧。光绪和隆裕这对夫妻生活得很不快乐。

珍妃进宫

让光绪皇帝惊喜的是,慈禧太后指定给他的珍嫔是个青春活泼的小姑娘,他很喜欢。

珍嫔入宫的时候只有13岁,青春可爱,活泼好动,人也聪明,常常笑声不断。紫禁城里的人们都喜欢她,毕竟在深宫高墙内的笑声已经是久违了。

光绪皇帝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很压抑,珍嫔像天使一样给他带来大自然的清新之风,能让他在烦恼的时候开怀大笑,能拉着他在平常之中寻找到乐子。光绪皇帝禁不住经常去找珍嫔。

就连慈禧太后,也对珍嫔这个小丫头有好感。“老太后在接触中也发现珍妃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人,一时之间,好像找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因此,她也非常喜欢珍妃,并愿意接近珍妃。”当然,慈禧的喜欢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免费”的,她对珍嫔的认可和喜欢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她希望珍嫔站在自己一边,利用光绪对她的喜欢去影响光绪,让光绪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太后保持一致。慈禧希望珍嫔能够为己所用,进而影响光绪也为己所用。

但是慈禧忽视了一点前提条件:年轻的珍嫔是否和自己同心同德呢?

珍嫔和慈禧年纪相差很大,思想性情也大不一样。她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不明白宫中复杂的权力布局,只是想让自己的宫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把宫外的照相机等新玩意引进了宫廷,又喜欢女扮男装,曾经装扮成太监逗光绪皇帝玩。对慈禧的潜在意思和宫廷许多潜规则,珍嫔都领会不了,更不用说执行了。慈禧和她的关系慢慢地就疏远了,且开始紧张起来。德锡说:“其实只是一件事情,让两个人闹得比较僵,就是:老太后说珍妃不守妇道。因为珍妃当时通过关系从外国人的手里买了相机,在宫里随便照相,并且穿的衣服在当时来说是失了体面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老太后还没有认识到照相机的作用,认为是妖术、邪术,所以就很反对这些东西在皇族中使用,但即使是这样,在当时的一些大臣家里还是藏有相机。再一个让老太后比较反感的事情就是珍妃喜欢穿着男服在宫里走动,这让老太后认为是给皇家丢了脸面。其实珍妃是一个很开朗大方的女人,有点大大咧咧的。但是当时的宫廷是非常严谨的,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她们之间还是产生了隔阂。”

珍嫔自身有许多毛病,除了年轻不懂事、贪玩外,还花钱大手大脚。她出身满族世代权贵人家,锦衣玉食,讲排场惯了,进宫后也是用度无计,对太监、宫女时有赏赐,花钱如流水。清朝给后宫妃子们发的“例钱”(也就是工资),珍嫔早早就花光了,暗中靠向姐姐瑾嫔借贷和吃老本过日子。有的时候,光绪皇帝也塞给珍嫔一点钱财,但很快也花完了。甲午战争期间,巨大的战争成本压得清朝和光绪喘不过气来。后宫以身作则,带头缩减开支,共度国难。这可把珍嫔给难倒了。珍嫔从小在富贵人家长大,不知道“节约”为何物。本来日子就紧巴巴的,现在缩减开支,珍嫔的日子完全过不下去了。内心失去平衡开始骄纵的珍嫔失去了理智,决定搞创收——卖官。

珍嫔的能力着实不错,很快就组成了一条“买官—卖官”的产业链。堂兄志锐负责抛头露面,联络买主,提供商品;珍嫔负责给光绪吹枕边风,塞条子请托。珍嫔还勾结奏事处太监,掌握人事消息,又拉拢住所景仁宫的太监上传下达。买卖的官职也从县官逐步上升为道台知府,利润可观。珍嫔拿大头,其余由各个环节人等分配。看着源源不断而来的钱财,珍嫔可以在紧缩银根的背景下大把花钱了。她很喜欢享受这样的生活。光绪依然宠幸珍嫔,只当爱妃开始关心朝政了,没有其他的想法。最后珍嫔卖官成了后宫半公开的秘密,蔓延到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19世纪末期,民间报纸和笔记闲书流行,为我们记下了不少珍嫔卖官的趣闻轶事。

