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对外关系中,美国和苏联(今俄罗斯)占据首要地位。赵蔚文研究员的《印美关系60年》概述了两国关系的“形成期”、“波动发展期”、“稳定发展期”直至当前的“重新调整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和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和推行其价值观念的超级大国美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如何复杂的“爱恨”关系。读者若想更详尽地了解这种关系的全过程,可以拜读赵蔚文的专著《印美关系爱恨录》(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张敏秋教授的《印度―苏联(俄罗斯)关系》阐述了印度与另一个曾经是超级大国的苏联(俄罗斯)之间60多年的关系。独立后,印度推行不结盟外交,苏联(指前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诸多的共识奠定了彼此友好合作的基础。1953年后两国关系稳步发展,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1971年两国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成为带有军事色彩的准同盟关系。苏印全面合作的关系还因中国、美国、巴基斯坦的因素而加强。苏联解体后,俄印关系经过了几年的低落,重新得到恢复。1993年两国签订新的友好合作条约,替代了1971年的条约。****时期,两国重新建立并发展了战略伙伴关系。
在全球一体化大潮的推动下,国家间问题颇多的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开始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努力。至今四方已经举行了五次学术性研讨会。陈继东研究员的《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及其发展趋势》,对四方合作的意义、进展作了阐述,尤其对这一合作涵盖的范围提出了见解,值得重视。
克什米尔争议是印巴之间对立之根源。基于中巴关系的亲密和中印关系的疏远,中国对这个问题当需谨慎。作为一位前驻印大使,论述这个棘手的问题很不容易。程瑞声在《论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途径》一文中,提出了公允、合情合理的解决途径。
印美关系60年
赵蔚文
印度独立后的近60年来,印美关系跌宕起伏,数度进入低谷,但却一直没有出现过真正的高峰期。双边关系实际上长期在一个具有上下限的甬道内波动。波动的下限是印度不能超出仅作为地区大国的力量角色,如果印度试图冲破这一角色的限制,美国即做出反应压制印度,使双边关系降温。波动的上限是让印度保持作为地区大国的相对独立性,如果印度实力相对下降或受到其他大国的强力吸引时,美国即出手援印或拉印,使双边关系升温。总的来看,印美关系大致可分为形成期和三个主要阶段。
一、印美战略关系的形成期(1947―1955年)
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了以巴基斯坦制衡印度的南亚基本战略格局。印度独立初期曾对美国怀有感激之情,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和人民曾支持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印度独立后十分珍惜其来之不易的独立地位,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旋即发生了因印巴分治后的克什米尔问题引起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为抗衡印度而寻求西方支持。当时美国已将“遏制”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作为其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它在南亚的布局是利用巴基斯坦对西方国家的需求而支持之,将巴作为对苏、中战略包围圈的基本环节,而巴基斯坦刚好以迎合美国的战略需求来换取美国的支持以抗衡印度。印度则激烈反对美国建立有巴基斯坦参加的军事同盟,认为此举将影响南亚的所有平衡和均势,但印度终究无法左右美国的政策。美巴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美国于1954年2月正式向巴提供军援;1954年9月巴基斯坦加入巴格达条约;1955年7月又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不过,同时美国也表示同样可以给印军援。自此初步形成了以印巴相互制约为基础的美国对南亚战略格局的基础框架。
二、印美关系波动发展期(1956―1971年)
