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就业指导
24909800000045

第45章 附录二 1993—1996年中国农业发展

蒋建平

通过对1993—1996年中国农业发展的回顾,我认为可作出以下几点评论:

一是在拥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农民的中国,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否则,就会出乱子,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正如******告诫的那样:“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年五年转不过来”,“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二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利益不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对农业给予特殊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保持工农业协调发展,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保证农民种粮务农有利可图,同时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方面,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三是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过程中,切不可放松粮食生产。在中国,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是解决12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基础,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全国物价的稳定和经济体制的顺利转轨。从农业内部看,粮食生产状况如何,不仅涉及到亿万农民的生活与收益,而且还制约着畜牧业、水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90年代初粮食减产所产生的问题和教训,应引以为戒。

农业和农村发展及其特点

粮食生产突破徘徊局面,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粮食生产在经历了三年徘徊后,1995年开始回升,1996年总产量达50453万t,创历史最高水平,提前4年实现“九五”计划的下限指标。

从粮食生产变化看,出现了四个主要特点:

(1)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1992年的86.6%增至1996年的88.8%,其中玉米产量从1995年起超过小麦,上升到第二大粮食作物。这是饲料需求迅速增长的结果。

(2)大豆生产在经历长期徘徊后,1994年达1600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两年虽因价格等原因有所下降,但1996年仍达1322万t,比1992年增长28.3%,是主要粮食作物中增幅最大的。

(3)单位面积提高较快,1992—1996年间谷物单产增长12.7%,平均每年每公顷净增137.81kg。其中尤以玉米单产提高最快,增幅为14.8%,平均每年每公顷净增167.51kg,这是推广优良杂交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结果。

(4)在增加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提高粮食质量和效益。自1992年9月******颁布《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后,加强了优质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特别是针对早籼质量较差问题,现已选育出以“中优早5号”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抗病早籼品种,正在加速推广,预计优质早稻品种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100万hm2扩大到2000年333万占早稻面积的比重由12%提高到40%以上。同时,优质小麦、玉米生产也将进一步发展。

在经济作物中,油料、水果、蔬菜生产迅猛发展,茶叶略有增加,而棉花、糖料、麻类、烟叶呈下降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调整,一些经济作物的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水果、蔬菜、油料的增长幅度最大。在1992—1996年期间,水果产量增长90.7%,年平均增产553万t;油料产量增长34.7%,其中花生增长70.3%而蔬菜产量在1994—1996年两年间即由1.66亿t增至3.04亿t,增长83%。不论从上述三大类农产品总产量看,或者从其分类产品(如花生、油菜籽、苹果、梨、番茄、黄瓜等)产量看,中国均跃居世界首位。

但棉花、糖料、麻类、烟叶生产下降。特别是棉花1991年达到567.5万t的第二个最高产量之后,一直在420万~476万t之间波动,其中1993年因遭灾曾降至1987年以来的最低点。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棉花价格与购销体制不顺所造成的。其突出表现是棉花丰收时,出现卖棉难,一些地方给棉农“打白条”,再加上一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种棉的比较效益下降。如1994年国家收购价格为每50kg420元,而北方主要产棉省的一些地方种植1hm2棉花的收益仅2550元,而种植小麦、玉米可达3000元以上,从而挫伤了棉农积极性。1994年棉花收购价格虽提高64.8%.1995年又提高29.6%,达到每50kg770元,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种棉效益问题,何况中国棉花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受棉纺织品出口波动和大量进口棉花的影响,也给国内棉花生产带来了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决定不放开棉花经营,不放开棉花市场,不放开棉花价格,实行统一定价和收购,以保证纺织厂的正常生产。考虑到棉花的特殊重要性,从长远看,今后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价格,规范市场,加强贮备体系建设,改进政府宏观调控。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种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比较效益低的问题。

畜牧业持续高速增长,畜产品供给状况显著改善1992—1996年期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7.0%提高到34.1%,这是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

从畜牧业发展看,出现了四个主要特点:

