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24984500000011

第11章 不得复用

廉颇

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而他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衰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廉颇勇猛过人,因为攻打齐国有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蔺相如原来只是赵王内侍长缪贤的家臣,出身微贱。由于一次突发的危机,才使蔺相如成为知名人物。

有一次,秦国想仗势骗取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派人到赵国,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这使赵王很为难:如果答应交换,担心秦国得到璧而不给城池;如果不答应交换,又怕惹恼秦国,招来战祸。所以打算派一名有胆略的使臣去秦国。经缪贤的推荐,蔺相如出使秦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使完璧归赵。

因此,蔺相如深得赵王赞许,被封为上大夫,名声大振。后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时,秦王企图当众羞辱赵王,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不仅使秦王一点便宜也未占到,更使赵王免受屈辱。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王拜他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人说:“我是赵国的将军,有出生入死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口舌之劳立了点功,位子却在我之上。并且相如出生卑贱,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廉颇的性格弱项表现的一个方面是妒忌,容不得自以为才能功绩明显比不上自己的蔺相如反而位居自己之上。廉颇承认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秦赵渑池双王会两屈秦王这两件事情做得不错,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然而对于蔺相如仅凭口舌之劳便位居自己之上,廉颇不服,不忍为之下扬言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这是他性格的弱项,缺乏政治家的胸襟。

蔺相如知道这件事后,为避免与廉颇冲突,就处处躲着他,不与他会面。常常假言有病,不愿上朝与廉颇争位次高下。一天,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的马车迎面过来了,就急忙掉转车子,躲到一个小巷子里。蔺相如的家臣很生气,认为蔺相如与廉颇职位相等,廉颇口出恶言,蔺相如却处处让他,未免过于胆小,这种事连普通人都觉得羞耻,身为上卿的蔺相如决不能再容忍。他们说,自己远离亲人投奔蔺相如,是因为仰慕他的高风亮节,却不希望看到他整日受辱。家臣无能,他们愿意离开。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众人答道:“当然是秦王厉害了。”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这番话很快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脱去上衣,光着膀子,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谢罪。蔺相如心想:嗯,是个人才,知错就改,必成大器,我如果不计前嫌和廉将军齐心协力共辅赵王,日后必有好果。希望廉将军这次真的知道错了。

蔺相如见廉颇如此有诚意,还亲自上门负荆请罪,忙热情出来相接。廉颇见蔺相如这番热情,更无地自容,忙跪下在蔺相如膝前,双手一拱,对蔺相如说:“我廉颇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见此情此景,忙双手把廉颇扶起,说:“将军您又何必如此,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从此以后,两人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他们将相和睦,团结一致为国效力,使秦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轻易出兵攻打赵国。

赵惠文王也算是一代明君了,他在位三十三年,这个时期文有名相蔺相如和平原君赵胜辅政,武有大将廉颇,后来又发现和启用田部吏赵奢,即后来与廉颇蔺相如同位的马服君等将兵,君臣团结,齐心协力,共同对外,廉颇东伐齐,南伐魏,蔺相如将而攻齐,赵奢大破秦军于阏与下,这些战役都取得了全胜,赵国达到了它兴盛的顶峰。

其实,廉颇之所以能名载史册,光照日月,至今被人赞颂,不是因为他没有犯错误或坚持错误,而是因为他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古人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说,人的伟大不在于他不犯错误,而在于他能知错能改,改正错误。而自封为“一贯正确”的,注定是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能征善战,立下数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赵惠文王初,齐国在东方的六国当中最为强盛,齐、秦两国分别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想向东进攻以扩大国家的势力,然赵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多次打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公元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公元前283年带赵军讨伐齐国,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成为六国之首,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廉颇引胜而归,回朝后被拜为上卿,秦国始终虎视赵国而却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从此以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公元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公元前276年,廉颇再次率兵伐齐,攻克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秦国以后十年间未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孝成王即位。就在这时,秦王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之计,边跟齐国、楚国等续为联盟友好交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当时,名将赵奢已经去世,而蔺相如也病重不能任职,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二十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才到此,不但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的地利优势,筑起森严壁垒,这无疑是正确的策略。尽管秦军多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耐心等待最佳时间,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边从事战场运输,边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迷惑赵王,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由于赵王求胜心切,不辨真假而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年事已高,害怕秦军而不敢与之争战,于是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

虽然蔺相如极力劝说赵王,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宜担此重任,但赵王此时什么也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决定任用赵括。赵括代替廉颇的职务后,改变战略,撤换将官,一时弄得军心惶惶、人心涣散。而秦国见赵国任赵括为将,心中大喜,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赵括被乱箭射死,坑杀赵兵四十余万,损失极为严重。