美国在建立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同盟关系后,开始经营它在南亚确立地区大国间相互制衡战略格局的另一方关系,即拉拢印度。美国认为,只有大量援助印度和扩大双边贸易才能对印度的政策施加影响和占领印度的广阔市场。1956年美国开始对印度提供经济援助,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也给印度提供贷款,1957年美国开始向印提供低息贷款。而此时印度发展经济极需外国援助。1956年开始的印度第二个五年计划将重点放在发展重工业,所需外援占公营部门资金来源的22.5%。而当时世界上能够对外提供大量援助的西方国家只有美国。印度从独立到1960年底,获得美援149.5亿卢比,世行援助31.5亿卢比,共181亿卢比(占当时外援总额的2/3),其中152.6亿卢比是在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提供的。另一方面,印度为了要在解决国际上的南北冲突发挥作用以提高国际地位,间接地与美国站在了一起。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侵略埃及引发“苏伊士危机”,美国为排挤英国在中东的势力而摆出反殖民主义姿态,反对英、法、以侵埃,印度则在联合国有力地支持美国的立场。1960年比利时镇压其殖民地刚果时,美国乘机以“联合国军”旗号进入刚果,印度在其他一些国家退出联合国军时增派一个旅的战斗部队执行“战斗任务”。这不是一般的维和任务,而是对美国给予了直接的支持。这样两国关系逐渐改善和加强。
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印度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切断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联系。1955年4月万隆会议成功召开,印度和中国声望增高,两国间关系也相当友好。美国认为南亚只靠巴基斯坦而没有印度的参与是不能阻止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向南扩展影响的,因此美国必须与共产主义争夺印度。美国一方面利用印度的大国心理,鼓动印度与中国进行“竞赛”,允诺给印度更多的经济援助支持其发展,以展示印度这样的“民主橱窗”同样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希望利用中印之间边界问题切断中印联系。1961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在印度首次公开宣布坚决反对中国“侵略印度和西藏”,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向印度提供武器援助,印美关系迅速升温。但在美国准备应印度要求提供空中支援时,中国已单方面撤军,美随即大大降低了对印的军援,令印大失所望。此时美对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已基本确立,印巴相互制衡。为保持这种平衡,美并未响应印要扩大军援以抗衡中国的要求,以免引起巴对美的不满和印对巴军事优势过大而破坏平衡。
但是,印巴双方都对美国在它们之间搞“平衡”不满,拒绝美提出的印巴联合共管克什米尔的建议,印巴于1965年爆发第二次战争,美国因陷于越南战争而取“中立”,苏联则乘机介入调解而使印巴停火,并主持召开了印巴首脑参加的“塔什干会议”。美国在此次印巴战争后停止了对双方的军援,苏联则加紧援印军火,同时也给巴一些军援。印苏关系持续增强,到1971年,印度在苏联支持下肢解巴基斯坦,直接冲击了美国在南亚的基本战略格局。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占总人口26%的西巴旁遮普人掌控中央权力,对占人口56%的东巴孟加拉族人实行歧视政策。1970年12月大选时东巴的人民联盟几乎囊括东巴所有议席,其领导人穆吉布?拉赫曼宣布接管东巴并要求独立,当时巴总统叶海亚?汗颁布军事管制实施镇压,大量孟加拉人逃往印度。印度则在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联获得空运来的大量坦克和火箭等武器,11月21日在苏的支持下侵入东巴,点燃第三次印巴战火。联合国安理会三次要求印巴停火均被苏联否决。12月16日印攻占达卡,随之孟加拉国成立。美国在此次印巴冲突中偏向巴基斯坦,但当时美国已深陷越南战争,只派了在太平洋的第七舰队“企业号”航空母舰赴孟加拉湾,苏联随即从海参崴派一艘航空母舰到此,美舰则再无动作。美国对印度的其他反应有,减少人员交往和资金援助,暂停粮食援助,美印关系降至印独立后的最低点。南亚出现了美巴、印苏对峙的局面。
三、印美关系稳定发展期(1971―1991年)
巴基斯坦被肢解后,它从东南两面牵制印度的地理优势被打破,实力也大为削弱。这一变化决定了其后的美印关系发展走向。由于印苏关系日趋良好,美国对印度只能以拉为主,防止印度过于靠近苏联。因此美印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印度在保持与苏联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往,促使美国加快改善与印关系。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印度为降低周边国家对其肢解巴基斯坦而引起的对印度会危及本国安全的猜疑,大力开展“睦邻”外交活动,政府高官接连互访。不仅如此,印度还接待了包括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内的部分原苏东集团政府首脑访印,并与欧共体签订了加强经贸关系的新协定。美国对此的反应是逐步提升印美关系,避免大的冲突。其重要的标志是在1974年5月印度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后,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反印议案,但******没有做出强烈反应,只说它是“不幸的事态发展”。国务卿基辛格在7月说它没有打乱南亚地区的力量平衡,并在10月份访印,承认印度作为南亚领导国家的地位,允诺扩大对印粮食及经济援助。这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印度进行核试验时美国的激烈反应形成强烈反差。
