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东方商人地图
24907000000015

第15章 阿里巴巴与阿拉伯商人的财富之门

阿拉伯人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波斯人”和“大食人”。阿拉伯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一本《天方夜谭》扑朔迷离,色彩纷呈,曾经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浮现着阿拉伯商人的背景。阿拉伯商人在中西文明史上曾经担当过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并通过神话、传说等形式体现出来。在阿拉伯人的故事里,常有一个梦,那就是发财梦。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有很多关于财富的故事。其中有两个经典的故事,一个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还有一个是阿拉丁神灯。这两个故事地球人都知道。

阿拉伯商人找到了自己的阿拉丁神灯,这就是石油。

一个崇尚经商的民族

公元5世纪,从古老的商业重镇麦加走出一个年轻人,他参加了一个到巴勒斯坦的商队。这个年轻人就是是******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

印度学者纳菲斯·艾哈迈斯说:“阿拉伯人是印度洋上最早的航海家”。阿拉伯人很早就开始了海上贸易。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提到“波斯”和“大食”,它们指的就是现在的阿拉伯。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在提及它们的时候,更多的是讲丝绸之路,让人更多地想到在沙漠中行进的驼铃声声。

阿拉伯人具有崇尚经商的习俗。其宗教创造人穆罕默德就是经商出身,其宗教圣地麦加就是商贾云集之地。632年,西亚的阿拉伯人创建了阿拉伯帝国。由于阿拉伯帝国地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阿拉伯商人在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古代陇西这地方是阿拉伯商人落脚的地方,慢慢发展成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居民点。

当时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客”、“蕃商”和“胡商”等。隋唐年间,“胡商”经丝绸之路自西域来,一般多在冬季回国,春季再回来。但由于商业往来频繁,有利可图,加上唐朝鼓励商业贸易,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国不归,称之为“住唐”。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侨居或在中国安家落户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留长安久居者或四十年”,“安居不欲归”,“有田宅者,凡得四千人”。长安城内有专门为他们设立的“西市”,街上有他们开办的珠宝店,药铺等,被称为“波斯店”。

盛唐时,朝廷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理海外贸易,接待来到中国经商的波斯人和大食人(阿拉伯人)。这个时候,广州大约有13万外国商人居住,其中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条比较重要的商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西南的茶马古道,中国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横贯南北的自福建至长江、汉江直到蒙古的晋商茶道等。在这些商路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与阿拉伯商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兴起于公元9世纪初,是维系东西方两种文明交流的纽带。公元10世纪,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士拉与希拉经海路驶进中国的广州港。通过该条航线,大量阿拉伯商人到东南亚和中国经商,随着该航线上海运的逐渐兴起,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新通道。他们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大量的叙述,使得当时的阿拉伯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此类故事或许也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提供了与中国有关的素材。

伊本·白图泰是中国人民熟知的著名摩洛哥旅行家,他在21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丹吉尔,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旅行。伊本·白图泰也许是在蒸汽机车产生之前旅行距离最长的旅行家。除了访问过西亚和北非所有******国家和地区之外,他的旅行足迹还远至撒哈拉以南及东部非洲、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拜占庭、南俄罗斯,中国是他旅行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在中国的杭州、泉州以及北京(元大都)等地都留下这位伟大的旅行家旅行、考察的足迹。

伊本·白图泰结束旅行返回摩洛哥之后,口述其旅行见闻,经三个月的记录与整理,而成《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旅行家笔录,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成为介绍中世纪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价值极高的著作,也是阿拉伯帝国及西方的人们了解中国的窗口,长期被许多学者引用。

阿拉伯人的医药知识大大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中药,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商人与医药学家从阿拉伯、波斯与印度等地带来和引进的“海药”。

到了南北朝,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经济兴起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到宋朝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已经十分繁荣。为加强对日益扩大的海上贸易的管理,宋朝不仅把前朝主管官吏市舶使扩大为主管机构市舶司,而且还把市舶司的设置从广州一地,扩大到杭州、明州、泉州等地。