江苏苏松太道道台的位置很重要。它名义上是管理苏州、松江两府和太仓州的道台,但驻扎在最先开放、迅速发展的大上海,兼管上海海关事务,俗称“上海道”。这个职位虽肥但职责重大,牵动东南,因此官员们虽然内心垂涎却不敢贸然请任。有个叫鲁伯阳的富豪,见上海道台出缺,就给珍嫔塞钱,想得到这个肥缺。光绪看到珍嫔请求任命鲁伯阳为上海道台的条子后,批准了,转给军机处。军机处的各位大人浸淫官场几十年,人脉极广,可就是没有听说过鲁伯阳这个人,查阅所有具备相关任职资格人员的档案也没有此人,只好不耻下问,询问朝中大臣。满朝大臣都不知道鲁伯阳是何方神圣。军机处只好回报光绪皇帝,不知鲁伯阳为何人,请皇上明示。光绪皇帝只见过珍嫔递的条子,他也不知道鲁伯阳为何许人也,就说你们去吏部查查天下所有官员的资料,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当时礼亲王是首席军机大臣,听光绪这么一说,明白了。皇帝都不知道鲁伯阳是谁,却直接任命他为官,一准是走后门的暴发户,翻遍吏部档案也不会有这个人的。礼亲王聪明,回答说,既然皇上恩准特任了,就不用查了,发布委任状吧。

珍嫔卖官事件中最出格的一次是任命一个叫做玉铭的人担任四川盐法道。地方主官赴任前要进宫“陛见”,接受光绪皇帝的询问、告诫和慰勉。光绪一“关怀”就出事了。他先问玉铭的履历:“你以前在哪个衙门任职啊?”光绪这是问他之前的官职。玉铭没当过官,又不会说话,张嘴回答:“回皇上,奴才在木器厂当差。”话一出口,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乐了,原来又是一个“特任”官员啊。光绪脸上也挂不住了,叫玉铭将履历详细写来。玉铭就拿着纸张笔墨,跪到殿门外面写去了。问题是玉铭压根儿就不识字,玉铭不识字但是有钱,想买个官光宗耀祖,珍嫔和她兄弟也没细问就收钱了。谁想还要当着满堂文武的面写字啊?过了好大一会儿时间,光绪问怎么还没把履历交上来啊,太监出去一看,玉铭跪在地上,汗流浃背,只在纸张上画了歪歪扭扭几条杠。新任四川盐法道竟然不识字!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于是就有大臣弹奏珍嫔卖官鬻爵了,还有人把消息捅到了慈禧太后那里。此时的慈禧刚刚“归政”光绪没多久,对光绪掌权不放心,现在丑闻爆发,慈禧也爆发了。她当众拷问珍嫔,从其住处搜获记有卖官收入的账本。之前,慈禧对珍嫔已经没有了好感,现在卖官一事让慈禧厌恶起了珍嫔这个恃宠挥霍、干涉朝政的后妃。据说,性情倔强的珍嫔和慈禧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撞。慈禧说她干预朝政,她就反唇相讥,说就慈禧“没有”干政。慈禧勃然大怒,将珍嫔“褫衣廷杖”,也就是扒去衣服当众杖打。这次惩罚很重,珍嫔先是“人事不省,六脉沉伏不见,抽搐气闭、牙关紧急”,后来“周身筋脉颤动、痰中带血”,经过二十多天卧床休息和治疗才痊愈。

这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10月月底的事情。之前珍嫔因为慈禧六十大寿已经升为珍妃,没当几天就被慈禧太后降为贵人,姐姐瑾妃也受连累,被降为贵人。珍妃手下的太监数十人,有的被发配充军,有的被秘密处死,有的被立毙杖下,就连伺候珍妃的宫女也被驱逐出宫。