(1)主要畜产品大幅度、持续地增长,未曾出现波动。1996年肉类总产量达5915万t,蛋类1954万t,奶类736万t,羊毛33.3万t,分别比1992年增长72.4%,91.6%,30.5%和30.0%,这样的增长速度是罕见的。

(2)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猪肉比重逐步下降,其他肉类比重上升。1996年猪肉产量4038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68.3%,比1992年下降8.5个百分点。禽肉产量达1075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18.2%,比1992年增加5个百分点。在此期间,牛羊肉占肉类比重由8.9%提高到12.4%,从而初步扭转了肉类结构单一的局面。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畜牧业产品率。以养猪业为例,肉猪出栏率由95.1%提高到119.2%,在短短4年间提高24个百分点,成效十分显著。这是综合应用先进饲养技术的结果。在家禽业、奶类方面,科技进步也取得可喜进展。

(4)人均肉、蛋产量有较大增长,市场供应状况明显改善。在居民收入提高和畜牧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秸秆养牛等各项计划,使人均肉类产量由1992年的29.81kg提高到1996年的49.54kg,人均蛋产量由8.9kg提高到16.34kg,从而基本上扭转了过去肉、蛋供应紧缺的局面。

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量迅速增长,水产品购销两旺 近4年内,渔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996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813万t,比1992年增加1255万t,增长80.6%,年平均增产达314万t,从而使渔业生产不断登上新的台阶,每年都有新进展。目前中国水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这样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1996年水产品总产量中,来自海水的产量1560万t,占55.46%;来自淡水的产量1253万t,占44.54%。按生产性质划分,捕捞产量1281.8万t,占45.56%;养殖产量1531.5万t,占54.44%。与1992年相比,海水产量比重下降4.5个百分点,而淡水产量相应上升。同时,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的种类不断增加。这是渔业综合生产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在渔场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995年农业部在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实行伏季(7~8月)休渔,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在远洋渔业方面,自1985年开始发展以来,其生产规模和作业区域不断拓展,至1995年,已拥有远洋渔船1131艘,年产85万t,除就地销售外,还运回一部分自捕水产品。

随着渔业的大发展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1996年全国人均水产品产量达23.53kg,比1992年增加10kg,从而不仅显著增强了市场供应能力,而且保持了水产品价格的稳定。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水产品市场,购销两旺,基本上扭转了居民吃鱼难的局面。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在农业工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近年来农业的物质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对农业的持续发展起了显著作用。1996年,化肥总用量达3829万t,比1992年增长30.7%,平均每公顷耕地用量达401kg。农用塑料薄膜用量101万t,比1992年增长29.4%,特别是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显著扩大,达到745万hm2,使中国成为这项技术应用最广的国家。农田水利稳步发展,有效灌溉面积达5038万hm2其中旱涝保收面积占73.8%,对于农业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下,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快发展,199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8810万kW,比1992年增长28%。机耕比重达57.8%,机播占21.4%,机收占12%。同时,农村用电量达1834亿kW·h,比1992年增长65.7%,平均每公顷耕地的用电量达1921kW·h。所有这些都说明,农业机械化已经重新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正在加快发展之中。

乡镇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寻求新的突破乡镇企业是中国广大农民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又一创举,它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1996年乡镇企业总数共2336万个,职工总数达13508万人,完成增加值17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9%;其中工业增加值12627亿元,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71.78%。利税总额达6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8%。全国农村社会增加值的3/5、国内生产总值的1/4、出口创汇的1/3、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乡镇企业。这说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企业资金紧缺,税赋增加,负担加重,市场竞争激烈。乡镇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已经减弱甚至丧失,不少企业管理粗放,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亏损面扩大。

针对上述问题,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实行集团化经营和创名牌产品的战略,并改善企业布局和法规管理,推进东西部合作。1996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了乡镇企业的地位、义务和权利,明晰了产权关系,理顺了管理体制,对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并有力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经营管理的改善。

为了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农业部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确定东西合作示范项目152个,总投资达50.9亿元,现已开始取得初步成效。