中国的“四大发明”最早传出的是造纸术。公元8世纪,也就是在大食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来大唐的大约100年之后,国外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就出现在撒马尔罕。《旅程和王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在时间上前后几乎相差无几,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巴格达也好,撒马尔罕也好,造纸技术都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往欧洲。

继造纸术之后,一些中国的其他发明创造也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进阿拉伯帝国,后来通过帝国版图上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对西方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朝的时候,中国有一个名为郑和的太监,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他的父亲到过麦加,郑和的随行人员中有阿拉伯语翻译。这个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商人的联系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然而,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和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到了清朝中叶,中阿贸易的盛况已是大不如前。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回到了广州,一千多年前的盛况正在得到恢复。现在的阿拉伯商人和当年已经是大不一样了,一千多年前,他们主要采购香料、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现在他们看中的是中国质优价廉的家用电器、陶瓷、服装等日常用品。

现在,作为中国一个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省义乌市有五千余名常驻外商,其中四成以上是来自中东等地区的阿拉伯商人,人数超过两千人。

在布鲁塞尔市区南部,有一个名为“屠宰场”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阿拉伯市场。市场的规模很大,有好几千平方米。远远望去,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来自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商贩操着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不停地大声吆喝着自己的商品。他们的货物,无论是水果、蔬菜、日用品还是衣物,都摆放得极有特色。西红柿和黄瓜一个个被码放在特制的格子里,五颜六色的水果也各就各位。这些为了生计来到欧洲的北非移民,早已摒弃了传统的民族服饰,身着牛仔、T恤,微笑地招揽着顾客。

******文化与阿拉伯商人性格

1990年回历九月,一个西方商人与一位科威特人谈一笔进口生意,他想进口一批阿拉伯传统工艺品。西方商人邀请这位科威特商人共进晚餐。结果这位科威特商人非常生气,生意也就不欢而散。原来这位西方商人犯了一个大忌。因为每年的回历九月是******教的封斋月,在这个月里,阿拉伯人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才能进食。

在阿拉伯人看来,在年长者面前抽烟是对他的大不敬。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生意就没得做的了。

阿拉伯人的婚姻实行一夫多妻制,商务交往中千万不要打听别人有几个妻子,更不要询问别人的儿女之事。

阿拉伯人乐善好施。这已经构成阿拉伯人性格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天课等方式调节社会分配。

在世界现有文化圈中,真正自成体系、没有中断的文化只有四种,这就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即使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也在现代阿拉伯所在区域,比如犹太教、基督教都发源于现地中海东岸地区,对西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圣经》也发源在这个区域。阿拉伯文明与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腓尼基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而这些文明,正是西方文明的****。正因为如此,足以说明现在阿拉伯文化的重要。

对阿拉伯人的定义范围有大有小,定义范围最大的认为整个******都是阿拉伯人,大概有80多个国家。定义范围最小的是指海湾阿拉伯国家,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是海湾阿拉伯人。按照惯例,阿拉伯国家是指西亚和北非20多个国家的总称,总人口有两亿多。

今天,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宗教最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宗教则成了他们整个生活的全部。

谈到阿拉伯人,就不能不谈它的宗教——******教。历史上的阿拉伯人曾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明。******教是阿拉伯人的精神产品。7世纪初,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了******教,迅速发展到整个阿拉伯半岛。

******教的信仰非常简单,******教信奉安拉为唯一的神,安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阿拉伯语叫“******”,是******教徒的通称。在中国,******也称安拉为“胡大”或“真主”。

《古兰经》是******教的教义、教法的源泉,是******精神的灵感、慰藉的源泉。《古兰经》是真主的语言,是完美无缺的经典。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高宗皇帝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曾在京城长安接见阿拉伯********国家的首领——哈里发派来中国的使节;来使谈及本国建立的经过、社会风习和宗教信仰,故中国学者一般均认为这一年是******教传入中国的标志。公元10世纪中叶,******教已沿丝绸之路传入喀什。到16世纪至17世纪时,已经传遍全新疆。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等少数民族,均信仰这一宗教,在中国内地信仰******教的人也非常多。