经过这件事后,慈禧与珍妃的关系决裂了。珍妃在后宫的日子很难过,经常受到慈禧的责骂。德锡在晚清宫中担任侍卫,回忆说,在这种情况下珍妃曾经怀过孩子。但是就在珍妃怀孕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她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不好了,还产生了比较大的冲突。珍妃顶撞了慈禧,于是慈禧就派人打了珍妃,光绪一看情况不好,马上给慈禧跪下,并且告诉慈禧,珍妃已经怀孕了。这让慈禧接受不了。因为当年慈禧把隆裕嫁给光绪的时候,她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据说还在懿旨中讲明:他们的儿子就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慈禧希望以此“把大清皇帝的血统与自己家族叶赫那拉氏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慈禧通过一些手段让珍妃流产了。婆媳两人的关系就更差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珍妃也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很多人认为珍妃被打入冷宫,是因为她支持光绪维新变法,与擅权****的慈禧太后产生了直接矛盾。珍妃有个弟弟叫志锜,在戊戌变法期间和维新派关系密切,也有“尝侦宫中密事,输告新党”的记载。但说珍妃在遭到慈禧惩处的情况下依然参与变法,则缺乏证据。很可能是慈禧镇压了维新变法之后,顺带着把讨厌的珍妃打入了冷宫。

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携带光绪仓促西逃。临行前,紫禁城乐寿堂前的井盖被打开,珍妃掉到井里死了,时年26岁。这就是“珍妃落井事件”。

在细节上,珍妃落井疑问重重。首先,凶手是谁?有人说是李莲英推珍妃入井,有人说是太监崔玉贵推的,有人说是珍妃被逼自己跳入井中的。多数人认为不管谁是直接凶手,慈禧肯定是幕后的黑手。不过德锡为自己的姑姑慈禧辩解说:“(慈禧和珍妃关系不好)但是隔阂归隔阂,老太后要杀珍妃的心却没有。”他觉得这是一桩突发事件。

第二,珍妃为什么会被推入井中杀掉,难道仅仅是慈禧先前对她的恶感,还是另有原因?清宫末代大太监小德张过继的孙子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中说慈禧挟光绪西逃之时,珍妃正患天花,病卧在床。珍妃恳求放归娘家养病。但这与宫中礼制不合,慈禧遂逼迫珍妃投井自尽。这又是一个珍妃掉井的版本。

第三,珍妃临死前有什么言行?许多材料提到珍妃反对慈禧裹胁光绪西逃,认为西方对光绪皇帝友善,能够接受光绪皇帝。在国破之际,光绪皇帝应该留在北京主持残局。这恰恰打中了慈禧的软肋:西方接受光绪不接受我慈禧,我留光绪在北京不是自弃权力,让光绪掌权吗?这可能导致慈禧下定决心要处死珍妃。那么,珍妃在死前有无抗辩,有没有提议光绪帝留在北京收拾残局?

最后,光绪皇帝有无在场呢?

我们先来看看隆裕皇后是怎么说的。民间流传隆裕皇后和珍妃的关系很不好。因为珍妃得宠,也因为珍妃很聪明,把宫里的典礼礼节学得很好,而隆裕皇后却老出错,结果许多宫中典礼只好由珍妃代替皇后来主持。这些都引起了隆裕皇后的忌恨。

隆裕说:“很多人都说是我嫉妒告她黑状,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里去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与八国联军战败后,洋人军队打到了北京。于是在完全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老太后西行。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谁也不清楚这帮洋人最后会干什么?会不会像烧圆明园那样,把紫禁城也烧了。当然西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因为人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但是因为当时光绪是皇帝,而我是皇后,同时又是老太后的亲侄女,要带也只能带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亲属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们也不例外。可是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老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了老太后。在那个紧急时刻,珍妃一直对老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我要跟着去。您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您带我走。’这就让老太后非常难堪,带走一个珍妃,就必须带走瑾妃,还有其他的一些人,所以要开这个口子很难,加上洋人已经打到北京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于是老太后当时非常不高兴,认为珍妃根本不识大体。”

“从另外一层上讲,本来老太后就对珍妃平日的作为有点不高兴,再加上这紧急时刻的顶撞,老太后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在皇宫里,大清朝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敢于这么顶撞太后,即便是皇上都从来没有过,何况一个珍妃。老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老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珍妃这时候还不死心,对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后一看情况不对,这孩子跟我顶撞两句,怎么还真的去死啊!于是对崔玉贵说:‘赶紧去拉住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崔玉贵跑过去的时候,珍妃已经跳下去了。老太后一看没办法了,内忧外患啊,于是没来得及管她,就走了。”