不过,印美关系并未持续升温,而是另起波折。一方面,美国再次使出以巴抑印故技,于1975年2月邀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访美,宣布撤销对巴武器禁运。这虽是当时美国与苏联在印度洋对峙需要紧靠波斯湾的巴基斯坦的支持,但它也同时对印起到了牵制作用。另一方面,美国议会和舆论则对英?甘地总理在国内实施紧急状态予以强烈抨击,美国总统福特还取消了原定对印的访问。当时英?甘地总理被控在1971年大选中舞弊,经审理于1975年6月被判属实,反对派和国大党内反对势力要求她辞职,她则宣布实行紧急状态,逮捕了几乎所有反对党的领袖,并实行新闻管制。
此后,印美双边关系的波动逐步减小,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1976年英?甘地主动与中国恢复互派大使,印中关系开始“解冻”并逐渐好转,战略环境得到改善。而她利用紧急状态宣布实行新的经济纲领,取得显著成功,得到大资产阶级的赞赏。过分的自信使她决定提前举行大选,因而释放在押的反对党人士,以显示民主。不想大选失败,被释放出来的亲美的人民党领袖德赛成为终结国大党连续30年执政的新总理。德赛政府强调执行“真正的不结盟”,实际上还是延续了前政府的外交政策。
1980年英?甘地再次在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南亚周边局势正发生巨大变化,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成为当时美国南亚战略中的“前线国家”。印度在国际舆论一片谴责苏侵略行径声中,保持沉默,并在联合国采取中立态度。苏联为拉住印度,1980年12月勃列日涅夫主席访印时签订向印提供16亿美元武器的协定,并同意印度生产米格―23和T―72坦克。美国则决定1981年6月起5年内向巴基斯坦提供32亿美元军、经援助,并另拨3.5亿美元现金和物品帮助巴基斯坦收容涌入巴的数百万阿富汗难民。但美国将巴基斯坦作为支持阿富汗抵抗运动的前线基地,也需要印度协助保持对巴的缓和环境,因而也不能不对印改善关系。美国希望印度从西南亚形势来看待美对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理解美国的立场。而且在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应沙特之请派两个师驻沙,也使美国更迫切地要求印度保证印巴边界的稳定。1981年美国说服由一些西方国家组成的援印俱乐部和国际开发协会继续大量援助印度。同年11月美国大选,里根出任总统,他更将经济技术作为拉拢印度的主要手段。而1984年底接替被刺而死的母亲继任总理的拉?甘地则显示出对发展经济的渴望,他游刃于美苏的竞相拉拢之间,周旋两边,并改善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关系,以多方位外交求实利,争取和平环境发展国力。这样,印美都对对方有战略性的缓和需求,这成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双边关系的主线,使这一时期印美关系基本保持着平稳的发展趋势。1988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离任前还获得了印度颁发的圣雄甘地******。而拉?甘地推行的经济改革也获得了成功,特别是他大力推动的计算机产业在与美国的合作中逐步成长,为其后印度软件业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在美国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开始下降。美印关系变化不大,只是相对升温。1990年5月克什米尔又出现冲突,印度从中印边界调两个师去支援,印巴边界又十分紧张。此时美国向巴基斯坦表明如印巴交战,美不会支持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在中东,更不希望其他地区出现问题。10月,美国认为巴基斯坦在实施制造核武器计划,以此为借口停止对军事和经济援助和停付巴已付款购买的F―16战斗机。这使印度颇感满意,其时印度是拉?甘地之后地位十分脆弱的全国阵线执政,基本延续前任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印关系仍保持相对稳定。
四、印美关系重新调整期(1991年至今)