阿拉伯文明不同于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而阿拉伯文明则更多的是游牧文明。他们没有中国这样良好的土地可以耕种,阿拉伯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漂泊无定的生活。由于******教的游牧文化特质,使得这些人习惯过田园牧歌式的悠闲生活,而不愿意去做辛苦劳动。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时候,我在外贸公司工作,尽管我没有去过中东,但是公司在中东的业务不少,据从沙特回来的朋友们说,那里没有电影院等任何男女可以混合公用的场所,银行都专门开“女子银行”。就连动物园也把每星期分成男人二四六、女人一三五这样的参观时间。按照******教的习俗,女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开始戴面纱。所以一个女孩子的结婚以前,能看到的男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兄弟,结婚以后能看到的男人只有自己的丈夫了。

在阿拉伯世界里,严厉的教义让男女关系成了一个禁区。男人与女人的交往根本就没有通道。

阿拉伯人一天有五次祷告。时间一到,大灯就灭了,商店关门谢客。

阿拉伯人性情很固执、脾气很倔强,不轻易地相信别人,比较保守,家族观念很重。在阿拉伯人的社会里,等级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主人绝对不做佣人干的事,即使这个工作极为轻而易举。封建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

阿拉伯人没有“饭局生意”,而是比较重视自己信赖的朋友的推荐。比如一个温州商人初闯迪拜市场,就是通过一个在当地经商多年的华人朋友,拜见了迪拜当地一位采购商。他俩是相识多年的生意伙伴,对于中国老伙计介绍来的新朋友和产品,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这样就迈出了生意的第一步。在阿拉伯国家做生意,不可能一通电话就可以谈妥一桩买卖。想推销某种货物而访问客户时,第一、第二次是绝对不可以谈生意的,第三次才可以稍微提一下,再访问一两次后,方可进入商谈,就是说,要先建立朋友关系,否则,不管条件有多成熟,他们也不会理睬你。

阿拉伯商人有其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全球商业大军中极富个性的一支。阿拉伯人做事规矩繁多,对人爱憎分明,若想和他们谈成生意,一定要十分注重相关的礼俗。阿拉伯国家规定每周四、五的双休制,而我国实行每周六、日的双休制,两相比较就只剩下三天的共同工作日了。拜访商人最好选在上午9点至中午1点及下午5点到晚上8点的时间段,政府部门则只工作半天,择时不慎,易吃闭门羹。

阿拉伯商人的办事效率常常让中国商人有些不适应。同样的事情在国内一天就解决,在阿拉伯国家有时少则三天,多则拖上一两个星期。这主要是因为与阿拉伯人的文化习俗有关。阿拉伯人上班时间很晚,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他们又有喝午茶和午休的习惯,所以下午三点之前不容易找到办事的人,到了周末又要做礼拜,属于法定的休息日,这样一来,办事效率就低了。

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一定要有耐心,无论政府高官还是小店老板都有不守时的习惯,和他们约会你一定要准时,而他们却常又迟到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干脆不来。要是有阿拉伯人把右手的5个指头并在一起,对你说“等5分钟”,那么请做好准备,你将受冷落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这个时间。但不要紧,阿拉伯人准会满脸堆笑地找出一大堆理由来做解释,把你憋了一肚子的气消下去。

阿拉伯人认为张口便谈生意是不礼貌的,就是再大的商人也忘不了在进入正题之前一个劲地寒暄、敬茶。他们谈生意通常比较随便,双方均不需要穿非常正式的衣着,而且很多谈判会在有陌生人的情况下进行。

阿拉伯人不爱当场拍板,关键时刻常用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句敷衍对方,这时不妨多问几句,以探虚实。但同时,他们又酷爱砍价,最好在报价时留出打折的余地。