在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广大农民的生活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同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进,正在走向小康。1991—1996年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709元增至1926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年均递增5.7%。同期,农村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由620元增至1572元,年均递增6.4%。按照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衡量,农民生活水平评分由1991年的58.5分提高到1996年的77.7分,这表明农民生活已达到温饱有余,正在向小康目标前进。经济较发达的江苏省,1996年已有34个县(市)的农村跨入小康行列,占全省县(市)总数的52.3%;接近基本实现小康的县(市)19个,占29.2%。这标志着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加快。

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看,1996年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6.3%,住占13.9%,文化娱乐及服务占8.4%,穿占7.3%,设备用品占5.4%,医疗保健占3.7%,交通通讯占3.0%.其他占2.0%。商品性生活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达65.3%,比1991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优化,生活质量在提高。

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96年人均居住面积达21.7m2,比1991年增加3.2m2。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671亿元,比1991年增加5352亿元,增长2.3倍。

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

近年来,中国农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与对策是:

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不稳固,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有待改善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实施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并已取得明显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的基础地位仍较脆弱,时有波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曾经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徘徊和发展较缓慢的时期。而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地区,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也曾产生忽视农业、不抓粮食的情况,因而造成农业萎缩、通货膨胀加剧的突出矛盾,最终不得不回过头来加强农业、抓紧粮食生产。从工农业增长速度比例看,近两年虽有所调整,但失谪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1991—1994年期间农业与工业发展速度之比达到1:4.7~5.6,而合理的比例宜保持在1:2.5~3.0的水平,像1995—1996年那样才较为协调。这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绝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再考虑到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这一问题更值得高度重视。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其内部结构尚需优化 从农业产业结构看,1993—1996年期间,种值业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畜牧业与渔业分别增加6.4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持平。这一调整方向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林业比重偏低,只有4.9%。同时,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比重不仅将进一步调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内部的结构尚待优化。以种植业为例,其结构要同居民消费需求和畜牧业发展相适应,产品数量不仅要增长,质量更要改进,特别是优质稻、优质小麦比重要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要把人畜共粮转变为人畜分粮,也就是说,把饲料用的粮食生产推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大力发展高蛋白玉米、青饲玉米等专用饲料粮生产以及牧草生产,从而使口粮与饲料粮区别开来。

从农村经济结构看,重点要调整乡镇企业结构,扭转工业企业产值占70%以上、农业企业及服务行业产值比重过小的局面,把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作为一个重点,加以大力发展,从而将乡镇企业发展同农业比较效益提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乡镇企业生命力与活力之所在。同时,对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要关、停、并、转。

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的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十分悬殊,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和就业近4年来,在城乡居民生活都有明显改善的同时,应当指出城乡之间的差别仍十分悬殊,而且其间收入增长一度拉大。以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93,1994,1995年分别达到1:2.53,1:2.60,1:2.47,大于1978年1:2.37的差距,只是到1996年才缩小至1:2.27,但仍居高不下。在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别也较显著。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为例,1996年东部地区1974元,中部地区1451元,而西部地区仅1181元,三者之比为1:0.74:0.60。这是地区间农村经济水平差别的集中反映。而要减少乃至消除城乡及地区之间的差距,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现阶段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理顺工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以便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制止各种挤农、伤农的现象发生,使农民种粮务农确实有利可图。

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增长同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996年全国总人口达122389万人,比1990年增加8056万人,年均增加1342.7万人。同期,人均耕地面积由0.0837hm2降至0.0776h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而人均林地与草地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的大约1/7和1/2。同时,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仅2000多立方米,尤其是北方农业缺水情况日益严童。所有这些,都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达4.5亿以上,这既是一项巨大的人力资源,同时又给解决就业问题带来很大难题。1996年虽然已有1.3亿多劳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但仍有70%多的农业劳力从事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每个农业劳力仅生产粮食1400多千克、肉类160多千克、水产品70多千克,这同经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年低下,而农产品成本却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从长远看,中国解决上述矛盾的基本对策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传统农业转移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手段最终解决农业问题,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综合利用、保护与治理,为世世代代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