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仕途(二)
24992800000069

第69章

晃眼一周过去。这天下午,乔不群的车子前面开道,甫迪声的小车位居中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桃林各大媒体记者的大小车辆紧随其后,一路浩浩荡荡开赴发动机厂。蒲厂长哪敢怠慢,早带领厂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工人代表,毕恭毕敬守候在厂门口。门上方拉着大幅横幅,写着热烈欢迎政府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的字样,进门两排绿化树上还扎满或红或黄或粉的花朵。厂办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身着盛装,手执彩旗,整整齐齐排成两行,仰着天真可爱幸福灿烂的小脸。

甫迪声的车队一到,蒲厂长一伙人便拥上前来,将领导们迎出小车。孩子们也扬起彩旗,很响亮很节奏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之类的口号。还有一男一女两位漂亮小孩捧着鲜花,奔到甫迪声面前,边敬举手礼,边喊道:“甫伯伯好,甫伯伯辛苦了!”献上鲜花。

甫迪声自然没少经历这样的场面,显得从容大气。先说声孩子们好,一手接住鲜花,一手搂过两位孩子。面对媒体镜头和欢迎人群,微笑着亮过相,才放开孩子,将鲜花交给身后的随从人员,迈开步子往厂区走去。

厂区已是面貌一新。本来发动机厂近年不太景气,管理松懈,连垃圾都无人清扫,到处肮脏不堪,是要迎接甫迪声一行的到来,蒲厂长动员留守厂房的干部职工,突击搞了两天卫生,厂区这才有了些气象。

视察完厂区,又深入车间进行考察。厂里已没几个车间生产,也是蒲厂长临时找回部分工人,将机器重新发动起来。工人不够,又花钱到附近请些菜农,发套生霉的工作服穿上,站在生产线旁做做样子。还安排多位厂办干部,装成工人模样,在关键岗位待命,甫市长开口调研时,以便有问必答,体现工人阶级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果然甫迪声所到之处,充耳都是生产销售的大好形势,入眼都是昂然向上自强不息的主人翁精神面貌。甫迪声自然知道这是蒲厂长他们特意安排的,却还是非常高兴,鼓励工人们努力工作,艰苦创业,为桃林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步出车间,一伙人走进厂办会议室,进行现场办公。好水好茶,好烟好果,自不必说,摆得整整齐齐,热热闹闹,领导们都辛苦了,也该润润喉,解解乏。先由蒲厂长汇报厂里工作,自然是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下,厂里班子精诚团结,干部职工发愤图强,生产旺盛,销售攀升,一年一个新台阶。

按蒲厂长最初想法,准备多反映厂里的实际困难,以引起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好给予大力扶持。乔不群坚决不同意。这是个爱富嫌贫、劫贫济富、扶强不持弱的年代,你老破着喉咙反映困难,人家一听就背膛发麻,眉头起皱,不仅蔑视你,小瞧你,还会怕了你,躲都来不及,哪还会回过头来扶持你?应该多讲成绩,讲功劳,讲长处,讲优势,讲希望,少讲甚至不讲困难和不足。即使困难和不足回避不了,也只能讲如何克服困难,弥补不足,以便迎难而上,取长补短,实现新突破,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蒲厂长还算听话,汇报时全面体现了乔不群的意图。甫迪声果然比较满意,在充分肯定发动机厂卓有成效的工作的同时,为厂里今后如何发展壮大,突飞猛进指明了前进方向。还给同来的职能部门领导提出要求,一定要千方百计加大扶持力度,管政策的出政策,管资金的出资金,管技术的出技术,管信息的出信息,将发动机厂打造成桃林的品牌企业。部门领导纷纷表示,坚决按照甫市长的批示精神办,把扶持发动机厂作为重中之重工作,努力抓紧抓好抓落实。甫迪声点头表示赞许,又喊应随行的政府督查办主任,给他如实记下今天现场办公的内容和在场人员,日后及时跟踪督察,哪个部门扶持发动机厂的工作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就拿哪个部门领导是问。

甫迪声这么重视发动机厂的发展,各部门领导也有如此明朗的态度,蒲厂长自然倍受鼓舞,清楚地看到了厂里的光明前景和无限希望。只有一旁的乔不群心里明白,甫迪声也好,各部门领导也罢,他们的话都是说给在场各位和媒体记者的耳朵的,离开发动机厂后,还想不想得起说过的话,就要看记忆力如何了。往往做领导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忧天下,大脑有些不够用,记忆力又非常有限。