阿拉伯人说“是”,可能意味着“或许、大概”。当他说“或许”时,可能意味着“不行”。在这一点上,阿拉伯商人与中国商人有几分类似。你很难从阿拉伯人口中听到一个直截了当的“不”字,他们觉得这样做不礼貌。当然,任何生意人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选择,所以他们经常说“因山安拉”,意为“如蒙上天保佑”、“要是老天爷愿意的话”,以此来表示难于实现愿望。另一方面,说“是”未必就表示同意,微微一笑或是轻轻一点头,倒很可能意味着接受。阿拉伯人把拒绝别人看作是无礼的,而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

“芝麻”打开了阿拉伯人的财富之门

“芝麻,开门!”这是电影《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的一句经典对白。当阿里巴巴面对着装满金银财宝的大山,喊了一声“芝麻,开门!”于是乎,大山敞开了一扇门,里面的金银财宝便唾手可得。

阿拉丁的故事简直就是阿拉伯财富故事的真实写照。阿拉丁是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同时还有些懒惰。一个外国的魔术师来到这里。这个魔术师知道这里有无限的宝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珍宝是一盏神灯。魔术师可以用魔术打开这个宝库的大门,但是不能进去,他要阿拉丁进去给他取宝。

阿拉丁进去了。他发现树上有黄金、地下有钻石。到处都是宝物。但是阿拉丁只是拿了一件最珍贵的宝物,这就是阿拉丁神灯。有了这盏灯,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神灯一亮就会出现了一个魔鬼。不管你要什么,你告诉这个魔鬼就行了。谁拥有了这盏灯,这个魔鬼就为谁服务。

阿拉伯人后来果然找到了这个“神灯”。并找到了打开这个财富之门的咒语。这个“神灯”就是埋在地下的石油。有了油井这个“神灯”,阿拉伯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在阿拉伯人的集体潜意识里,早已有阿拉丁神灯的财富梦想。

阿拉伯是现在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甚至超过了全球总量的60%。

阿拉伯国家拥有石油储量6500亿桶,是世界石油储量的61%。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第一,为2620亿桶;伊拉克1100亿桶;阿联酋980亿桶;科威特970亿桶。

阿拉伯国家日生产原油2000万桶,占世界日生产原油量的39%。沙特日产量最大,日产原油920万桶;阿联酋位居第二,日生产240万桶。

阿拉伯国家天然气总储量522550亿立方米,卡塔尔储量第一为206670亿立方米;沙特66460亿立方米。阿拉伯国家年生产天然气4452.7亿立方米,占世界年生产总量的12%,阿尔及利亚为第一生产大国,年生产1600亿立方米;阿联酋630亿立方米;沙特620亿立方米;卡塔尔380亿立方米;埃及280亿立方米。

2005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近60000万吨,占原油总进口量的40%多。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地。

这些石油为阿拉伯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2004年为例,阿拉伯国家石油总收入1610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750亿美元;科威特200亿美元;阿联酋190亿美元;利比亚13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120亿美元;伊拉克80亿美元。2005年得益于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暴涨,从原先的每桶20多美元,涨到每桶73美元,阿拉伯国家石油收入高达3000多亿美元。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这个国家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24%,占阿拉伯石油储量的61%,它的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和出口的90%。

诚实代表神的旨意

诚信是商业社会的本质。不管是什么国度,不管那个民族,没有诚信,不可能有发达的商业,更不可能产生伟大的商人。但是有些民族,诚信已经不是一个商业道德问题,而是上升到民族文化和商人人格的高度。比如日本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这样。特别阿拉伯人,诚实上升到神的旨意的角度。

有这样一则阿拉伯民间故事:

有一人饲养着一群奶羊,他雇佣的牧羊人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牧羊人每天挤完奶,就把奶交给主人。主人总是在奶里加进水,然后拿去卖掉。