按照隆裕的说法,珍妃坚持要随太后皇帝一起逃难,慈禧不允许,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说了过火的话。最后珍妃自己跳井了,慈禧让崔玉贵去拉,结果没拉住。事后,慈禧将珍妃的死归罪于崔玉贵。德锡家的人证实,崔玉贵一度被赶出宫来,无处容身,被桂祥家收留了几年,最后慈禧松口,崔玉贵才回到宫中。

但是根据慈禧身边宫女和太监们的回忆,勾勒出来的珍妃落井的经过,却和隆裕的讲述大不一样。伺候过慈禧的一个何姓宫女的相关回忆是:

逃跑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即庚子年的7月21日。头一天的下午,老太后在乐寿堂屋里睡午觉。我和往常一样,陪伴在寝宫里,背靠西墙,坐在砖地上,面对着门口。这是侍寝的规矩。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那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老太后匆匆洗完脸,一声没吩咐,竟自己走出了乐寿堂。我们跟随老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伺候。”这是老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个儿往北走,进了颐和轩。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从颐和轩出来,铁青着脸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老太后赐死珍妃,让人把珍妃推到井里了。我们更不能多说一句话。

珍妃落井当日守卫乐寿堂的太监唐冠卿的回忆是:

联军入京,崔玉贵率快枪队四十人守蹈和门,予亦率四十人守乐寿堂。时甫过午,予在后门休息,突觇慈禧后自内出,身后并无人随侍,私揣将赴颐和轩,遂趋前扶持。乃至乐寿堂后,后竟循西廊行,予颇惊愕,启曰:“老佛爷何处去?”曰:“汝勿须问,随予行可也。”及抵角门转弯处,遽曰:“汝可在颐和轩廊上守候,如有人窥视,枪击勿恤。”予方骇异间,崔玉贵来,扶后出角门西去,窃意将或殉难也,然亦未敢启问。少顷,闻珍妃至,请安毕,并祝老祖宗吉祥。后曰:“现在还成话么,义和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忽闻大声曰:“我们娘儿们跳井吧!”妃哭求恩典,且云未犯重大罪名。后曰:“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妃叩首哀恳。旋闻后呼玉贵。贵谓妃曰:“请主儿遵旨吧!”妃曰:“汝何亦逼我耶!”贵曰:“主儿下去,我还下去呢!”妃怒曰:“汝不配!”予聆至此,已木立神痴,不知所措。忽闻后疾呼曰:“把她扔下去吧!”遂有挣扭之声,继而怦然一响,想妃已坠井矣。斯时光绪帝居养心殿,尚未知之也。

何姓宫女和唐冠卿虽然没有目睹,但旁听了慈禧、珍妃、崔玉贵三人的对话和珍妃落井的声音。两人的回忆相互印证,加上何姓宫女还说民国初年崔玉贵亲口讲述了处死珍妃的经过,与唐冠卿所讲的基本一致。因此,慈禧让崔玉贵杀死珍妃的事实被许多人采信。

1901年,慈禧带着光绪返京。珍妃尸体从井中被打捞上来,清廷追封她为珍贵妃。追封珍贵妃的谕旨说:“上年京师之变,仓猝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中殉难,洵属书烈可嘉,恩著追赠贵妃位号,以是褒恤。”在这里,慈禧掩饰了自己杀害珍妃的罪行,将珍妃之死说成来不及逃跑,在宫中“殉难”,给人的印象是珍妃国难当头以身殉国。珍妃因为“贞烈殉节”,所以晋升为贵妃。这是传统后宫政治话语体系下的逻辑。

珍妃最初葬在阜成门外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名实不符,也可以看出慈禧对她的真实态度。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珍妃的姐姐瑾妃熬出了头,成了端康皇太妃。她主持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并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供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有“精卫通诚”的匾额,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这又是传统后宫政治话语体系下的评价。

瀛台时光

慈禧镇压戊戌变法是她和光绪皇帝关系恶化的转折点。之前,慈禧虽然对光绪的行动有所掣肘,有所约束,但光绪多数时候可以自由施政,自由度相当大。两人的关系也和和气气。之后,光绪被软禁在瀛台至死,慈禧重新走回前台发号施令。