1991年底,苏联解体,印度失去了战略依托,美国一方面四处出击,收获冷战成果,一方面重新调整包括对南亚在内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印美关系相应从前阶段的稳定发展期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苏联解体使南亚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美国对印巴保持低平衡政策。由于巴基斯坦失去阻止苏联南下的“前线国家”地位,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支持与援助便以制裁巴核试验计划为名而停止。对印度则希望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抑制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这时新上台的拉奥政府大力开展经济改革,也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在印巴之间明显地偏印冷巴,但并不支持印压倒巴,还一再要求印度停止其核计划,对印度在南亚的地位与作用也连续提出质疑:1991年11月美国副国务卿巴塞洛缪访印时说美国的政策并不是使印度成为南亚领袖;1992年3月美国防部战略报告说“不鼓励印度对南亚和印度洋的霸权意图”;1993年10美国助理国务卿拉斐尔说克林顿政府并不认为克什米尔始终是印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说法引起印度的强烈反应后而有所收敛。
1994年俄印关系开始回升,美国与南亚关系也有所升温,但基础仍是保持对印巴的平衡政策。1994年12月,俄印签订了至2000年的军事技术合作长期计划协定,涉及金额70亿―80亿美元。美国随之解冻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关系,国防部长佩里于1995年1月访巴时签署了一个防务协议,虽不恢复对巴军援,但口头同意归还巴已付的订购F―16战机款项。而后他立即访印,与印度也签署了一个防务合作协议,内容涉及防务研究与技术合作,但不给印度想要的高技术武器。5月,美国还分别与印巴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印度不满美国这样明显的印巴并重做法,依然努力展现自己的大国意愿。印美关系中最大的冲突就是印度不放弃自己的“核抉择权”。在1996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印度拒签全面核禁试条约,并且继续进行导弹试验,以至断然进行核试验。1974年印度首次进行核爆炸试验后,印历届政府均持“保留核抉择权”而不制造核武器的政策。但1998年5月刚执政不足2月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在事先对美国严格保密的条件下连续进行5次地下核试验,从印度核研究进程看这是其长期努力的一次展示,而选在此时则是为了调动民族自豪感,巩固其脆弱的执政地位。对外印度则强调核试验是为了抗衡中国的威胁,以为此说可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谅解。但美国既感到受印度蒙骗,更担心印度的核爆炸将引起巴基斯坦等其他在“核门槛”国家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核扩散。美立即宣布对印度实施全面制裁,包括停止对印度的一切援助(食品和人道主义援助除外);停止对印出口军火和军事援助;停止对印提供政府贷款和财政援助;禁止美国的银行对印提供贷款或信贷;禁止对印出口需要商务部出具许可证的特定商品和技术。这是美国对印实施的最严厉、最广泛的一次公开制裁。半个月后,巴基斯坦不顾美国的阻止,连续进行了6次核试验,美国只好也宣布对巴实施制裁。
“9?11”事件后,美国将合作反恐作为新的对外政策标准。美国要求巴基斯坦在美反塔利班的行动中提供全面合作,巴为再度成为美所重视的“前线国家”,作出了积极响应。印度为阻止美国重新执行偏巴疏印政策,也一再向美表示要坚定地支持美国反恐斗争并给予全面合作。美国对此颇为满意,迅即宣布撤销制裁。但是美国十分注意援巴而不过度刺激印度,故对巴主要提供经济援助,而且是推动其他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先给,美后给。
印度支持美反恐斗争也有它自己的打算。首先是加强印美军事关系,希望从美获得过去得不到的尖端武器或军工技术。因此在“9?11”之后的第三天就接连进行导弹发射试验,以显示军力。2001年9月24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拉?米什拉即访美商谈。美国也希望加强同印度的军事关系,“到2020年成为帮助美国对付中国的朋友”。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11月初就访问了印度。据印刊透露,美国提出在印度建军事基地、设海军靶场、印度海军为美在印度洋航行的舰只护航等要求,但都为印拒绝。尽管如此,双方仍启动新一轮的军事交流。12月初,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费思到印度参加中断三年的“防务政策小组会议”时,双方达成了一项军事合作协议,主要是关于训练和演习方面的内容,向印度出售包括定位雷达、喷气战斗机的发动机、多用途海上飞机等武器。2002年1月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美时签订了《军事信息总体安全协议》。