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中兴第一名臣成就大事的42种手段
24911200000022

第22章 处世之智(10)

10 会师结友,待以诚恕

曾国藩会师结友的核心内容,即是仁礼可施的敬恕原则。曾国藩根据自己“仁爱有余,威猛不足”的个性特点,认为自己交友应以“躬身处世,不外敬恕”为原则。

曾国藩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去伪而崇拙”,认为惟天下之至诚,可以破天之下至巧。他把人心诚伪作为人的基本品格来认识,认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和他交往。对门生李鸿章,他虽欣赏此人的才识,但对此人为人处事过于圆滑的态度,表示极为不满。

李鸿章到曾国藩处做幕僚,初到曾府时,并不是很了解曾国藩的为人。曾国藩有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很早,天蒙蒙亮时就与幕僚们共同用餐。李鸿章是江淮人,生活习惯与湖南人有所不同,早饭吃得较晚,根本不习惯那么早起床。有一天,李鸿章假装说头痛,没有去。过了一会儿,当差的频繁来催请,又过一会儿,巡捕也赶来催请,并且都说曾国藩非等幕僚们到齐了才开饭。李鸿章心里发慌,赶忙穿戴整齐,跑去用餐。曾国藩见他赶到,一言未发,吃完饭,放下筷子后却严肃地说:“少荃,既然入了我的幕府,就得听我一句话,在这儿必须而且只能诚实。”

然后不再说话,散席走了。后来,李鸿章因其才华出众,很受曾国藩的赏识,但他身上江淮人固有的虚伪却一直不为曾国藩所接受。李鸿章害怕之余总算明白,老师崇尚诚实的名声决非为了修饰门庭,他在后来的生活中便对自己多加约束。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每个人要想得到一个知心朋友,首先,自己要拿出诚心待人,认真分析自己个性中的长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与人交往,尊重朋友,舍弃自己的短处对待朋友,这样才能避免和朋友的冲突,才能得到朋友的肯定和信任。人,最渴望心灵上的朋友,心灵的对话就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真诚地交往。但我们的个性,常常左右我们的言行。只有深入分析了解自己,扬长避短,才能使自我们的言行表达得有分寸,才能避免言行上的失误。因此要得到益友,先得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而不能每次犯了错误都希望别人能原谅自己,这是不可取的。

曾国藩会师结友的核心内容,即是仁礼可施的敬恕原则。曾国藩根据自己“仁爱有余,威猛不足”的个性特点,认为自己交友应以“躬身处世,不外敬恕”为原则。每个人只有清楚了解自己的本性,依据这个才能确定如何去对待朋友,也有利于规范自己的言行。更能据此判断与朋友间的差距。

曾国藩说:“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方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那‘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也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

“敬恕”,就是“心中有仁,心中有礼”。曾国藩对师友也是以“仁”“礼”待之。对“仁”、“礼”二字,曾国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说过自己的带兵方法:施恩不如施仁义,加威吓不如加礼遇。“仁”指的是要人独立,使人发达。对士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内心渴望他们能自强自立,渴望他们方方面面顺顺利利,这样士兵能真切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就像一个父亲关心孩子一般,反过来他们也会感激你的恩德。而“礼”则是指不论在人多的场合还是人少的场合,也不论其职位的高低,对待别人不应该有任何怠慢之处,在人之前泰然庄重不要有骄横之气;穿戴整齐,使自己的容貌有尊严之气,这种充满威严的样子,别人一看顿生敬畏之心,这样显露出来的威严不会显得凶猛。

以谦和有礼的态度对待别人,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严肃、庄重,那么于无声中就显露了自己的威严,令别人不敢轻易冒犯,这样别人就会体会到你的威严了。“仁”和“礼”,即使在蛮横之际也可以行之有效。

陈国瑞是湘军中有名的悍将,其脾性粗鲁,莽撞。曾国藩接替“剿捻”事宜,与陈国瑞打上了交道。当时正逢陈国瑞与刘铭传所率之部发生械斗,曾国藩在处理时想到,只有让他真心佩服自己,以后才能用他成大事。于是,曾国藩先以威严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陈国瑞的嚣张气焰,接着一一列举陈国瑞的劣迹暴行,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在陈国瑞沮丧、退缩、打退堂鼓时,曾国藩忽又话锋一转,高度地表扬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说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将才,千万不能因一时的莽撞而毁掉自己的前程。听到这番话,陈国瑞精神大振,这时曾国藩坐到他身边,耐心教导启发他,同时给他定下“不扰民,不私斗,不违令”三条规矩。陈国瑞被曾国藩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只得唯唯退出。陈国瑞后来虽然旧病时有复发,但最终还是改过自新,为曾国藩所用。

曾国藩说:“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及同出一源。若只知利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待人以“敬恕”,也就是“仁礼”,这就是曾国藩待师会友的基本原则。曾国藩自二十四岁以后脱离学生时代进入自学阶段。这个时期他选择朋友,更加注重对方的真才实学。寻找才高者为友,成为曾国藩的择友标准。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在北京他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但四弟前次来书,言欲找馆出外教书。兄意教馆之荒功误事,较之家塾为尤甚。与其出而教馆,不如静坐家塾,若云一出家塾,便有明师益友,则我境之所谓明师益友者,我皆知之,且已夙夜熟筹之矣。惟觉汪觉庵师及欧阳范溟先生,是兄意中所信为可师者。然衡阳风俗,只有冬学要紧,自五月以后,师弟皆奉行故事而已。同学之人类,皆庸鄙无志挖,又最好讪笑人。(其笑法不一,总之不离乎轻薄而已。四弟若到衡阳去,必以翰林之弟相笑。薄俗可恶!)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兄尝与九弟道及,谓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今四弟意,必从觉庵师游,则千万听兄嘱咐,但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也!”

又说:“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窃被茅塞久矣,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在这两封家书中,曾国藩告诉其弟交友贵在“选择”,择良贤而友之,庸鄙者敬而远之,这才正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曾国藩曾说:“人有良师益友,虽懦夫亦有立志。”人世间敢于“规箴余之短”的益友即使很难找到,但只要能用“诚恕”二字努力寻求,这样的朋友还是可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