瀛台位于北京三海之南海,四面环水,北面一桥相通,主体建筑是涵元殿。涵元殿原本是皇室游览、避暑的胜地,1898年9月后则成了光绪的囚禁地。慈禧派来的太监日夜监视着光绪帝。每天,光绪只有在上早朝的时候,才能被太监看押着走出瀛台。早朝时,光绪呆坐无语,散朝后再被押回瀛台。

是什么导致慈禧和光绪关系急转直下的呢?之前的说法是光绪任用康有为等人,推行的改革侵犯了慈禧为首的“后党”的权力。而康有为等人举止失措,在改革面临被扼杀的时候竟然要“围园捕后”(发兵围困颐和园,捉拿慈禧太后),激发了后党的镇压。“围园捕后”并非光绪的意思,却让慈禧误解为是光绪不忠不孝的恶行。这实在是变法期间光绪和慈禧缺乏沟通交流所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斥责光绪道:“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光绪跪地浑身颤抖,良久才嗫嚅道:“我无此意。”慈禧大骂:“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没有慈禧,可有光绪?这一句话,就注定光绪的维新变法不能绕开慈禧。

不主张变法的陈夔龙说:“光绪戊戌政变,言人人殊,实则孝钦(指慈禧)并无仇视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一闻警告,即刻由淀园还京。”慈禧也认识到清朝应该改革图强,开始也支持光绪的举措,可当康有为等人要侵夺她的权利,特别是听说要抓她时,就发动政变了。

支持变法的维新党人王照则说:“戊戌之变,外人或误会为慈禧反对变法,其实慈禧但知权力,绝无政见,纯为家务之争,故以余人之见,若奉之以变法之名,使得公然出头,则皇上之志可由屈而伸,久而顽固大臣皆无能为也。”王照的关键认识是改革也是慈禧和光绪的“家务事”。康有为怂恿光绪处处出头、事事独断,让慈禧心里厌恶。如果事事奉慈禧之名进行,维新变法可能就是另一种结局了。王照“亦屡向南海劝以此旨,而南海为张荫桓所蔽,坚持扶此抑彼之策,以那拉氏为不可造就之物”。康有为党人对慈禧的仇视和忽视,导致了变法运动的失败,也造就了光绪的个人悲剧。

与光绪开始瀛台囚禁生活相始终的是有关光绪“龙体欠安”的消息。

光绪的身体不好,这是事实。当时有人希望光绪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好是能够早死。这些人包括在变法中被光绪处置的人、依附慈禧发动政变的人、囚禁光绪的人和觊觎皇位的人,等等。尤其是光绪的年纪比慈禧年轻很多,一旦慈禧死了,光绪就能够名正言顺地走出瀛台,处理朝政,处理那些敌人了。所以,光绪的病情在1898年之后成了朝野谈论的焦点。御医们忙着给瀛台的光绪看病,御医不够还向天下征集名医。朝廷公布光绪的病情越严重,反对慈禧的人就越觉得这是慈禧一党的阴谋。

与光绪病情相呼应的是,慈禧开始紧锣密鼓地给不到30岁的光绪挑选继承人了。

从感情上来说,慈禧实在是对光绪太失望了。她在光绪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关爱,希望光绪能够延续自己的政治理念治理好国家,想不到光绪竟然信任康有为等人要捉拿自己,置自己于死地。她对光绪绝望了,决心找人替换光绪。所谓的“继承人”是幌子,慈禧估计先挑选着,等待时机成熟就把光绪换下马来。慈禧的这个主意,立刻在反对光绪的人群中迎来了喝彩声。

1900年1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

这个载漪,没有任何过人之处,慈禧也不太喜欢他。可载漪的妻子是桂祥之女、隆裕皇后的姐姐,也就是是慈禧的侄女。载漪的妻子常常围着慈禧,讨慈禧欢心。慈禧就选定了她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外孙溥儁来替代光绪——慈禧挑选皇帝的标准看起来很固定,主要是两条:第一必须是叶赫那拉家的孩子;第二必须年幼无知。那个溥儁年纪就很小。你想光绪都不到30岁,溥儁又是光绪的侄子兼继子,能力有多大啊。这个溥儁进宫“不乐读书”,整天就和太监们玩耍,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打水漂。