2月17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率团访印时,达成了美向印出售雷达系统等军事采购协议,价值1.46亿美元。还首次签署了关于民用核技术交换协议,恢复了核反应堆安全操作的对话。英国报刊说美国已制定了对印军售十年战略计划。2002年5月召开了美印防务政策小组会议。美国虽不满印不支持它攻打伊拉克,却并不放松同印度的关系,同年5月成立了“美印战略政策研究所”。9月,美国防部提出一份长达153页的《美印军事关系―展望与看法》的报告。五角大楼又向印提出建立正式的防御联盟,然后向日、韩等与西方结盟的国家敞开大门;要求印度派兵1.5万至2万去伊拉克执行维和任务,但均无结果。2005年1月布什刚连任便发表声明宣布美印达成协议,将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太空开发、高科技机器贸易、导弹防御系统的共同技术研究四大领域扩大战略合作,布什说,“这是转变美印关系的新的一步”。两国还商讨关于签署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协定的问题。
美国还通过以色列加强对印军售,希望以色列取代俄国成为印度武器最大的供应者。印度同以色列是1992年苏联解体后建交的,也意在获取以的尖端武器。印度人民党政府更有意搞印、美、以“轴心”来对付巴基斯坦。该党主席、副总理阿德瓦尼上台后首次出访就去了以色列。“轴心”之议遭到国大党等反对党和舆论的强烈反对,加上“9?11”之后巴基斯坦受美国重视,“轴心”之议暂告平息。印度为阻挠以、巴建交,于2003年邀请以色列总理沙龙访印。为不得罪印度一向支持的巴勒斯坦,印度事先邀请巴勒斯坦外长访印,允诺向其提供建驻印使馆用地。沙龙9月8日抵印,随行人员多达130人,双方商讨扩大军售及情报合作等事项(双边贸易已从建交时的2亿美元增为13亿美元),并签署了一些协议。2004年2月29日,以色列内阁在美同意下批准向印出售包括3架“费尔康”空中预警系统在内的价值11亿美元的军火。
2004年5月,以国大党为首的联合进步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曼莫汉?辛格出任总理,他宣布“将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传统”,致力于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对美国将“进一步加强关系”,“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9月18日印度政府发表声明说,经过商谈,美国已同意取消对印出口核设施设备的限制,放宽高技术贸易限制;印度则同意遵守美国防止核技术和空间技术流失的出口管制。声明说,这项协议表明印美之间“在战略伙伴关系上有重大进展”。下一轮会谈将集中于核发电问题。曼莫汉总理9月29日到纽约参加第59届联大会议,与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在国防和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美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贸易额又增加了17%,达210亿美元)。曼莫汉事后在印议会说,这“为进一步发展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同年12月8―9日,美国防部长再访印度(紧接在俄总统****12月3―4日访印之后),给印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强大推动”。2005年3月美国防部又派团访印,赖斯国务卿也于3月中旬进行的首次亚洲之行,第一站亦选中印度。
其次,“9?11”事件之后,极端分子在印、巴的恐怖活动加剧,把克什米尔当作实施“圣战”的舞台。印度乘机把克什米尔领土之争变成反恐问题,促美压巴做出让步,但未如愿,倒是印巴局势从一度战争一触即发之势逐渐转向和缓。“9?11”之后的10月1日,正当印外长兼国防部长贾?辛格访美期间,发生了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议会大厅爆炸事件,40人死亡。贾?辛格即向美提出,克什米尔问题非印巴争端,而是巴支持的“越境恐怖活动”,要美国支持印度。布什总统一面派国务卿鲍威尔赴印、巴劝说,一面威胁印、巴“在我们在阿富汗采取行动的时候不要节外生枝,这一点非常重要”。接着12月13日,印议会大厦遭袭击,印、巴又互相指责,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频频交火。美国希望印、巴组成反恐联盟,未得响应。印度宣布对巴实行“一揽子制裁措施”,包括48小时内互撤高级专员(大使),高级专署人员减半,禁止巴民航飞机飞越印领空,停止两国之间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往来。两国边界阵兵百万,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在美总统、国务卿电话劝压下,印、巴双方都表示要努力避免战争,巴还逮捕了极端组织的首领及其几十名成员,局势有所缓和。但其后半年又发生了十余起恶性恐怖事件,印、巴关系又呈异常紧张之势。其间,美、法、加拿大总统,英、日首相,联合国秘书长等均给印、巴首脑打电话,鲍威尔两度到印、巴调停。美、英还提出成立有英美部队参加的监督小组驻在印、巴边界等建议,为印度拒绝。美、英乃带头从印、巴撤离部分使馆人员及家属,英国甚至宣称要停止向印、巴出售武器,包括原拟售印60架总值为10亿英镑的“隼”式战斗机。印、巴双方都感到再闹下去均无所得,印更不愿让美国乘机直接介入次大陆,即使仅仅是巴陷入混乱或克什米尔闹独立,都只能导致恐怖主义猖獗,印度也将国无宁日。两个如今均已有核武器的紧邻国家,如再触发战争,后果更不堪设想。