现场办公结束后,大家走出厂区,到一墙之隔的生活区走访施廉户。施廉户当然都是贫困户,乔不群早准备好几个红包,到时由甫迪声亲自交给户主。根据事先和记者们商量好的口径,自然不能实说红包是公家的钱,只能说甫迪声情系黎民,一想到自己管辖范围内还有不少困难职工,自己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平时坚持省吃俭用,从有限的工资里省下些钱,拿出来扶助困难职工。为使困难职工确信红包里的钱出自于领导本人,乔不群提前将红包交给小陈,让他装入甫迪声的公文包,到时方便领导出手红包,送给困难户。

先进到一户退休老工人家里。蒲厂长将双方做过介绍,甫迪声上前握住老工人的手,提提嗓门,发表了体恤民情温暖人心的生动讲话。讲话听上去是冲着老工人去的,甫迪声的眼睛却始终望着不远处的镜头,表情特别丰富。讲话内容也至关重要,跟电视里各级领导看望群众时说话口气基本相同,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老工人激动不已,字正腔圆地说,党和政府还没忘记他们这些退休工人,说明工人阶级还是有地位的,表示将继续为祖国建设伟大事业努力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乔不群听着,觉得老工人非常有水平,跟甫迪声的讲话精神保持了高度一致。只是有点像电视和电影里的台词,估计是蒲厂长安排夏主任先编好稿子,让老工人花几个晚上先背下来的。甫迪声却声声入耳,颔首频频,末了免不了要适当鼓励几句,再从小陈手上拿过公文包,掏出红包递给老工人。

接下来访问一位女劳模。女劳模五十多岁,曾受到过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有墙上领导人与劳模们的隆重合影为证。只是如今风光不再,自己下岗多年,老伴重病在床,三个儿女没有工作,家庭状况可想而知。仿佛连内衣都购不起,皱皱巴巴的上衣里面,一对瘪瘪的乳房一荡一荡的,像两只空空如也的布袋。甫迪声并不介意,说劳模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国家和人民的大功臣,历史的丰碑上将深深刻着他们永不磨灭的响亮名字。女劳模表情僵硬,两片干裂的嘴唇机械地开合着,感谢领导给予的崇高荣誉。一边斜着眼角,盯住甫迪声手上的公文包。刚才给老工人掏过红包后,甫迪声没将公文包还给小陈,小陈几次想要回去,中间又隔着蒲厂长他们,一时拢不了边,只好作罢。偏偏甫迪声忘了拉公文包拉链,里面的红包若隐若现,格外吸引女劳模的眼球。

费了好大劲,小陈才挤上前,轻轻提醒领导:“拉链,拉链。”甫迪声开始还不肯理小陈,气定神闲的样子,只顾跟女劳模亲切交谈。小陈以为领导没听清楚,再次附到他耳边,低声说:“拉链,甫市长您的拉链。”这下甫迪声沉不住气了,心想身为领导,拉链是最出不得问题的,不少领导就是没管住自己的拉链,弄得身败名裂。何况女劳模在前,自己出丑事小,影响政府形象就不太好了。只是当着众人,手上又不好有多余动作,只得低了眉眼悄悄去瞧下面。瞧了两三次,也没发现任何破绽。谁知小陈还不死心,又在说拉链。甫迪声有些不高兴了,忙给女劳模递上红包,提前结束了访问。

最后来到一位姓李的工程师家里。李工程师的家境还可以,家里干净卫生,是蒲厂长精挑细选的领导施廉对象户,非常适合领导食用廉政饭。李工程师做过蒲厂长师傅,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当年发动机厂正红火的时候,李工程师曾被上面内定为厂长候选人,结果惨遭竞争对手打压,不仅没做上厂长,还被灰溜溜弄出技术处,下了车间。一气之下,李工程师离厂出去做起了生意,却不善经营,亏个一塌糊涂,搞得短裤都穿不起。不穿短裤没啥值得荣耀的,却可进一步促进性生活的迅猛开展,加上厂里的计育制度再也管不着他,李工程师和老婆一连生下五朵金花。五朵金花长大成人,一个赛一个漂亮,先后跑到沿海,做的做官员情人,当的当老板二奶,嫁的嫁台湾老头,反正都是摇钱树,每月一人寄两三千元回家,李工程师的月收入就高达万多元,成为发动机厂首富。厂里职工连最低生活保障费都没法足额到手,突然冒出李工程师这样的大富翁,自然一个个眼红得起血丝丝,后悔当初不学人家样子,也早点离厂,多生几个漂亮女孩出来。有些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漂亮女孩不是谁想生就生得出来的,那是个技术活,李工程师搞了一辈子技术,才有技术生出漂亮女孩。所以厂里人见了李工程师,都跷拇指表扬他技术好。李工程师也开心,说厂里不让我搞技术,我照样可以出去搞,搞出成效,反正技术设备在我自己身上。