慈禧试探性的举动,本想看看外界对可能废黜光绪的反应,不料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是列强明确反对废黜光绪。光绪皇帝励精图治、变法自新的形象很得西方列强的喜欢。加上康有为等人在外国一个劲儿地“保皇”保光绪,使得列强都反对慈禧废黜光绪。当然了,他们主要是怕中国皇帝更替导致政局不稳,危害到他们的在华利益。其次,地方督抚也反对废黜光绪皇帝。他们也觉得光绪皇帝没什么过错,突然废立皇帝容易引起人心不稳,地方难治。

宫廷不是不断传出光绪皇帝病重的消息嘛,不是向地方征求名医嘛,西方列强就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派西医替光绪诊治。慈禧没料到洋人来这一招,百般不愿,可又没法拒绝。最后,******奕劻出面安排了法国使馆的德对福医生为光绪诊视。洋人公布的诊视结果是光绪确实有病,比如腰痛、遗精、呕吐等,但身体基本情况良好,饮食、运动都很正常,并非“病重”。据此,列强照会清朝现阶段只承认光绪是中国的皇帝,不以其他人为交涉对象。

这下,算是把慈禧太后废黜光绪的路给堵死了。慈禧受此挫折,把和洋人的新仇旧恨都联系起来,恨死了列强。刚好当年直隶山东地区兴起的义和团“扶清灭洋”,说到了慈禧的心里去。列强要求清朝镇压义和团,慈禧置之不理,还扶持义和团运动,希望给洋人看看厉害。就此,慈禧与洋人的矛盾激化了。随着义和团杀洋人烧教堂,列强在华利益受到极大侵害,最终派兵来华保护。在天津大沽口,列强联军和清军开战了。慈禧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洋人的“照会”。“照会”要求慈禧归政光绪、惩办对外强硬分子、允许列强驻军,等等。慈禧失去判断,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北京城第二次被列强联军攻陷,慈禧第二次逃亡。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了。慈禧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是好。突然,载澜慌慌张张冲入宫内,急喊:“夷兵已入内城,要攻打东华门了!”慈禧大惊失色,沉静片刻慌忙穿上太后宫服,想投水自尽。载澜忙拦住太后,跪奏:“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慈禧想了想,脱去太后宫服,改穿普通农妇的青衣,脸也不洗、头发凌乱,打扮成逃难模样,带上若干侍卫宫人出宫,向西北方向逃去。光绪穿着一件黑纱长衫和黑布长裙,被太监从瀛台带出,随慈禧逃亡。之前,珍妃被推入井中,死了。

慈禧此次逃亡狼狈异常,一路狂奔连续饿了两天,蓬头垢面的,最后才在路上看到穿着肮脏官服的怀来县知县吴永赶来迎驾。慈禧太后竟然对着一个知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连日奔走,不得饮食,又冷又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井内竟有死尸。不得已,采秫秸秆与皇帝共嚼。夜里既无床铺,只好躲在凳子上。晨夜寒气透骨,难以忍耐。尔看我,全然一个乡姥姥。今至此已两日不得食,腹内殊馁,此间如有食物,赶快拿来。”吴永回答:“此处本已准备了肴席,已被溃兵抢掠。还有煮好的三锅小米绿豆粥,也被抢食二锅。仅余一锅,因恐粗粝,未敢上进。”慈禧太后也不嫌弃,把小米绿豆粥喝得津津有味。

八国联军之乱是慈禧政治生涯最大的失败,而它很大程度上起源于慈禧和光绪的家庭矛盾。这场大乱的结果是清朝被迫接受《辛丑条约》,慈禧最担心列强要求惩治自己的结果没有出现。不过她和光绪的关系应列强的要求回复到了1898年的状态。溥儁被撤去大阿哥名号,迁出宫去,只领俸禄不得当差。溥儁之后无所事事,有人常见他在北京什刹海蒙右罗王府后面一带茶坊里喝茶,最后不知下落了。

转眼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1月14日。这一天上午,清朝宫廷又颁布一道征召良医上谕,称从去年入秋以来,直隶、两江、湖广、江苏、浙江各督抚先后保送了名医多人来京诊治光绪的疾病,却没有见效。光绪的病情反而加重了,“阴阳两亏,标本兼病,胸满胃逆,腰腿酸痛,饮食减少”,“夜不能寐,精神困惫,实难支持”。因此朝廷再次命令各省将军、督抚遴选名医,迅速保送来京候诊。这本是一道很寻常的上谕,可各省的督抚可能都还没看到这道上谕,光绪皇帝就在14日下午酉时(5到7时)在瀛台涵元殿死了,终年37岁,无子嗣。上午发布的上谕就成了光绪皇帝的死亡预告书。

一天前(11月13日)午后,也正在生病的慈禧太后在寝宫召见军机大臣之后,内阁即颁布两道上谕,第一是让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进宫教养,第二是任命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联系到第二天光绪的死,慈禧显然是在提前进行光绪死后的权力布局。难道慈禧她知道光绪会在第二天死亡吗?

