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中兴第一名臣成就大事的42种手段
24911200000024

第24章 治家之智(2)

2 做人孝为先

曾国藩的孝顺不仅只对双亲,他一直主张“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并努力去实现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行至孝,凡父母、祖父母之一言一行,无不谨守毋违,且为文记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如果想都没有想到,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所以心中无论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但总有一块是留给父母的,这是做子女的本分。

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为人行侠仗义,待人诚恳,对那些老成端庄的人,星冈公很恭敬地对待而不懈怠,其他各种人,譬如乞讨的、借宿的……他都很热情地给予接待。他看见乡亲和亲戚好友,有好事就去祝贺,有丧事就去吊唁,有病就去看望。乡里的人打官司,他常常在中间调解,对那些做事特别不讲道理的,常常不给他们情面,严加斥责,乡里的道路毁坏没修的,孤寡老人生病无亲的,他都给予了一定的帮助。由于星冈公为人正直,慷慨大方,因此在当地有极好的声誉。

星冈公年老时身患病,行动不便,又说不出话,生活十分不方便。儿子曾竹亭孝顺至极。日夜侍奉他,星冈公要东西,用眼睛示意,不舒服时,就皱皱眉,曾竹亭心思细腻,常常在父亲想问题之前就想到了,星冈公每晚小便六七次,人又很自尊常不愿仆人帮忙,曾竹亭衣不解带侍奉一旁,一看见父亲要起来,赶快就将器皿放好,待一会儿功夫,再走过去,从不让父亲觉得难堪。冬天大便,让别人帮忙挪动父亲的身体,曾竹亭就在旁边挡住,父亲身上弄脏一点马上就换洗,父亲病了3年,曾竹亭没睡一夜安稳觉,这与人们所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恰好相反。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曾国藩为人恪守孝道,与他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教育向来有言教和身教的差异,星冈公讲话向来条理性强,分析问题精辟、透彻,很多的话都成了家规,这大概就是言教;“竹亭公对父亲孝顺,时间虽长却更加用心,没有任何怒言”这大概就是身教。星冈公与竹亭公与后世的教育方法大不相同,但对于感化家人,成为乡人的榜样,却起到了相同作用。

曾国藩长年在外,在家时间很短,但从来不忘孝敬双亲。他在京城做官时,总是时时写信回去告诉父亲自己的现状,让父母不必担忧。每次写信给父母,开头总是:“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末则写上“男谨禀”或“男谨呈”。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即使远在千里,对父母也是孝心备至的。

由于远离家乡,自己不能对久病在床的祖父尽点孝心,在家书中他说:“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须臾之懈,独男一人远离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责甚深。”他除了自己常写信回家向父母问安,也常要求兄弟、子侄写信汇报父母的身体状况。

有一次,曾国藩从弟弟的信中知悉父亲因过多地为家中之事劳累,以致累坏了身体时,马上写信给父亲,在信中他说到:“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恭窃卿贰,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他又写信给弟弟,让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父母,一番孝心溢于言表。

曾国藩要做什么事时,总要与父母商量,有时两位老人不同意或想不开时,他便很耐心地开导。老人实在不答应,曾国藩便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去做。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写过这样一封家书:“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城欠账近一千,归家则途费接礼又须数百,甚是难以措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自己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则后年必归次也。若二者不能,则只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归家告养,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累,归无储粟,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若能于前三得中得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祖宗能默佑否?”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虽然位居高官,但时时想念家中父母,渴望回归故里,亲自侍奉双亲,但是官场事务繁多,抽不开身,只好把这种孝敬双亲的炽热情感,深深藏在心里。为人子女,总想令父母健康一些,安逸一些,少操心一些,《礼记》中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儿子对父母之礼,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让父母冬暖夏凉,一般人大概是容易做到了。很多人连让父母冬暖夏凉也做不到,不是没有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不就是没有孝心吗?

《尚书》云:“奉先思孝。”就是说待奉先祖要念念不忘尽孝,也即是说作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如果想都没有想到,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所以心中无论装有多少事,多大的事,总有一块是留给父母的,这就是做子女的本分,如果连这点本分都没有,那就不成其为人子了。

曾国藩身为人子,却不能经常在家侍奉双亲,心里的难过是可想而知的,他总希望自己能多为父母做一些事情,以此来报答父母。他在京城做官时,得知母亲想买一个丫头,马上写信表示支持,并从自己很少的收入里挤出五十金寄给母亲,祖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给祖父买了一件黑狸皮褂,用以御寒,又担心家人不会保管皮褂,因此特地写信说:“闻狸皮在南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检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指防潮剂),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其气如棒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大,每衣内置三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天。待热气退尽乃收。”这样细微的事情,曾国藩也要再三叮嘱,可见他对父母的孝顺并不是装装样子,而是时时将父母放在心间,处处为他们着想。

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父母都有难操的心!”为人子女,应该要为父母分忧,曾国藩为官一生,很少在家,但他通过各种方式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分忧,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不像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心中虽有父母,但他们总觉得时间还长呢,孝顺父母的时间多的是,由此整天忙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成功,渐渐忘记父母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慢慢老去。另一种人事业有成后把父母接到身边,结果父母来后,自己的家务做得越来越少了,父母比原来在家里更辛苦了。像这两种人难道是讲孝心吗?更有甚者,嫌父母穷,不愿为父母花费过多而轻待父母,或是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让母亲孤苦伶仃一个人过,以上几种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清人朱柏庐有副对联说到: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曾国藩的孝顺不仅只对双亲,他一直主张“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并努力去实现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曾国藩的三叔父曾骥云,一直在家务农,生活艰苦,曾国藩常常不忘接济他。待他如同父亲,他后来依靠曾国藩的孝敬,生活慢慢地好了起来。曾国藩不仅对叔父常尽孝心,对兄弟也是关爱有加。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才华出众,后来加入湘军,成为一名得力干将,立下了许多战功。但为人有些骄傲,曾国藩常耐心地对他加以劝诫,教他慢慢学会如何做人。生活中,曾国藩也是时时处处关照弟弟。有一次,曾国荃左臂疼痛不能伸缩,曾国藩特别担心,后来专门派人给弟弟送去膏药三副。曾国藩得到一个“一品”的名额,不给自己的儿子,却给了弟弟的儿子纪瑞,事先也不告诉弟弟。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身为长兄的曾国藩爱弟让弟的浓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