退一步讲,既然已经任赵括为将,就该信任他,就应该倾全国之力支持赵括打好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然而赵王却没有做到。一直以来,在评价长平之战时,史家总是把战败的原因归结到赵括身上,说他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最后导致四十万大军被秦将白起活埋。其实,这样的评价对赵括是十分不公平的,应该说,长平之战败在赵王,事实证明,赵括的勇力智谋和作战经验固然不能和廉颇相比,更不是秦将白起的对手,但赵括毕竟是一位勇冠三军的青年将军,他率领四十五万大军抗击强大的六十多万秦军,在四十多天外无救兵,内缺粮草的情势下,他身先士卒,战死沙场,实现了一位战将最后的血染战旗的勇气和豪迈,不管怎样都应该肯定他的忠与勇。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平之败的责任在赵王:首先赵王不相信名相大将,不听忠言,自毁长城。其次赵王听信了敌国的谣言,临阵换将,解除了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廉颇的兵权。第三,赵王不能全力支持赵括。试想,为打胜长平之战,秦昭王征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赴长平前线,倾全国之力支援白起,而赵孝成王则在齐魏不肯援助的情势下表现出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所以说,长平之战败在赵国君臣不和谐,败在王而非败在将。

长平之战负载着深重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莫不感慨系之。“世间怪事哪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进作汾流紫!”(明代王世贞《过长平》)“积雪如山夜唱筹,廉颇为赵破秦谋。将军老去三军散,一夜青山尽白头。”(明李雪山《咪米山》)

长平之战后,秦国乘机包围了赵都邯郸,持续一年有余,幸好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前来相救,才不至于灭亡,但此时赵国国力已大减。

燕国看到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严重受损,于是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公元前251年举兵攻赵。赵派廉颇作为这场战争中的主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廉颇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集中兵力对敌人进行正面攻击,由于策划得当,准备充分,打击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斩杀其主栗腹。燕军见主帅被斩,群龙无首,于是大乱,军士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即命赵军乘胜追击,追击五百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危在旦夕,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廉颇因功受封信平君,代理相国事务。廉颇达到了他个人事业的辉煌顶端。

此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了入侵的敌军,并伺机出击。公元前245年,又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赵国后来几次战争的胜利,使赵国的国力有所恢复。

屡遭免职,终不得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当初,廉颇从长平被赵王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他再被重用当了相国,原来的门客又都回来投奔他。廉颇对门客们的这种行为很不齿,不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回去吧!我不会收留你们的。”门客们说:“唉,廉将军,您为什么如此不开窍呢?如今,天下人都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得到了权势,我们就跟随您;而您失去了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听到这些话,廉颇沉默不语,似乎是默认了。

可是到了晚年,廉颇却很不顺。信任他的赵孝成王去世了,继位的是成王的儿子悼襄王。这位新国君听了奸臣郭开的谗言,对廉颇失去了信任,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去统率军队。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竟攻打了乐乘,乐乘抵挡不住,一走了之。廉颇也不好意思留在军中,只得奔往魏国避难。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对他以礼接待,但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而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处境窘迫,赵王有意重新任用廉颇。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探访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此时是赵国的显贵,他唯恐廉颇回国再得势,于是就用重金贿赂了使者,让他回国后在赵王面前多说廉颇的坏话。使者收下了不少的金钱,很痛快地就答应了郭开的要求。

使者来到魏国,代表赵王看望廉颇。廉颇自然非常高兴,他觉得回国的机会终于来了,自己一定不能错过。于是就特意在使者面前表现了一番,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并且还穿上了铠甲,跨上了战马,威风凛凛地驰骋了一番。表现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还很不错,仍然可以带兵作战。看到老将军这种状况,使者也一再赞叹,表示非常佩服。

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他与臣坐在一起,不一会儿工夫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认为廉颇真的老了,遂叹了口气,不复招用。

廉颇在魏国等得花儿都谢了,饭儿都凉了,也不见招用。就在这时,楚王听说名将廉颇在魏国闲居,打算重用他,于是偷着把他挖到了楚国,任他为将军。廉颇到了楚国担任将军后,工作开展不利,史书说他“无功”。虽然也领兵打了几次仗,但是却一直没有太大的战绩。他说:“我思用赵人”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所灭。

纳贤士与杀功臣,是每一个帝王所为,屡见不鲜。帝王心理的反复无常,廉颇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楚考烈王仰慕廉颇的知名度,把他接到楚都寿春(今寿县)安顿下来,直到廉颇终老寿春,也不重用。说穿了,楚王只是作秀而已,他只是想借廉颇的名气,为自己打一个广纳天下英雄的活广告罢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大将军名彪青史,雄风不丧。自古以来,英雄惜英雄,辛稼轩借《京口北固亭怀古》悲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位将军词人追怀廉颇,抒发了郁积在胸中的怨愤,怨谁?英雄难遇明君,空怀报国之志,焉能不怨!时人与后人为廉颇而悲,而忧,而叹,都是一种寄托,让英雄更英雄,让小人更小人。廉颇的悲剧也就成为千百年说不尽的话题。两千多年来,英雄辈出,而小人常在,历史往往重复,从宋代风波亭下的岳飞,到当代庐山上的彭德怀,数不清有多少英雄满襟泪?

换个角度想,秦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创造这一历史的,是秦不是赵。历史留给了廉颇一个机会,成全了他的英雄形象,让赵括充当了历史的罪人。廉颇还算幸运的,没有被钉牢在长平之战的耻辱柱上,没有沦为亡国败将,与那四十万亡灵一起殉葬。我们何必要为廉颇抱屈呢?应该庆幸才是。

廉颇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为人亦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纵观其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说:“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衰兴亡的重要关系,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