印度近年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和今后发展的宏伟计划也将成为泡影。印度经济在20世纪80 年代之前增长率均在3.5%以下,其后才逐步上升至5%―7%,除因政策调整等因素外,与前24年打过4仗(3次对巴,1次对华),后三十几年基本保持和平也有关系。这些都是印、巴未发生第四次战争和开启两国缓和进程的主要因素。
印、巴缓和符合美国对南亚的战略要求。尽管印度已被世人认为是经济上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对印、巴基本上仍采取“平衡”的政策,因为美国要加强在中亚的存在、占住在阿富汗、伊拉克的位子和“盯住”伊朗,都需要印、巴尤其是巴基斯坦为“支点”,对印度更着眼于长期的“遏制”中国的需要。美国会基金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韦里奇则认为,印度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美国害怕印度崛起之后同自己作对,所以把巴基斯坦当作次大陆上的平衡砝码。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美国邀请巴总统穆沙拉夫访美,时间与瓦杰帕伊访华同样为6天,并给予穆沙拉夫在戴维营与布什相会的“殊荣”(南亚领导人第一位),承诺在5年内给巴30亿美元军事、经济各半的援助,完全退还争执多年的、巴为购买美F―16战斗机而预付的定金,还讨论了注销巴欠美18亿美元债务的可能性。2004年3月鲍威尔再访印、巴时,在印强调美、印是“战略伙伴关系”;到巴基斯坦则声称巴是美国“北约以外的主要盟友”。印外交部随即声明对此甚感“失望”。瓦杰帕伊总理接着透露1998年印核爆时,美向印提出可向印提供核弹为他所拒绝,说他表示“我们得自己做”。瓦杰帕伊此时透露此事固然是为了竞选,也是对美国作个侧面的回击。2005年3月25日美国宣布已决定向巴出售禁售15年之久的F―16战斗机。同时也向印表示可向印出售包括F―16和F―18战斗机在内的126架多功能战机。但是美国选择在印、巴即将接待******总理之际宣布此决定其用意不言自明。特别是此前美国一再向印度表示其对印度同伊朗、巴基斯坦商谈建设从伊经巴到印度的天然气管道的“担忧”。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印、巴双方均未做出特别的反应,虽然连《纽约时报》都担心,“这样会助长这个潜伏着冲突危机的地区展开具有潜在危险的军备竞赛”,但印、巴都热情地接待了******,而且都分别同中国签署了多项重要协定。印、巴之间也在恢复了原先的外交、交通关系的基础上,开通了印控、巴控克什米尔之间的首次直通车,进行了举世瞩目的“板球外交”―穆沙拉夫总统以观看板球比赛为名赴印作“非正式访问”。
虽然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问题解决起来可能比印中边界问题更费周折,但缓和关系看来是大趋势。同中国增进友好特别是扩大经贸关系、同巴基斯坦关系正常化从而也扩大经贸关系是印度的利益所在,已成为印度多数人的共识。这样印度今后开展同美国的关系中,所受掣肘将会减少,印美关系可能更平稳地发展,但美国若一直不让印度享有大国的平等地位,损害印度的独立自主,印美矛盾自难避免。
作者简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南亚问题特别是印度外交的研究。著有《印中关系风云录(1949―1999)》、《印美关系爱恨录―半个多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等。
印度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张敏秋
1947年4月印度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以后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在诸多领域的共识为两国奠定了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政治基础。苏联向印度提供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是推动两国建立与发展特殊关系的物质力量。以尼赫鲁家族为代表的国大党政府把加强和密切同苏联的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人民党虽然批评国大党的对苏政策,宣称要推行“真正”“完全”的不结盟,但承认同苏联友好合作关系的合理性,故在执政期继续发展同苏联的密切关系。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国力衰微,国际影响急剧下降。印俄关系曾一度出现一些问题。目前两国已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高层定期会晤、军事全面合作、经贸关系积极拓展。