牧羊人心里很难受,他劝主人,别这样,这样欺骗******们,一定会被真主看见。

主人不听,仍然我行我素。

一天牧羊人空着手回来。主人问他为什么空着手回来。他说昨夜一场暴雨,把羊都冲走了。这个主人,因为不诚信,他得了报应。

提到诚实,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一部名为《忠诚》的埃及电影,电影围绕一位埃及富家子弟与贫民出身的女友之间从恋爱到最后结合的艰辛过程,阐述了忠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影片当时曾经风靡世界,人们在欣赏埃及影星精湛演技的同时,也对阿拉伯社会有了深刻了解。

忠诚,阿拉伯历史上的一部活宪法。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整体,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阿拉伯帝国,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分为现在的22个国家,但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语言、生活习惯和民族传统却是统一的,或者说是相似的。阿拉伯人最早是由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组成,他们逐水草而生,性格豪爽,讲义气。阿拉伯人对国家、法律的概念不是很强,但交往中追寻的原则却是信誉和忠诚。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的******教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忠诚老实的表率,他因为具备这种美好的品格,曾被当时的追随者称为忠诚的人——艾米奈。他的奴仆们也非常忠诚。比拉勒曾被敌人严刑拷打,却始终坚信主人的信仰,最后连敌人也为其忠诚而感动;哈里发奥斯曼也因为忠诚而得到穆罕默德的赏识,穆罕默德还将两个女儿嫁给他,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之一。由此看来,忠诚在阿拉伯历史上恰似一部活宪法,起到了约束人们言行的巨大作用。

在今天,尽管阿拉伯各国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人们的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变化不多,尤其是在道德水准方面忠诚老实仍是人们彼此看重的东西,即使在生意场上,买空卖空、弄虚作假的事情也很少有。在阿拉伯市场买东西,是仿制就是仿制的,店主会如实告诉你,绝对不会骗人。很多中国商人到阿拉伯国家的皮货市场去买东西时,总担心皮子是假冒的,这时阿拉伯商人往往会拿出打火机在皮衣上烧,让你实地检验货物的真假。在巴格达,人们虽然穷,但人们还是很忠实厚道的。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有一个中国人到巴格达的一家餐厅里去吃饭,突然被店主叫过去,他当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没想到他拿出一个钱包来,问他是否认识钱包的主人,因为里面不但有许多美元还有中国人模样的照片。他一看照片,竟然正好是他的同事,同事拿到钱包后感动不已,非要拿钱酬谢店员,可人家一分钱也不要。

阿拉伯人的忠诚还表现在良好的信誉方面,叙利亚人的信誉给人印象更深。

有一个中国商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一次在大马士革一家商店买了套西装,当时对尺码很犹豫,担心回国后穿不了,但店主说,你什么时候发现不合身就拿回来换好了。他说那你得给我写上。店主说阿拉伯人最讲究信誉,说的话就是证据,不用写。果然他回国后发现不合身,就一直放在箱子里。大约过了半年,他又去大巴士革工作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那家商店,老板一看西装商标,马上同意给换新的,并说如果没有合适的就退钱。

阿拉伯人的忠诚不仅表现在做生意上,还表现在工作中,他们对工作总是尽心尽责,不讲价钱。许多大公司在招聘雇员时也很看重忠诚老实这一点。阿拉伯人对工作和事业的忠诚是发自内心、不折不扣的。老板让他把螺丝拧10个扣,他绝对不会给你糊弄9个扣,阿拉伯语里甚至没有偷工减料这个词。有一位对事业忠心耿耿的阿拉伯朋友,他就是新华社的报道员、伊拉克人贾迈勒。这小伙子喜欢干新闻,更珍惜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工作的机会。但最初他曾经被原来的分社炒过鱿鱼,后来由于他的坚韧重新被录用。这次伊拉克战争打响前,我们的记者撤离了,他就肩负起了新华社在巴格达的采访、发稿等重任,还把全家人都接到了分社居住,正是由于他的及时报道和机智勇敢,才使得中国媒体成为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第一家报道此消息的外国媒体。贾迈勒说自己既是出于对自己的祖国的忠诚也是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才如此玩命工作的。