更蹊跷的是,11月15日午后未时(1到3时),74岁的慈禧太后也死了,离光绪皇帝的死还不到20小时。

人们很自然怀疑光绪的死是不是正常死亡,该不会是被慈禧或者其他人害死的吧?

除了两人死亡前后的蹊跷情形外,最大的怀疑就是慈禧死后光绪如果活着必然对许多人不利。1904年,外间盛传慈禧太后病危。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专门询问外务部侍郎伍廷芳:太后驾崩后,皇上命运会如何?伍廷芳婉转地向内田表示:太后驾崩便是皇上身上祸起之时,“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太后驾崩即其终之时。于太后驾崩时,当会虑及自身安全而谋害皇上”。会不会是慈禧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赶紧布置后事再把光绪杀掉呢?或者是袁世凯、李莲英等得罪过光绪的人,怕光绪在慈禧死后反攻倒算,赶在慈禧死之前先害死光绪呢?这些怀疑合乎情理,之前朝廷不断公布的光绪的病情可能就是阴谋的“伏笔”。

光绪和慈禧的病案和《起居注》保留了下来,大臣们的宫中日记等资料也留下来很多,通过对它们的解读,一个基本事实是:慈禧太后病重之后,一直“病病恹恹”了十年的光绪皇帝的病情急剧恶化。一些名医本以为入京为皇帝看病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来京后纷纷发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感慨,有人暗示“此中情形复杂”。在光绪生命的最后十几天中,瀛台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后人猜测的一大疑团。近年来,清史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检测了光绪皇帝的遗骨和毛发,证明光绪皇帝是被砒霜毒死的。光绪被毒杀的基本事实清楚了,但凶手是谁呢?没有确切的结论。

如果是慈禧指使毒死的光绪,那么这简直是一场家庭人伦惨剧。

曾经伺候慈禧的宫廷女官德龄回忆说,光绪在瀛台的时候一直坚持学习外语,关注国内外时事。德龄离开清宫前,光绪私下告诉她“有意振兴中国”。可惜,光绪皇帝没有等来这样的机会。

光绪和“亲爸爸”慈禧一起走入了陵墓,隆裕皇后还得继续过着枯燥苦闷的宫廷生活。

在许多历史书中,隆裕的形象负面为主。而在隆裕的弟弟德锡眼中,姐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与世无争的好脾气的人:“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隆裕虽然长相不如珍妃,但是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坏。她在家时就对我们弟妹们很好,她很和善,样子有点忧郁,一点傲慢的意思都没有。后来进了宫,她就更加忧郁了。但是她还是对人很和善,别人觐见时向她问候或者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从不多说一句话。老太后和光绪接见其他人时,隆裕也总是陪伴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他们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老太后和光绪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这个时候有人会给她让出位置来,但她还是不愿意在更多人面前说话。她总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隆裕总是孤独地在侍女的陪伴下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到了冬天,她也是在身边宫女的陪伴下写写书法,或者做点其他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在死后人们还对她妄加指责,把老太后与珍妃的矛盾说成是她挑拨的,这是不对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德龄也对隆裕的印象很好:“皇后总是话不多,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个到太后寝宫问安,并告诉我们怎么讨太后欢心。一次太后早晨起来发脾气,她告诉我说只有我才能让太后情绪好起来,因为太后最喜欢我了。我们吃完饭后到皇后那里去,她总是问我们吃好了吗?并且,会时常赏赐我们一些小东西。”