一、印苏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冷战在欧洲开始,美国和苏联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在欧洲、特别围绕德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作为新独立的印度,其外交的优先考虑是维护自己的独立与主权,巩固领土完整。早在1946年,尼赫鲁就宣布印度的外交独立于大国集团,实施不结盟。他称“大国政治集团的相互对立过去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还会再次导致规模更大的灾难。为此,我们打算尽可能地躲开大国政治集团”。1947年12月,尼赫鲁在印度国会讨论外交政策时强调“印度遵循独立政策,独立于大国结盟彼此对立的政策,坚持民族独立的自由原则,反对任何种族歧视”。1949年3月,尼赫鲁对不结盟原则做出了进一步表述:印度是一个富于生气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印度没有理由放弃自己固有的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的方式。印度将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国内和国际问题。10月,尼赫鲁在美国解释印度的外交政策时称其目标是谋求和平,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通过独立的态度来看待各种争议或有争议的问题。同时强调,印度推行不结盟、避免军事同盟,并不意味不参加国际事务。总之,尼赫鲁认为,印度不能站在冷战的任何一方,要避免同任何一个阵营的关系过于密切,唯此,才能保障印度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平衡者的角色。
然而,此时尼赫鲁的不结盟是理念上的,在实际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中依然倾向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尼赫鲁对西方的看法是复杂和矛盾的。他认为西方应该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及造成的后果负责,同时又认为西方是自由主义和政治民主的象征,符合印度的政治追求,也是印度获取经济援助的来源。尼赫鲁曾表示当战争来临、需要印度选择站在哪一方时,它“将加入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一边”,“我们将是美国的朋友,我们打算同美国合作”。
苏联认为印度是发展中世界的一个新兴国家,但在政治上仍然是英帝国主义的附庸。1947 年9月,苏联领导人日丹诺夫表示印度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也不属于帝国主义阵营。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进而认定:印度资产阶级成为了反动的、站在帝国主义阵营一边的力量;印度在政治上并未赢得真正的独立,没有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尼赫鲁和国大党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印度的不结盟也被苏联视为掩盖同美、英帝国主义勾结的幌子。总之,苏联认为印度在东西方对抗斗争中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甚至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尼赫鲁领导的印度力图同苏联建立平等友好合作关系。尼赫鲁对苏联怀有好感。1947年4月,尼赫鲁发表文章称,印度的社会、经济制度可以更多地向苏联学习。在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等方面,印度感到与苏联也有共识。但同时,尼赫鲁认为苏联是一个扩张主义国家。他说:“我们今天面对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苏联集团,而且他们有共同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是一种扩张主义政策,有鼓励其他国家内部****的动机。”美国驻印度大使在给国务卿艾奇逊的电报中称,他在同尼赫鲁1951年11月6日的谈话中,印度领导人肯定苏联是一个侵略者,把老沙皇的帝国主义同苏联控制的世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
