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24999300000043

第43章 我为“五大”建功勋立足平凡岗位铸辉煌

李志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春风沐浴好时节,塞上江南喜报来。乘着改革的春风,踏着龙年的吉祥,在美丽的塞上江南,一个新公司诞生了——它就是“宁夏电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电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宁夏电力公司从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四新”要求,统筹推进公司直属单位改革重组、建立专业化公司的有效实践。它是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链条。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名老兵,我为我能够成为这一链条中的一颗“螺丝钉”而高兴,而自豪!

一滴水,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帆船加起来就大了,重了,成了海洋;一个我,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你和他加起来,就大了,重了,成了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坚实力量。

在宁夏电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起张延红,无人不知晓,无人不称赞。负责宁夏电网发电技术监督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张大姐对待工作有着近乎痴迷的认真。

她常说:我们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发现并纠正每一个环节中哪怕最微小的失误,因为我们肩上担的是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标准就是依据,规范就是抓手。为了新建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每天,来到单位最早的是她,离开单位最迟的还是她。组织各专业对新投运的并网发电企业进行全面技术监督、摸底、交流和培训,主动督促、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设备台账、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程。张大姐以女性的柔弱身躯,扛起了技术把关的千钧重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她和同事们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接近200条,下达技术监督问题/缺陷整改单20份,下达技术监督告警通知单35份。

喜欢诗和舞蹈的张大姐就是在这些中规中矩的规程当中度过了青春年华,度过了一个女人最美的时光。有人问快要退休的张大姐:这么多年来,你对工作感到厌烦吗?张大姐温婉地笑着,用诗一样的语言回答:

“电网工作的每一米银线都讲述着坚守与责任,检查工作的每一项工程都承载着激情和梦想。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种坚守和承载的背后,是一颗挚爱之心、责任之心。

正是张大姐和同事们这种“爱和责任”,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为电网安全撑起了蓝天。

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杜磊,年轻气盛,甚至还有几分狂傲,一心想干“大事业”。但是,工作却把他固定在了汽机室试验员的岗位上,让他和机器、试验、数据打交道。26岁,一个拥有梦想和诗情的年龄,他委屈过,痛苦过,找领导谈过,脾气也耍过。但风雨过后是彩虹,没过几年,他用汗水和智慧织就了一道耀眼的“彩虹”:他参与的“凝汽器铜管泄漏检测方法研究”荣获宁夏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的“空冷岛防冻装置”获得自治区专利。

荣誉和好评纷至沓来,杜磊感慨地说:“是工友们的爱心和热心感染了我,是同事们的认真和严谨教育了我,是同行们的锲而不舍、孜孜钻研的精神鼓舞了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最好的品质:固守平凡岗位,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

在参加全国首台百万千瓦空冷机组宁夏灵武电厂的调试工作时,为了按时完成调试任务,保证超高压输电又一个重大电源点的正式投运,他放弃了婚假,告别了新婚三天的妻子,连续工作一个多月。调试的关键时刻他曾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他的拼劲和踏实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和赞赏。新婚的妻子却心疼地发现丈夫瘦了、憔悴了。杜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自己的青春谱写了绚丽的诗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创造的平台,贡献力量的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服务水平,为发电企业排忧解难,为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倾心尽力。我们相信:在我们团结互助,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下,一定会实现我们电力人最美好的愿景:建立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让光明照亮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