好脾气的隆裕的悲惨命运,肇因于慈禧“赐予”的婚姻。慈禧让她走入了深宫大院,以为能给她带来幸福,却事与愿违。光绪不喜欢隆裕,随着不断遭遇打击和挫折,他对皇后的态度也日渐恶劣。后期,隆裕和光绪过着事实分居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光绪被囚禁瀛台的时候,隆裕在瀛台陪伴着丈夫。皇帝和皇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长时间相处在一起。当时光绪的情绪很糟糕,夫妻俩当天晚上就打了一架。隆裕就搬到了另外的一间房子去住。“但隆裕想抚慰光绪心情的想法并没有变,在陪伴光绪的这段时间里,隆裕尽量不去想皇宫里发生的事情,仿佛除了瀛台,外边的任何纷争都与自己没有关系。每天早上,隆裕照例要去问候光绪,并且陪着光绪一起吃早饭。剩下的时间,隆裕让手下的太监们给她带来小蚕蛹,开始自己动手养蚕。看着蚕从孵化开始,一直到吃桑叶、结蚕架,然后缫丝,隆裕日子倒也过得顺畅。同时也离开了纷争,隆裕的心情大好。”

“当第一只小蚕宝宝出生时,隆裕兴奋得像个孩子,招呼光绪过来看她养的蚕宝宝。光绪在瀛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也在反思自己对待后宫的行为,对隆裕似乎也有了一些同情。于是在隆裕招呼光绪看自己养的蚕宝宝时,光绪也非常惊奇,他没想到隆裕还有这么一手,对她的态度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两个人就一起培育这些蚕。当然光绪是不插手做这些事情的,只是在旁边不停地看,所有这一切,对于光绪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我所知道的隆裕皇后》)

可惜的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几年,光绪死了,隆裕从皇后变成了皇太后。

慈禧对死后的权力结构的设计类似于当年自己和恭亲王奕?叔嫂联合的样子,布置了隆裕和载沣共治的局面。可隆裕没有慈禧的能力和手腕,载沣也不是奕?,隆裕和载沣的合作执政不到3年就走到了尽头。清王朝风雨飘摇,南方革命党起义风起云涌,内部又是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在逼宫。隆裕手忙脚乱,先是让载沣“回家休息”,把权力交给袁世凯,结果就面临是否终结清王朝的问题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亲手终结了中国的王朝政治。这让隆裕永远刻在了史册之中。

埋葬王朝的压力让原本脆弱的隆裕难以承受。她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常常在宫中没有目的地行走,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退位的第二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隆裕就病逝了,享年45岁。隆裕死后,倍极哀荣。民国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参议院参议长吴景濂主祭,并恭读祭文,盛赞隆裕太后的逊位之德,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同“共和之美”。

其实“共和之美”与隆裕何干?她只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一个不幸福的皇后而已。

隆裕曾经对弟弟德锡谈了很多,其中有自我评价的内容:“从进入这个皇宫起,我的心就一天也没踏实过。说实话,我没进宫之前,就对皇宫没什么兴趣。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在皇宫里,恰恰是什么事情都会有人给你下绊子。我以前就听说过老太后怎么在宫里与陷害她的人作斗争,在这些方面,老太后是个聪明人,所以她成功了。别看后宫这些人举止端庄,可私底下心眼儿很坏,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我想以我这样的性格,如果皇上喜欢,我可以生活得舒心一点;如果皇上不喜欢,那就是我的命不好了。我知道,很多人质疑我的长相,可我当年也不输给其他人。只是这种在夹缝里生存的日子实在难熬,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非常难过的。很多人都说皇上喜欢恪顺皇妃,不喜欢我。也的确,入宫的时候,还是珍嫔恪顺年纪小,才 13岁,而皇上也只有17岁。都是小孩儿的心性,能玩在一起也不足为奇。在宫里,我的岁数最大,所以我要举止得体,不能跟着珍嫔乱疯乱玩,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基本的。珍嫔可以穿男装逗皇上高兴,而如果我穿上男装跟皇上一起玩乐,这个皇宫成了什么?好歹我有这个位置,所以要有自己的尊严,这也是皇上不太喜欢我的主要原因吧。”

从咸丰和慈禧时代开始,经同治和阿鲁特皇后,再到光绪和隆裕,家庭生活都远远谈不上幸福。看似无比尊贵的皇室,往往得不到幸福的家庭生活,这可能算是皇室的一大“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