斯大林逝世前开始改变对印度的看法,他认为印度的不结盟不会妨害苏联的利益,并采取了一些改善两国关系的措施。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重新审视对亚洲的政策。1953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称赞印度是加强东方和平的重要力量,为结束朝鲜战争做出了贡献。1955年2月,苏联同印度签署了第一个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6月尼赫鲁访苏。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阐述了发展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11―12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访问印度。访问期间,苏联领导人表示支持印度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苏联的友好态度赢得了尼赫鲁的好感。这样,苏印关系有了实质性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
1959年苏联开始插手中印纷争。中印边界发生第一次军事冲突时,苏联采取貌似公正、不偏不倚的冷眼旁观态度。苏联不愿中印之间的冲突影响正在迅速推进的苏印关系。9月苏联发表了关于中印边界冲突的声明。中国认为这个声明不分是非曲直,公然袒护印度。尼赫鲁则赞扬声明是“公平的”。10月底,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对“兄弟的”中国和“友好的”印度之间的敌对表示了“遗憾”和“痛心”,发出了支持印度的信号。
苏联的表态超过了印度领导人的期望。尼赫鲁在人民院对苏联的立场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表明苏联政府对局势采取了冷静的和无所偏袒的态度”。1960年2月在中苏两党代表团会谈时,苏共代表团称“以为印度这样一个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远比中国软弱的国家,真的会妄想对中国发动军事进攻,进行侵略,那是完全不严肃的”,并指责中国挑起边境冲突事件,称中国进行的反击是“狭隘的民族态度的表现”。6月22日赫鲁晓夫指责中国“进攻了印度”。苏联舆论攻击中国,说什么“中国领导人为了追求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苏中关系尖锐化……挑起了中印边界冲突”,其目的是让美苏参与这一亚洲地区的“印中冲突”,“从而引起严重对抗”。与此同时,他对印度充满了同情与支持。印、苏领导人进行互访。1960年6月,印度总统普拉沙德访苏。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称苏印关系“堪称各国关系的典范”。1961年9月,赫鲁晓夫再次访印。12月勃列日涅夫首次访问印度,宣称苏印关系进入了“广泛合作的新时期”。苏联加强同印度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并给予军事援助。1960年苏联向印度提供伊尔―14运输机24架。1961年提供10架米格―4直升机,8架安―12运输机和6台装备印度HF―24飞机的喷气发动机。
1962年9月,中印边界冲突再起,并演化成边界战争。苏联因处理古巴导弹危机需要中国的支持,不得不暂时放弃支持印度的立场。10月中旬,赫鲁晓夫向中国大使表示:关于印度准备向中国发动进攻的问题,苏联得到的情报与中国一致。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不能采取中立态度,如果有人进攻中国,我们说我们中立,那就是叛徒行为。10月20日,赫鲁晓夫致信尼赫鲁,对印度试图通过武力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表示担忧,警告“这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他规劝尼赫鲁接受中国关于会谈的建议。10月25日《真理报》发表社论,表示赞同中国关于脱离接触并开始会谈的建议,指出:“印度国内的反动集团”正在煽起冲突,“甚至某些思想进步的人们”在激动的时刻也可能屈从于沙文主义的影响。
苏联转向中国的政策使印度失望。尼赫鲁认为,苏联在印度国家安危处于关键时刻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是不能容许的,应该受到谴责。尽管尼赫鲁避免批评苏联,但两国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降温。苏联在印度的威望明显下降。苏联的政策促使印度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寻求军事援助。然而,苏联没有等到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就回到原来支持印度对抗中国的立场。当中印边界战争发生时,苏联同印度签订了军援新协定。它规定,苏联将分批向印度提供米格―21型飞机,并援建米格机制造厂,一年之后允许印度生产此种飞机的引擎和部件。1963年春夏期间,印苏军事合作迅速扩展。8月两国签署苏向印转让轻、重型坦克和地对空导弹协议,苏联同意帮助印度建立导弹训练中心,提供雷达和必需的训练设备。到1963年底,苏联帮助印度建立了一系列军工厂,如飞机架构厂、发动机厂、空对空导弹和雷达设备厂。1964年苏联向印度提供了44架米格―21飞机、20架直升机、70辆T―76坦克。苏联成为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