追根溯源,阿拉伯人的忠诚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他们主张“认命”“顺从”,总是说真主就是安排我干这个的,因此我必须干好。在阿拉伯国家很少听到“挑战命运”、“迎接美好未来”等华丽的辞藻,但诚实可靠却处处可见。但愿阿拉伯民族的这个美德能永远保持下去。

在中东的商业活动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语句——IBM。I指的是“神的意志”,B指“明天再谈”,而M的意思是“不要介意”。比如在商谈中订立了契约,但后来情况有所变化,阿拉伯人想取消契约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这是“神的意志”而很简单地取消之。在商谈中,好不容易谈出苗头,正想进一步促成交易时,他们会突然耸耸肩说:“明天再谈吧。”这样一来,话头就只好打断。到下回再谈时,必须从头开始。最后是M,当碰到前面I与B的情形,或其他令人恼怒的事情,他们会拍拍你的肩说:“不要介意”,使你哭笑不得。所以在中东从事商业活动时,重要的是要记住“IBM”,配合对方悠闲的步伐,慢慢地向前推进才是上策,绝对不可急促从事。

朝圣季节是生意最好的时期。因为按他们的习惯,在前往麦加参拜时,都会购买家庭用品及衣服之类。所以当地的商人就会赶在朝圣季节之前,办妥货物,一般以日用消费品为主,所以要记住这个季节。

与阿拉伯人做生意,如果能背上一小段古兰经,对你的生意会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从此处于一个受人尊重的地位。若能不时扯扯宗教,或是侃侃足球,必会激起阿拉伯人的极大兴趣,生意上的难题也很可能在不经意间解决。

如有阿拉伯商人在谈判时突然起身,匆匆离去,你可千万不要见怪,因为虔诚的******要在每天的晨、晌、哺、昏、宵面向麦加,做五次祷告。

一次一个美国富商与沙特大亨阿姆德正在在进行商业谈判。阿姆德突然提出来,你介意我让我的孩子一起来听吗?一般我的谈判过程我都想让我的孩子来听,这样的话可以让他更早知道生意是怎么做的。

阿拉伯富商地图

有一个仅有5万人的阿拉伯小镇,有2500个户头银行存款超过了100万美元。这就是阿拉伯人的财富现状。

世界著名的《福布斯》杂志曾公布世界富人榜,阿拉伯人占据了世界富人榜的前四名。现年82岁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拥有21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富人;位列第二的是59岁的苏尔坦·布卢奈·哈桑,其财富为200亿美元,居第二;58岁的阿联酋总统哈利法拥有190亿美元,名列第三。56岁的阿联酋副总统、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拥有140亿美元,位列第四位。

据阿拉伯投资保障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阿拉伯国家21万个富翁所拥有的私人财产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90%是在海湾地区的产油富豪。沙特是富翁最多的阿拉伯国家,有富翁7.8万人,财产总量达241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在富人排行榜上居首位,阿联酋排在第二位,5.9万人拥有1600亿美元;科威特排在第三位,3.6万人拥有980亿美元。

卡索吉是一个沙特军火商,他曾列世界上有史以来的十大巨富之一,他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豪华的离婚赔偿纪录。1982年他向他的前妻索拉亚支付了8.9亿美元的离婚赔偿金,这桩婚姻才告诉结束。这个纪录至今还没有人打破。他的游艇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艇,造价达1亿美元,在这艘游艇上,有直升飞机、医院、电影院、迪斯科舞池、保龄球俱乐部和40间客房。

大部分阿拉伯富翁的财产都存在海外,主要是银行存款、金融投资、项目投资、购买不动产等。

阿拉伯国家在海外的投资,包括存款、购买股票等有价证券和房地产的投资已达1.5万亿美元。

一个迪拜的温州商人对阿拉伯商人的富有和珠光宝气叹为观止。他说,这些生意伙伴家里,装修都是极尽奢华,富丽堂皇,跟皇宫似的,到处摆放着古董,字画。车库里停着好几辆名车,换得很快。迪拜富人之间送礼,你送我黄金,我送你象牙,把人都看愣了。阿拉伯商人的家里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地下宝库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