也是李工程师技术好,家底厚,前几天蒲厂长找到他,请他做领导施廉对象户,他不在乎领导那个两百元的红包,生死不干。后经不住蒲厂长软磨硬泡,答应除了领导的红包,再给予一定补偿,他这才看在师徒关系上,勉强答应下来。甫迪声进屋后,李工程师配合得还挺好,领导说什么都点头附和。甫迪声说,工程师是企业之宝,企业有你这样的宝,才有核心竞争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李工程师点头说,发动机厂从没败过。甫迪声说,咱们现在最缺的是技术人才,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政府是爱护人才和保护人才的,一直在努力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李工程师又点头说,我没有政府的爱护和保护,也不可能发挥技术特长,赢得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甫迪声还说,路上蒲厂长就隆重介绍过你,说你技术非常好,硕果累累。李工程师继续点头说,不够不够,做得很不够,离政府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聊得差不多了,甫迪声给过李工程师红包,对着记者镜头亮过相,结束座谈。开饭时间也快到了,李工程师盛情挽留甫迪声吃顿便饭,甫迪声欣然同意。餐桌坐不下太多人,部门领导和多数媒体记者被几位副厂长请出屋,去了厂门外的酒店,屋里只留下甫迪声、乔不群和蒲厂长不多几个,另外还有两个摄像记者。

名曰廉政饭,甫迪声有严格要求,自然只能是家常便饭。酒是李工程师平常喝的米酒,用眼镜蛇和枸杞子泡出来的,可舒筋活血,祛风除湿,强心健脑,滋阴壮阳。上菜倒酒的是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女孩,李工程师说是家里的保姆。甫迪声见女孩长相不俗,锋利的目光一时收不走了,仿佛剃须刀片一样,恨不得将人家身上的衣服刮开。嘴里还说:“李工程师挺有规格嘛,请的保姆都这么漂亮。”李工程师说:“甫市长喜欢,我把她让给您。”甫迪声说:“这么漂亮的女孩,我哪请得起?”

乔不群这才注意到,倒酒的女孩原来是那天陪过自己的邓美人邓一青。看来这个蒲厂长悟性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出手秘密武器。抬眼朝蒲厂长看去,恰好对方的目光也瞟过来,两人会心一笑。只有邓一青像是不认识乔不群似的,过来倒酒时,脸上的笑空空洞洞,没任何内容,不似那晚既暧昧又生动。乔不群莫名地有些酸楚,像被扒手扒了钱包,还不知是何时扒走的。转而又暗暗自嘲起来,那晚人家是专门来服务你的,今天的服务对象已变成甫迪声,你还企图享受领导待遇,就是非分之想了。

乔不群那天提议过的苦竹笋也端了上来,甫迪声吃上一口,连说好吃。还说:“这人就是怪,甜容易腻,香容易烦,唯独这苦味,一旦喜欢上,便越吃越喜欢,割舍不了。”蒲厂长说:“食得苦,成得虎,这就是甫市长不同于常人之处。”乔不群说:“在桃林口语里,甫跟虎音近,甫市长本来就是虎市长嘛。”李工程师也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是谁都像甫市长一样,做得人上人的。”

很快又上了一道煮干豆角,甫迪声也特别喜欢。蒲厂长说:“爱吃干豆角和苦竹笋,充分说明甫市长心中装着工人群众,愿意与我们同甘共苦。”甫迪声哈哈大笑起来,说:“李工程师有这样对我口味的好菜,我愿意天天下来与大家同甘共苦。”

不用说,富于职业敏感的两位摄像记者,一下子捕捉到难得的新闻眼,及时拍下甫迪声与广大工人群众同甘共苦的珍贵镜头。

甫迪声也是高兴,多喝了几杯,不觉有些微醺了。蒲厂长便拉过邓一青,介绍说:“小邓虽是李工程师家的保姆,又来自偏僻乡下,文化不高,却有一副金嗓子,唱起歌来夜莺一般。是不是让她唱两曲,给甫市长和在座各位促促兴?”众人表示欢迎,甫迪声也眯眼瞟瞟邓一青,点头同意。邓一青放开嗓子唱起来,却跟那天的流行歌曲不同,是平时难得一闻的民歌:月亮出来照绣房,照在绣房亮堂堂,远远听见黄狗叫,为何不见我的郎,想我郎,想郎想得泪汪汪。

大家鼓掌叫好。甫迪声盯着邓一青半合的巧嘴,感慨道:“听多了那些矫揉造作的时髦歌曲,再来听这没有任何矫饰的天籁般的民歌,实乃如泉洗耳啊。歌声如人,好比半老徐娘,脂粉搽得再厚,也难掩苍白和老态,若换了青春美少女,一脂未施,一粉未布,却也自然可爱。试想这样的民歌,也配上杂七杂八的器乐和伴奏,不知会是个什么样子。原来丑越打扮越丑,美越不打扮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