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24907200000015

第15章 儿童心理有什么特点?

儿童期心理卫生篇

儿童期是指个体从婴儿期到学龄初期这一阶段,其年龄范围通常划分为1~12岁。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变化较大较快的时期。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下:

(1)好奇心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一切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都感兴趣,什么都要探个究竟。几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拿。四五岁的儿童,好奇心的表现愈加强烈,凡事都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还会把玩具拆开。对于儿童的这种好奇心,父母要能够理解,不要因为儿童问题多而予以斥责,最好是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认真地对他询问的问题给出答案。

(2)喜欢模仿。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在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儿童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时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模仿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提高得很快。在这段时期内,老师、父母和其他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和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父母应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儿童习得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3)情绪不稳。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远不及成年人稳定。往往取得一点成绩时就得意忘形,受了一点挫折后又立刻灰心丧气。儿童在处理事情和与人交往时,一般都会表现出易情绪化、控制能力差、常出现冲动行为等特点。当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儿童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4)意志力差。儿童在两三岁时就出现了意志的最初表现,能够为了某个较远的目的而有意抑制或延缓自己的行为,如为了吃零食而暂时听父母的话。但总的来说,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前,比较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遇到困难时容易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过,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儿童还是能表现出一定坚持性和自制力。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儿童意志力明显增强。

(5)思维发展存在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儿童在3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及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称为动作思维。3岁以后,儿童的动作思维逐渐减少,形象思维得到加强,这时儿童已经能够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6岁左右时,儿童的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和发展。父母应了解儿童的这一思维的发展特点,以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