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24999300000057

第57章 编制《750kV变电运行人员培训教材(试行)》,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一、背景

为适应现场生产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一线生产人员结合现场实际,自主编写了《750kV变电运行人员培训教材(试行)》初、中、高级三册。教材的编制不仅方便了运行人员的培训学习,同时也为运行人员的工作积累和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分享平台,为工作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创新点

《750kV变电运行人员培训教材(试行)》,按照不同岗位和学历层次,分级分批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为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最对口的教本,避免技术人员学习走弯路。

为适应生产模式的转变,贺兰山变电站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驾驭复杂电网的能力,积极开展了反事故演习、故障排查等综合演练,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通过现场实践不断完善自编教材的实际运用效果,进而为电网科学运行、合理安排值班方式以及研究超高压电网的运行特点等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通过现场培训教材的自主编制,一线生产人员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现场实际中通过反事故演习等一列活动的运用开展,能够使运行人员决策更加准确、执行力更强,提高了电网的管控能力,提升事故处理的反应速度,使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大幅度增强。

三、实施步骤及主要做法

编制《750kV变电运行人员培训教材(试行)》步骤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查改进阶段及推广实施阶段。

①准备阶段要成立编委会,并由编委会主任指定编写组组长及成员,由编写组编制出教材框架初稿并提交编委会审核,编委会审核确定框架是否合适,不合适由编写组继续修订,直至编委会认为过关。

②编写组根据确定下来的框架结构向组员分配编写章节,并由组员自行收集所负责章节的参考资料,由编委会组织审核;《750kV变电运行人员培训教材(试行)》最终结构分为初级、中级及高级三册,每一册分为理论与实际两部分。

初级理论部分包括:中国750kV电网概述、750千kV变电站调度管辖设备的划分情况、750kV变压器及其技术参数、750kV断路器简介及参数、750kV配电装置的简介及参数、750kV继电保护简介、750kV直流电源系统及站用系统简介。

初级实际部分包括:750kV变电站设备正常巡视检查的内容、识图的基本知识、倒闸操作的规定及原则、变电所工作票及工作票实施、事故处理的原则。

中级理论部分包括:750kV自耦变压器结构、750kV断路器结构、750kV变电站配电装置的结构、750kV继电保护的原理、状态检修试验。

中级实际部分包括:电气设备验收、750kV典型例、事故处理。

高级理论部分包括:变压器绕组结构、变压器铁芯结构、750kV电力系统绝缘配合、超高压系统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对称故障时变压器两侧电流电压相量关系、变压器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影响流过保护的零序电流大小的诸因素。

高级实际部分包括:二次故障查找、750kV变电站一般事故处理、状态检修。

③根据编写的模块组织运行人员在现场按照培训模块要求及目标进行演练,并审定最终最优培训模块方案。

④实施阶段由编写组汇总组员演练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确定编写章节或模块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并确定模块达到的质量要求或必须有的特点。例如初级理论部分“750kV断路器参数”编写时,必须解释每一参数意义,并与其它电压等级断路器的数值进行比较,给出750kV断路器具体数值。这样就比较合适初级学员学习的要求。再比如高级理论部分“750kV变压器绕组结构”编写时,要求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对与750kV变压器有关的绕组结构,如螺旋式、连续式及纠结式等的外形及内部排列进行详细的介绍。形成目标后,由编写组成员根据编写组统一形成的要求或目标编写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完之后,由编写组进行每一模块的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成员根据意见再修改,直至编写组通过。编写组审核完后由编委会在进行审核,并最终由编委会定稿,通过贺兰山变电站现场运行人员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在750kV变电站进行了推广实施。

四、应用效果及改进方向

积极开展了反事故演习、故障排查等综合演练,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通过现场实践不断完善自编教材的实际运用效果。同时开设培训班检查教材实用性,要求编写组成员上台讲课,将自己在编写教材时积累的学习经验及学习内容讲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并要求听课运行人员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形成一个确实可行,有实效性,有培训价值,符合现场实际的教材。这样一个利用教材修订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使运行人员参与其中,从中学到技术、管理,甚至可以讨论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实现培训目标。

(一)人员素质方面

通过参与编写、修订教材和参加培训班讨论教材,使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比如负责“750kV典型回路”编写的赵一昆对几种典型回路(风冷控制回路、断路器控制回路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已相当熟练。不但能深入理解,还能讲得头头是道;不但能对着图预想故障,还能现场排查故障。

(二)工作质量、效率

结合教材的事故处理,通过开展反事故演习、故障排查等综合演练,运行人员的处理事故、故障排查的速度明显提升。

我们可看出人员效率明显提高,处理质量上去了,速度也快了。这样一个培训流程显然对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很大作用,不但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培训讲解过程也在学习,与大家讨论修改时还在学习。

总的来说,这样一个编制教材的过程既是一个教材形成和完成的过程,也是运行人员学习的过程,更是今后工作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组成部分。